证明外星人存在的九大惊人证据:34外星人
困扰了科学家们将近半个世纪的谜题揭晓,1977年,俄亥俄州立大学接收到了一个强度超强的疑似外星文明信号,惊讶之余,负责课题研究的天文学家Jerry R. Ehman在记录纸上写下了超级感叹的“WOW!”,这是SETI计划史上最重要的信号,没有之一!
科学家希望能收到重复信号,但令人遗憾的是再也没有在同频段、同方向上收到过相近的信号,也一直未能确认信号的发送方,5月6日,一篇发表在《国际天体生物学杂志》上论文揭示了信号来源,位于人马座方向、一颗距离1800光年的恒星!
波澜壮阔的SETI计划:里程碑式的WOW!信号
科幻迷们对《接触》应该不陌生,曾是一代人的梦中情人的朱迪·福斯特饰演了执行SETI计划的女科学家Ellie Arroway博士,受到他父亲的影响致力于与外星人取得联系。
她在Very Large Array(位于新墨西哥州的甚大阵列(射电望远镜))工作时接收到了一个来自织女星的信号,经过复杂的解码后发现是一个基于三维视角的某种设备的图纸。
全球多国成立了委员会制造出了这种有多个同心环的巨型机器,试飞时Ellie Arroway博士就是“飞行员”,身处其中博士通过虫洞瞬间跨越了多个星系,看到了星际文明正在开拓宇宙,但围观群众看到的,却是“飞行器”直接从同心环的中部坠落到海面的画面,但在博士的录音设备中却有长达11小时的噪声录音。
有人认为这部超级经典的《接触》(CONTACT)电影的原形就是WOW!信号,当然《接触》是有原作者的,就是已故科学家、著名科幻作家卡尔·萨根,孰是孰非,我们了解下WOW!信号的前世今生。
SETI计划和WOW!信号
SETI计划的全称是“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搜寻外星智慧),它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计划,而是由多个独立计划构成但目标都会搜寻外星智慧生物信号的计划。最早是1960年开始于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主导的奥兹玛计划,方法是使用西弗吉尼亚州格林班克的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监测太阳系附近的恒星有无射电信号,显然并没有结果。
同时在更早一些的1956年,被俄亥俄州立大学批准建设了一个俄亥俄州立大学射电天文台望远镜,这个约翰 D.克劳斯设计的望远镜于1961年竣工,1963年投入使用,主要以一个平面反射器构成,长103米,宽33米,相当于一台直径53米抛物面天线。
这就是著名的Big Ear射电望远镜,从1965年~1971年的主要任务是巡天,绘制全天区射电源地图,1973年时,在完成对河外射电源的巡天调查后,俄亥俄州立大学将大耳朵分配给外星智能(SETI)的科学搜索,此后就发现了它在SETI计划上名垂青史的记录。
早在1959年,康奈尔大学的物理学家菲利普·莫里森和朱塞佩·科科尼就认为,外星智慧生命最可能用1420MHZ(21厘米)的氢波段或者其倍频波段,因此大耳朵射电望远镜监听的就是这些波段。
WOW!信号发现!
1977年8月15日,作为志愿者的美国天文学家杰里·R·埃曼(Jerry R. Ehman)在检查大耳朵射电望远镜监听打印机打出的长长纸带(早期缺少低成本的记录手段,对于监听到的信号,一般都是打印到纸带上成本最低)时,突然发现一个强度极高的信号,与以前相比就像是一个一个失去心跳多时的人突然开始了心跳那一刹那的心电图!
强度达到了6EQUJ5,兴奋无比的埃曼直接在纸带上圈出了这个信号,并且加上了一个他常用的语气词“WOW!”,这就是所谓的哇信号来历,但这6EQUJ5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有很多朋友在介绍这个信号时称将其解码后为6EQUJ5,其实是不对的,它的意思如下图:
相信各位应该是发现问题了,6EQUJ5只是在间隔取样的纵坐标(时间)对应的横坐标(信号强度)的采样点对应值,信号强度从1~9,后续是A~Z,在大约72秒的时间窗口内采样值从6一直上升E然后是Q再到U极值,然后再回落到J,最后以5结束,这是用高斯函数拟合的信号强度与时间图。
这个采样其实容易漏失掉很多信息,因为它只记录了信号强度,而且采样时间相隔10秒以上,如果期间有波动根本就不得而知,而且即使有编码也无法解码,但显然SETI计划并不是想记录这些偶发信号,而是从偶发信号中找到重复信号,继而接收到长期信号。
WOW!信号,却再也没有重复
就像前文描述的那样,天空中到处都是射电信号,但就像死人的心电图,几乎就是一条毫无波澜的锯齿线,所以当埃曼看到这个信号时有多兴奋,而且这个信号强度是72秒,对于大耳朵在弗吉尼亚纬度下,这种固定角度的射电望远镜,其观测周期就是72秒,因为地球是会自转的,收到这个信号的天球坐标如下,由于大耳朵天线的问题,坐标可能有两个:
赤经有两个可能的位置:
- 19 h 22 m 22 s ± 5 s(正号角)
- 19 h 25 m 12 s ± 5 s(负号角)
赤纬则明确测定为−27°03′ ± 20′,对应的天区如下图:
当然更关键的是这是一个窄带信号,信号的带宽小于10KHZ,另外有两个不同的数值的频率,分别是1420.356MHz(JD Kraus)和1420.456MHz(JR Ehman),两者与氢线1420.406MHz的差异都小于50KHz,几乎就在科学家设想的智慧文明信号的范畴中。
这个消息传开后,全球SETI界犹如被打了一剂强心针,多个射电天文台开始关注起这个天区,但令人意外的是从此以后却再也没有发现,而埃曼在此后几个月内都会在收到信号的时刻关注大耳朵的纸带,但同样也没有收到过这个重复信号,埃曼也在漫长的等待中耗尽了最后一丝耐心。
1987年和1989年,Robert Gray使用在橡树岭天文台(英语:Oak Ridge Observatory)的META阵列搜寻这个讯号,但是也未能再监测到类似的信号。
橡树岭的 SETI 天线
1995年和1996年,Gray还使用了比大耳朵更强而有力的甚大天线阵进行搜索,这是在本文开头科幻片《CONTACT》中的主角“甚大阵列”射电望远镜,同样毫无结果。
1998年,开发商从俄亥俄州立大学购了大耳朵射电望远镜的场地用于扩建附近的高尔夫球场时,射电望远镜被拆除,SETI计划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设备就此消失。
人马座距离1800光年的恒星:可能有智能生物吗?2022年5月6日,在《国际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最新论文显示,“WOW!”信号发送位置被精确定位到了某一颗恒星,其过程如下:
首先作者阿尔贝托·卡巴列罗确定发送信号的两个带状区域,当年发布的精确坐标如下:
- RA: 19h25m31s ± 10s (for the positive horn), 19h28m22s ± 10s (for the negative horn),
- DEC: −26°57′ ± 20′,
在这个范围内总共有66颗G型和K型恒星,阿尔贝托·卡巴列罗使用了大耳朵射电望远镜精确的设计参数以及当时的状态,以及作者制定的筛选规则,从这些目标中逐渐将范围缩小,最终确定为信号发送的源头为一颗编号为:2MASS 19281982-2640123的恒星。
2MASS 19281982-2640123
这颗恒星的温度为 5783K,半径为0.9965662 太阳半径,光度是太阳的1.0007366倍,距离为1801光年,几乎就是太阳的翻版,这颗恒星位于人马座方向,就全天区而言,比较靠近银心。
尽管这颗恒星的位置相对于信号有2.2秒的RA 误差/差异和17角分的DEC差异,但作者认为可能性最高,另外还有两个候选者:
- 2MASS 19252173-2713537,温度为5,791 K,光度为太阳的0.92倍
- 2MASS 19282229-2702492,估计温度5774K,光度太阳的0.85倍
显然作者的寻找标准是类日恒星,从上述几颗恒星来看,类日恒星周围出现生命的概率会比较高,但论文中并没有说明这些恒星是否有行星,假如要确定的话,还请TESS望远镜再三搜索。
但更有可能的是这一次信号发射并非人为,比如早有科学家指出,可能是一颗在太阳系内路过的彗星的氢气云被激发后发射的信号,因为信号几乎没有红移或者蓝移,另外这个信号的色散量(色散是判定距离的重要标志)到底有多大,是不是符合在太阳系外信号的特征,似乎作者都没有提及,这让人疑窦丛生,也许作者一开始就走入歧途了。
另外提醒下,在arXiv预印本论文网站上,作者阿尔贝托·卡巴列罗已经有发表过,这次刊登在《国际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应该算是正式发表了。
延伸阅读:SETI计划并没有结束SETI计划的历程是一波N折,本文无法详细介绍,下面叙述几个SETI大事件:
各位有兴趣可以了解下SETI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件,当然笔者只是挑了几件代表性的事件,有兴趣可以去翻翻搜索引擎,事太多,难以一一整理。
参考:
cambridge/core/journals/international-journal-of-astrobiology/article/an-approximation-to-determine-the-source-of-the-wow-signal/4C58B6292C73FE8BF04A06C67BAA5B1A#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