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简短故事(姜子牙故事励志得离谱)

姜子牙简短故事(姜子牙故事励志得离谱)(1)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这首词,作于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年龄不过三十九虚岁,竟自称起“老夫”。其实,苏轼根本没有倚老卖老,貌似“壮年”的他,其实早过了当时人的平均年龄。

古代医学不发达,生产水平非常低,所以人的平均年龄低得可怕。据推测,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大约是:夏代,18岁;秦汉,20岁;东汉,22岁;唐朝,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

这些数据,虽然没有直接的历史文献支撑,但毕竟有考古发掘中遗骸年龄的推算,碳14等现代科技的精确测定,样本有些片面,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历史地看,人的平均年龄是一个上升趋势,反之则是下降趋势,这一点很好理解。夏商时期人的平均年龄,应该不到二十岁,但有一个人却活了一两百岁,实在离奇——这就是姜子牙。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

如果这个史料是真的,那么姜子牙就活了140岁,放在当代,也是位居世界前列。

不过,这对姜子牙来说,还不算是最高纪录。以现有的资料看,姜子牙的年寿,最高纪录是275岁!

姜子牙怎么就活了这么多年呢?因为他的年龄起点太高。“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他渭水之滨垂钓时遇到求贤若渴的姬昌(周文王)时,已经72岁。此后,他与姬昌一道“创业”,大业成功后又辅佐了数代君王,这时间一累计,姜子牙不活个一两百岁,这历史简直就没法写!

姜子牙“创业”时,是不是72岁?并非子虚乌有。《荀子·君道》:姜子牙“行年七十有二,蛔然而齿堕矣。”《楚辞·九辩》:“太公九十而显荣夸。”按照屈原的意思,姜子牙遇上文王时,还要在《荀子》的基础上加十八岁——九十岁。

姜子牙简短故事(姜子牙故事励志得离谱)(2)

《竹书纪年》记载,太公望卒于康王六年。《竹书纪年》是春秋至战国时的编年史书,后人也不好说它错。如此推算,姜子牙的年寿不提高到一百六十岁左右,时间账根本做不平。

《诗经》有史诗的成分,可以看作是古文献,其中的《大雅•大明》,写的便是王季娶太任,生文王,再写文王娶太姒,生武王等,最后写到了武王在姜太公的辅佐下,一举灭商的辉煌历史。

姜子牙简短故事(姜子牙故事励志得离谱)(3)

《诗经·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诗中所写的战争场面,不仅写出了姜太公的英勇善战,更写出了他雄鹰展翅般的威武豪迈。但是,这可是位九十岁的老人,动作却小伙子似的利索。所以,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推测,姜太公在牧野之战时,年约三十,终于八十岁左右。虽说这个推测合情合理,但毕竟只是一种推测。

姜子牙简短故事(姜子牙故事励志得离谱)(4)

——七十岁就业,八十岁创业,百年高龄治国安邦,姜子牙的故事太过励志!还是《封神演义》写得好:姜子牙原本就不是“人”,而是神仙。神仙活多大岁数,什么逻辑矛盾都不会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