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手上的银子为什么要咬一口(古人咬一咬银子就能鉴别真伪)

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常看到有人收到银子后,便会放到嘴边咬一咬,以此来辨别真伪。在那个没有专业仪器,提炼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古人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方法来鉴别银子的真伪呢?这种鉴别方法又是否真的能起到它的作用?

实际上,在没有现代仪器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咬银子的确是鉴别银子真伪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感受银子的软硬程度来鉴别银子的真假。

首先来看一下银这种元素。银是古代就已知并加以利用的金属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它在自然界中是有单质存在,虽然它常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银矿石中,但古人要提炼出纯度比较高的银还是可以的。同时银质软,富延展性。因此当我们咬纯度高的银子的时候是可以留下牙印的。

虽然在古代,全国各地的银锭成色不一,而且有倾银坊等等民间铸银厂铸造的低纯度银在民间流传,但总体来说库银的成色(即含银量)都基本在90%-93%,含铜4%-5%,含锡1%-2%。这种银子的纯度算是比较高了,质地较软,是很容易切割和留下痕迹的。比如说在古代,大的银锭往往被切割成碎银子来使用。切割的方法很随意,可以用刀、剪刀、锤子、凿子等等硬度比银子高的利器切割,随切随用,切完以后店家会用戥(deng四声)子进行称量,多了还可以再切。

碎银子上的切口很清晰,是从大块银锭上切割下来的↑

如红楼梦中便有剪银子的描写。宝玉道:“拣那大的给他一块就是了。又不作买卖,算这些做什么!”......那婆子站在外头台矶上,笑道:“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边,这一块至少还有二两呢!这会子又没夹剪,姑娘收了这块,再拣一块小些的罢。

古代人手上的银子为什么要咬一口(古人咬一咬银子就能鉴别真伪)(1)

古代人手上的银子为什么要咬一口(古人咬一咬银子就能鉴别真伪)(2)

这么大的元宝、银锭只用于大宗交易,日常生活是很难花出去的↑

所以说,咬银子是一种测试银子硬度的方法。古代人也有不老实的,常常会在银子里掺锡、铅、铜、铁啥的,这就会影响银子的硬度。白银硬度比较低,成色高的银子,用手可以折弯却不易折断,用较硬的东西划过银子表面,会留下浅浅痕迹的,比如说我们在咬银子的时候就会留下牙印。但若发现自己咬不动,牙齿打滑且不留痕迹,则可以判断这块银子纯度不高,很可能掺杂了其他金属或者干脆就是包了一层银而已。

古代人手上的银子为什么要咬一口(古人咬一咬银子就能鉴别真伪)(3)

除了咬银子测硬度,还可以通过从切口观察颜色等方法鉴别银子真伪↑

当然,古人鉴别银子的方法可不仅仅是咬银子,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

1.掂重量。银的密度比常见金属要大,同等体积下,银会比较重,因此掂重量也是鉴定银饰真假的一种方法。一个熟练的账房或掌柜不用戥子仅靠手就能称出银子几斤几两。

2.听声音。纯银落地,声音沉闷疲软无弹力,而掺杂铜铁等金属的银合金落地则音高而尖,有短而促的余韵。

3.看颜色。纯银经火烧灼后不变色,而低纯度银合金则会变黑。另外,民间对白银鉴别银色还有诸多口诀,比如含黄铜和红铜的两个口诀:含有黄铜的银色为“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含红铜的银色口诀为“七黑八红九带白,九五成时还原色”。这都是古人鉴别银子真伪的智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