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一个喜欢哭鼻子的孩子(一言不合哭鼻子)

文\张妈编辑\张妈,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如何教育一个喜欢哭鼻子的孩子?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教育一个喜欢哭鼻子的孩子(一言不合哭鼻子)

如何教育一个喜欢哭鼻子的孩子

文\张妈

编辑\张妈

男孩子小的时候,可能都听过家长说过这么一句话:“男孩子流血不流泪,不能轻易哭鼻子哦。”这也是家长们对儿子的期盼,希望儿子能成为顶天立地的人,而不是一个“爱哭鬼”。

在成年人眼里,“哭”这种正常发泄情绪的行为,被视为软弱无能的行为,但是这样的教育观念真的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成长吗?

其实不然,据相关研究发现:一言不合“哭鼻子”的孩子,与不爱哭的孩子作比较,成就悬殊明显。并且,当人在悲伤时不哭,有害健康。

根据调查显示,长期不流眼泪的人与强忍不哭的人相比较,患病的几率要高出几倍,而患精神疾病的人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强忍悲伤,不爱流泪的人。

哭是人体本能,别让孩子压制本能

“哭”是发泄情绪的一种人体本能,就如同微笑一般,可以让孩子有效地发泄出情绪,释放。

就算是再坚强,能力再强的孩子,也会遇上一些生活难题,当孩子无法解决这道生活难题的时候,便会选择哭泣,如果家长以为的要求孩子“不许哭”,强行压制了本能,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

我们都说,心里的伤只有自己和身体知道,当孩子的负面情绪需要用眼泪来洗刷的时候,却被家长所压制,负面情绪不能得到释放的孩子就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爱哭鼻子和强忍不哭的孩子差距明显

“哭”是人体本能,是人类独有的通过眼泪来释放负面情绪,调解情绪的能力,研究发现:爱哭鼻子和强忍不哭的孩子,在长大过后差距明显。

  • 情绪感知能力的差距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usan David曾对于情商低的孩子做过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情绪感知能力差(情商低)的孩子,他们就如同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一般,而这个世界就如同被罩子罩住,别人进不去,他也出不来,而家长的“不许哭”也是这罩子中的一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发现一些高情商的人,他们反而容易哭鼻子。比如著名主持人何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在主持节目的时候,当遇上一些嘉宾说到一些感人情节时,就直接在节目中潸然泪下。

这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情绪感知能力极强,他们能够感受到别人内心中的一样情绪,同时也很容易被带入带这样的内心情绪中,也正因如此,他们尊重他人,顾及他人感受,做事处处周到收获了不少的朋友,成为娱乐圈的高情商人物代表。

  • 自我情绪的调解能力差距

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善于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的人,他的精神和心里就不容易被压抑。

家长们应该知道,孩子之所以哭闹,是因为他们的内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会有压抑委屈的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是需要宣泄出来的,如果长期压抑着内心中的负面情绪,对心理健康成长影响是非常大的。

爱哭的孩子往往自我调节能力极强,那些不爱哭的孩子很容易遇到事情后自己独自承受,故作坚强的外表下是一颗伤痕累累的心,会变得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往。

爱哭的孩子就一定没出息吗?

有的家长或许会认为,爱哭的孩子将来一定没多大出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遇上一点小事情就哭鼻子,但事实并不是如此。

  • 爱哭不代表心理承受能力差

一个孩子爱哭与否,和内心是否真正坚强并没有太大关系,有些孩子虽然爱哭,但是当掉完眼泪后他们会选择勇敢面对困难,然后努力战胜困难,这种迎难而上精神是值得赞扬的,并不比那些遇上困难不哭但是又无法解决问题的孩子差。

  • 爱哭不代表情绪感知力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usan David就曾在自己的书籍《情绪敏感力》写下了这么一句话:

一个人之所以情商低,追根溯源是因为他的情绪感知能力不足。

而情绪感知能力不足的孩子,他们的情绪无法得到正确的发泄,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哭闹很烦,便出言制止孩子,告诉孩子“不许哭”、“丢不丢人”,这些诸如此类的话语压制的不止是孩子眼眶中的泪水,更是孩子表达情绪的能力

孩子能够随心所欲地想哭就哭,完全是因为他们有着极强的情绪能力和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他们的情商反而更高,也会因为能够体会他人感受而有一个好人缘。

  • 爱哭不代表没朋友

许多爱哭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因为他们内心真实,不做作,更加容易在别人心里建立起一个真实的印象,有更好的人缘。

综上所诉,爱哭的孩子长大后并不一定就不如不爱哭的孩子。

张妈有话说

不管孩子爱哭与否,相信他们都是家长的心头宝,对于家长来说都是上天赐予的宝贝,家长要做好孩子人生的引路人,引领孩子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我是张妈,家长们如果遇上育儿方面的问题,不妨在评论区发表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或者私聊我和我一起探讨如何孩子的教育问题,欢迎大家帮忙转发点赞哦,谢谢!

(本文内容皆是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