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免税店和离境免税店的区别(免税经济火了一批公司沾光)
7月9日,正常工作日,即便如此,北京惠新东街的中服免税店依然有不少顾客在购物。,当天下午,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这家免税店看到,一些热门护肤品牌柜台前站满了客户,很多结伴而来的消费者在挑选香水、面膜等商品。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年之内有出入境记录,也就是说去年8月1日之后出过国的,都可以在这里购买商品,“这个新政策是刚刚开始(实行)的。”
此前,根据相关部门要求,180天内有(非港澳)出入境记录的中国公民,才可在市内免税店购买免税商品。由此来看,中国公民享受免税购物时间较此前有所延长。
工作日免税店里来来往往的客户只是免税经济火热的一个缩影。近期,在海南免税新政带动下,市场再度蠢蠢欲动,“沾光”免税概念的股票,如王府井、百联股份、凯撒旅业等均收获多个涨停。
不止如此,上海等城市也在抢占“免税”热点。据媒体报道,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对开设市内免税店很有意向,计划在滴水湖地铁站附近布局市内免税店,争取对标三亚免税店模式。
那么,免税经济到底能给消费增长及未来经济发展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
7月9日,位于北京惠新东街的中服免税店。图/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摄
全国仅8家企业有免税品经营资质
“中国人在全球买买买”并非虚言。据商务部统计,2018年中国居民境外购买免税商品总规模超过1800亿元,占全球免税市场销售额的34.8%。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我国免税品销售额仅约550亿元。
“免税政策限制、商品价格较高、免税品类和规模较小、营销政策和本土品牌较弱成为限制海外消费回流的因素。”招商证券研报分析称。
据了解,免税品经营业务免掉的是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等进口环节中央税收,因此,免税品经营者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其获得的利润也主要是依靠特殊的国家政策来实现的。
目前,我国对免税品主要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这与国际上很多国家的免税业务体现特许经营的性质相似。
根据万联证券研报数据,目前我国具有免税品经营资质的企业只有8家,分别为中免集团、日上免税行(中免控股51%)、深免集团、珠免集团、海免集团(中免控股51%)、中出服、中侨(中国港中旅控股70%),以及近期刚刚获批的王府井。
其中,中免实力较强,国泰君安研报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中免陆续获得日上51%股权,以及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广州机场和全国8个入境机场口岸及海口市内店的免税运营权,规模迅速提升。2019 年中免与日上免税规模合计458.2亿元,市场占有率达82%。
其实,今年以来,政府也出台了政策促进免税业务的发展。
比如,3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中就提到,科学确定免税业功能定位,坚持服务境外人士和我出境居民并重,加强对免税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健全免税业政策体系。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对市内免税店的建设经营提供土地、融资等支持,在机场口岸免税店为市内免税店设立离境提货点。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促进商业发展若干政策》中也提到,市内免税店入驻临港新片区,同时签订不低于5年租赁协议的,经评审认定,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投资总额的30%给予扶持。
不过,即便如此,认为我国免税牌照不会放开依然是目前市场的主流观点,比如万联证券研报观点表示,我国免税牌照放开的概率低,国企垄断经营符合我国免税行业利益最大化原则。但王府井的免税资格获批,也显示严控多年的免税牌照有所松动,市场预计在其他一线城市,可能也会给国资百货商场发放若干个免税牌照,但数量仍会十分有限。
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包括,我国免税商品以进口产品为主,支持免税龙头做大,可以增加对上游的议价能力,提升国内免税企业盈利能力,把尽量多的利润留存在国内,如果放开竞争,利润可能就流失到上游外资产品提供方。
位于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内的日上免税行。 图/视觉中国
多只“免税”概念股涨停 北京中服免税店放宽购买条件
与免税牌照资源稀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者对免税商品的热情,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之下,原本应该在国外进行的免税消费受到抑制,溢出的消费需求又无法全部被国内免税市场满足。
因此,一波资本开始涌入免税行业。在连续涨停5个交易日后,百联股份9日继续涨停。
即便此前的7月6日,该公司已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百联集团已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免税品经营资质的申请,但该项工作由于尚在推进过程中,免税品经营资质获批存在不确定性。
这并非资本市场的个别现象,与免税概念相关的比如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的王府井、参股免税公司的凯撒旅游、筹划收购珠海免税的格力地产等股票,近期在资本市场上均有不错的表现。
就连北京市内免税店——中服免税店都按照规定拓宽了免税商品的购买条件,这足以表明市场的热情。记者在该店看到,某品牌一款乳液标价为129元,而在该品牌的官方旗舰店,同款乳液则需170元,显然,低价是免税店吸引客户的首要原因。
免税经济能给市场带来什么?是否会造成不公平竞争?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免税经济对当前中国市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从促进经济开放的角度看,免税经济提升了人们的获得感,使全球消费者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中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物质回报,这是国际贸易的核心,免税经济促进了产业的提质升级,使更多国家能够发挥本国的产业优势。
“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及国际经济深度合作的发展趋势,免税经济的发展无疑能进一步扩大免税商品范围、服务种类,并且通过数字化的消费体系、简便的退免税流程,促进贸易的便利化,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李旭红表示。
不过,目前市场也有质疑称,免税经济的存在是否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竞争?
对此,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解释称,免税经济不会对没有免税牌照的公司造成不公平竞争,反而免税政策有利于做大旅游市场蛋糕,吸引更多游客到本地消费。
赵萍表示,一般而言,免税包括离岛免税和离境免税,其中,离境免税主要针对国际旅行人士在离境时购买免税品,或在市内购买免税商品,但退税时仍需遵循严格的离境手续,比如需要出示护照、机票等凭证。所以,离境免税实际上是一种出口业务,并非针对国内市场,而是针对离境人群。离岛免税政策则是为促进岛屿经济的发展,利用该政策对具有合法离岛免税手续的人群,比如说中国或其他国家居民持有效身份证件加离岛机票、船票、车票等,才能享有免税福利。
“但无论是离境免税还是离岛免税,其主要目标都是增加本地旅游业的吸引力,促进人员流动。由于这一特殊政策,当地免税店的生意会比较火爆,同时,到当地旅游的人,也不会仅限于在免税店消费,而是会带动本地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的消费。这实际上是通过免税政策做大了旅游市场的蛋糕,扩大了市场销售规模,最终,所有相关企业都获益,而不能只从竞争的角度来看问题。”赵萍称。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免税店范围的扩大,也出现了一些诸如“有偿代购”之类的违法违规行为。
尽管监管已经明令禁止,比如7月6日,海关总署发布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监管办法》,其中就规定,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购买免税品或将所购免税品在国内市场再次销售的,将由海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且自海关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3年内不得享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并可依照有关规定纳入相关信用记录。
但在规则实际落地中,监管却难以捕捉及判断某消费者到底是无偿帮亲朋好友带东西,还是与他人之间的有偿代购交易,这也给相关部门的后续工作带来较大挑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赵泽 校对 赵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