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为一行字而失去一个朋友(你为什么要自杀)

1961年7月2日,美国著名小说家、世界文坛泰斗海明威用猎枪自杀身亡,结束了他62年人生的路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海明威为一行字而失去一个朋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海明威为一行字而失去一个朋友(你为什么要自杀)

海明威为一行字而失去一个朋友

1961年7月2日,美国著名小说家、世界文坛泰斗海明威用猎枪自杀身亡,结束了他62年人生的路程。

海明威为什么要自杀,这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

一、热情勇敢、坚强无畏的战士

海明威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乡间医生家庭,深受父亲阳刚之气的影响,从小就养成了不同于一般人的勇敢和冒险精神。像有人说的那样:海明威的一生多姿多彩,就如他笔下的醉汉、猎人、勇敢的士兵、职业拳击手、斗牛士等。

1917年当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还在上高中的18岁的海明威志愿从军,却因眼睛曾经受过伤而未能如愿。他做了几个月《星报》记者后,加入国际红十字会,赴意大利前线开救护车,表现得十分坚强无畏。在一次战斗中他膝盖受重伤,但仍在炮弹的猛烈轰击下抢救并背负伤员。在急救站,医生从他腿上取出200多块炸弹碎片。他伤愈后加入意大利步兵,到奥地利前线作战,因表现英勇而受到意大利政府的奖励。

一战结束后,海明威先侨居巴黎,后返回美国,立志写作,但未曾终止他的冒险和游猎活动。他1934年到非洲狩猎,1936年又以记者身份参加了西班牙内战。他冒着极大风险潜入法西斯分子防线内部,搜集敌人情报并带给西班牙政府指挥部。当战局逐渐对政府军不利时,他利用有限的时间赶回美国,为西班牙政府筹款。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海明威锐气依然不衰。当时他担任美国《柯里尔》杂志特派记者,远赴欧洲,驻盟军第三军团。诺曼底登陆以后,他率领一支游击队曾首先攻入巴黎,威风凛凛,俨然将军,于是在部队、在文坛,几乎人人称他为“爸爸”。

二战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20世纪50年代,古巴爆发反对亲美独裁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权,建立了古巴革命政府,菲德尔-卡斯特罗任总理。古美关系日益恶化,海明威一家1959年被逐出古巴,迁居美国伊达荷州。

二、刻苦学习、勤于创作的文学巨匠

海明威不平凡的经历,使他有了厚实的生活积累和丰富的创作题材。他一生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而且在晚年发表《老人与海》等不朽作品,对世界文学宝库作出巨大贡献,从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20年代,海明威除了短篇小说创作外,还先后于1926年、1929年发表了《太阳也升起了》、《永别了,武器》两部长篇小说。《太阳也升起了》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年一代、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绝望心情,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永别了,武器》的主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但小说有着较浓厚的悲观色彩。他的短篇小说多以拳击手、斗牛士、渔夫、猎人为主人公,描写这些畸零人面对暴力威胁、身处死亡边缘而无所畏惧,创造了有名的“硬汉性格”。

30年代中期,海明威根据自己在西班牙内战前线做战地记者的经历,创作了剧本《第五纵队》、特写《西班牙的土地》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这部长篇1940年出版,小说描写了一名美国青年参加西班牙游击队,并与西班牙姑娘恋爱的故事。该书成为畅销书,两年间销售达50万册之多。

1952年,海明威发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小说描写了一个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故事。同海明威以往作品的主题相比较,《老人与海》有了新的思想:“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与海》发表两年后,1954年,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表彰他“精通叙事艺术”和“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

三、海明威自杀之谜

海明威还在古巴时,由于怀念非洲那段充满乐趣的狩猎生活,再度前往,结果两次遭遇坠机事件,虽大难不死,但身体和精神上的严重创伤却难以消除。他从古巴迁居美国后,身患多种疾病,还曾两度住进精神病医院。他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性情日渐消沉。1961年7月2日,他竟然用猎枪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对海明威之死,许多人难以理解:他既然是一个热情勇敢、坚强无畏的人,为什么会经受不住身体和精神的压力而去自杀,用猎枪悄悄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对此,人们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说法,但上面说到的原因也许是对的。当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大大超过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时,死也许比活着更容易,活着也许比死更痛苦。

尽管这样,我还是要问:海明威,你为什么要自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