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相关制度及职责(手术室管理和工作)

手术室概述

一、布局与环境

(一)、手术室的设置和布局

1、位置:

(1)、选址原则:大气含尘浓度较低、自然环境较好、远离污染源。

(2)、低层建筑一般选择中上层或顶层;高层建筑尽可能避免设在首层或顶层;

(3)、宜与手术科室、检验科、血库、病理科、消毒供应中心、复苏室、监护室等相邻。

2、布局:

按洁净程度分3个区:

(1)、洁净区:

①、包括手术间、洗手间、手术间洁净走廊(内走廊)、无菌物品间、药品室、麻醉准备室等。

②、洁净区要求严格,设在内侧

③、非手术人员或非在岗人员禁止入内,此区内的一切人员及其活动都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2)、准洁净区:

①、包括器械室、敷料室、洗漱室、消毒室、手术间清洁走廊(外走廊)恢复室、石膏室等,设在中间

②、该区是非洁净区进入洁净区的过度区域,进入者不得大声谈笑和高声喊叫,凡已行手臂消毒或已穿无菌手术衣者,不可进入此区。

(3)、非洁净区:

①、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标本室、污物室、资料室、电视教学室、值班室、更衣室、更鞋室、医护人员休息室、手术病人家属等候室等,设在最外侧

③、交接病人处应保持安静,病人在此换乘手术室平车进入手术间。

3、建筑要求

(1)、按用途设计,一般大手术间面积40~50平方米 ,中小手术间面积20~40平方米。如心脏手术、器官移植手术等需要的辅助仪器多则需要大手术间,面积60平方米 。

(2)、手术室内净高2.8~3.0m,走廊宽22~2.5 m 。

(3)、门窗结构应考虑紧密性能,一般为封闭式无窗手术间,以防止尘埃或飞虫进入。

(4)、门净宽不小于1.4m,便于平车进出,最好采用感应自动开启门。

(5)、天花板、墙壁、地面应选用坚实、光滑无孔隙、耐湿、防火、不着色、易清洁、不易受化学消毒剂侵蚀的材料制成。

(6)、墙面最好用整体或装配式壁板,Ⅱ级以下洁净用房采用大块瓷砖或涂料,不宜有凹凸。

(7)、地面有微小倾斜度,可采用水磨石材料,不应设地漏

(8)、墙面、地面、天花板交界处呈弧形,不易蓄积尘埃。

(9)、手术间应有隔音、空气过滤净化装置,以防手术间相互干扰,保持空气清洁。

(二)、工作间的设置

1、手术间的装备与设施

(1)、手术间的数量与手术科室床位比一般为1:(20~25)。

(2)、手术间的基本配备包括多功能手术床、大小器械桌、升降台、麻醉机、无影灯、器械药品柜、观片灯、输液轨、脚踏凳、各种扶托及固定病人的用品。

(3)、现代化的手术室有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吸引和中心压缩空气等设施,配备心电监护仪、 X 线摄影、显微外科设备及多功能控制面板(包括空调、无影灯、手术台电源、照明、观片灯、呼叫系统、计时器、温湿度显示器及调节开关等),还有观摩设施供教学和参观使用。

2、其他工作间的设置和要求

(1)、麻醉准备间是供病人进入手术间前进行麻醉诱导用,麻醉复苏室供全身麻醉病人术后苏醒用,均应备有必要的仪器设备和急救药品。

(2)、物品准备用房包括器械清洗间、器械准备间、敷料间、无菌间等,应符合洁污流程,以防止物品污染。

(3)、手术室应有单独的快速灭菌装置,以便进行紧急物品灭菌;同时设有无菌物品贮藏室以存放无菌敷料、器械等;还配有一定空间存放必要的药品、器材和仪器。

(4)、洗手间设备包括感应式或脚踏式水龙头、无菌刷子、外科消毒洗手液、无菌擦手巾及计时钟等。

(三)、洁净手术室

1、定义:

(1)、洁净手术室是指采用空气净化技术,使手术室内细菌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空气洁净度达到一定级别。

(2)、手术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1~2S℃,相对湿度40%~60%。

2、空气净化技术

(1)、定义:指选用不同的气流方式和换气次数,过滤进入手术室的空气以控制尘埃含量,使空气达到净化的一定级别。

(2)、空气过滤器:

①、初效过滤器对空气中≥5 μm 微粒的滤除率在50%以上;

②中效过滤器对空气中1~10μm微粒的滤除率在50%~90%;

③高效过滤器对空气中≥0.Sμm微粒的滤除率在95%以上。

④由于细菌多附着在 Iμm左右的尘埃上,高效过滤器过滤细菌的有效率可达99.95%以上。

(2)、净化空气的气流方式:

①、乱流式气流:气流不平行、方向不单一、流速不均匀,且有交叉回旋的气流。此方式除尘率较低,适用于万级以下的手术室,如污染手术间和急诊手术间。

②、垂直层流:将高效过滤器装在手术室顶棚内,垂直向下送风,两側墙下部回风。

③、水平层流:在一个送风面上布满过滤器,空气经高效过滤,水平流经室内。

④、后两者层流方式的洁净手术室又称为单向流洁净室,其气流分布均匀,不产生涡流,除尘率高,适用于百级至万级的手术室。

3、洁净手术室净化标准及适用范围

根据空气的清洁度和细菌浓度可将手术间分为4个级

(1)、特别洁净手术间(Ⅰ级):适用于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及心脏外科、脑外科和眼科等无菌手术。

(2)、标准洁净手术间(Ⅱ 级):适用于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骨科和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

(3)、一般洁净手术间(Ⅲ级):适用于普外科(非Ⅰ类切口手术)、妇产科等手术。

(4)、准洁净手术间(Ⅳ 级):适用于肛肠外科、污染类手术。

洁净手术室分级

手术室相关制度及职责(手术室管理和工作)(1)

(四)、手术室环境管理

1、清洁和消毒

(1)、每日手术前1小时开启净化空调系统持续净化运行,当日手术结束后净化空调系统继续运行直至恢复该手术间的洁净级别。

(2)、禁止物品遮挡各手术间回风口,以免影响空气回流。

(3)、每日清洁处理回风口,每周清洗1次过滤网、至少1次彻底大扫除。

(4)、每月做1次空气洁净度和生物微粒监测。

(5)、每日手术结束后应及时对手术间进行清洁及消毒。

(6)、采用湿式打扫,用消毒液擦拭溅到地面、墙面的血液、药液,用500mg/ 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手术间内的设备、物品进行消毒后再清洁。

(7)、特殊感染如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阳性病人,手术时使用一次性物品,手术后用1000mg/ 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地面及房间物品进行消毒后,再清洁。

2、人员管理

(1)、除手术室人员和当日手术者外,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2)、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室。

(3)、工作人员进入洁净区必须更换手术室的清洁鞋帽、衣裤、口罩,中途离开需穿外出服、换外出鞋。

(4)、手术开始后,应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减少走动和不必要的活动,不可在无菌区中间穿行,或在无菌区内大声叫喊、咳嗽。

(5)、手术间内的人数应根据手术间的大小决定。

(6)、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严格分开,若在同一手术间内接台,应先安排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或感染手术。

二、手术人员职责

(一)、手术医师:

1、手术者:负责并主持整个手术操作的全过程;

2、助手:完成手术野皮肤的消毒和铺巾,协助手术者进行止血、结扎、拭血、暴露手术野、拉钩、剪线等操作,维持手术区整洁。

(二)、麻醉医师

1、负责手术病人的麻醉、给药、监测及处理;

2、协助巡回护士做好输液和输血工作;

3、观察、记录病人整个手术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通知手术者,组织抢救处理4、术毕协同手术室人员将病人送回病房。

(三)、护士

1、器械护士,又称洗手护士。其工作范围局限于无菌区内,主要职责是负责手术全过程所需器械、物品和敷料的供给,配合医师完成手术。其他工作还包括术前访视和术前准备。

(1)术前访视:术前1日访视病人,了解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根据手术种类和范围准备王器械和敷料。

(2)、术前准备:

①、术前15~20分钟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②、准备好无菌器械台,检査并放好各种器械、敷料;

③协助医师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和铺无菌手术单,连接并固定电刀、吸引器等。

(3)、清点、核对物品:

①、分别于术前和术中关闭体腔前后及缝合伤口前,与巡回护士共同准确清点各种器械、敷料、缝针等数目,核对后登记。

②、术中增减的用物须反复核对清楚并及时记录。

(4)、正确传递用物:

①、手术过程中,按手术步骤向医师传递器械、敷料、缝针等手术用物,做到主动、迅速、准确无误。

②、传递任何器械都要以柄轻击术者伸出的手掌。

③、传递时,手术刀的刀锋朝上,弯钳与弯剪类将弯曲部向上,弯针应以持针器夹在中、后1/3交界处。

④、缝线用无菌巾保护好。

⑤、传递针线时,应事先将线头拉出6~9cm,防止线脱出。

(5)、保持器械和用物整洁:

①、保持手术野、器械托盘、器械桌、器械及用物的干燥、整洁、无菌。

②、器械分类放整齐,用后及时取回擦净,做到“快递、快收”,暂时不用的器械可放于器械台一角。

③、若器械接触过污染部位如阴道、肠道,应分开放置,以防污染扩散。

(6)、配合抢救:密切关注手术进展,若出现大出血、心搏骤停等紧急情况,应保持沉着、冷静,备好抢救用品,积极配合医师抢救。

(7)、标本管理:妥善保管术中切下的组织或标本,按要求及时送检。

(8)、包扎和整理:术后协助医师消毒处理切口,包扎切口并固定好各引流物。

(9)、整理用物:按要求分类处理手术器械及各种用物、敷料等。

2、巡回护士,又称辅助护士,其工作范围是在无菌区外。主要任务是在台下负责手术全过程中器械、布类、物品和敷料的准备和供给,主动配合手术和麻醉,根据手术需要,协助完成输液、输血及手术台上特殊物品、药品的供给。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1)、术前准备:

①、术前认真检査手术间内各种药物、物品是否齐全,电源、吸引装置和供氧系统等固定设备是否安全有效。

②、调试好术中需用的特殊仪器如电钻、电凝器等。

③、调节好手术间内光线和温度,创造最佳手术环境及条件。

(2)、核对病人:

①、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

②、检査病人全身皮肤完整性、肢体活动情况及手术区皮肤的准备情况。

③、了解病情,检査术前皮试结果并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

④、建立静脉通路并输液;核对病人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做好输血准备。

⑤、注意保暖和保护病人隐私。

(3)、安置体位:

①、协助麻醉医师安置病人体位并注意看护,必要时用约束带,以防坠床。

②、麻醉后,再按照手术要求协助放体位,充分暴露手术区,固定牢固,确保病人安全舒适。③、若使用高频电刀,则需将负极板与病人肌肉丰富处全面接触,以防灼伤。

(4)、清点、核对物品:

①、分别于术前和术中关闭体腔前后及缝合伤口前,与洗手护土共同清点、核对后登记,术中及时清点并登记添加物品的数量。

②、严格执行核对制度,避免异物遗留于体内。

(5)、术中配合:

①、随时观察手术进展情况,随时调整灯光,及时供应、补充手术台上所需物品。

②、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保持输液、输血通畅,保证病人术中安全,主动配合抢救工作。③、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严格执行术中用药制度,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并及时纠正。

(6)、术后整理:

①、术后协助医师清洁病人皮肤、包扎伤口、妥善固定引流管,注意保暖。

②、整理病人物品,护送病人回病房,将病人的术中情况及物品与病区护士交班。

③、整理手术间,补充手术间内的各种备用药品及物品,进行日常清扫及空气消毒。

三、手术室安全管理

1、手术标本管理制度:规范标本的保存、登记、送检等流程,有效防止标本差错。

2、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3方共同完成,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病人离开手术室前,对病人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査工作,确保手术病人、部位、术式和用物正确。

3、手术病人体位安全管理:为手术病人安置合适的手术体位,防止因体位不当造成手术病人的皮肤、神经、肢体等损伤。

4、手术中安全用药制度:术中用药、输血应由麻酔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术室护土与麻酔医师共同核查。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防止用药差错。

5、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做好物品清点工作,预防手术用物遗留病人体内,保证病人安全。

6、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手术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和风险水平,将手术进行分级,并根据手术分级安排相应手术人员及手术辅助人员,确保手术病人安全。

7、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妥善保管与安全使用易燃易爆设备、设施及气体,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意外灼伤。

8、突发事件应对制度:制订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