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攒肚和便秘(民间的攒肚与便秘是姐妹吧)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每天1-6次是正常现象,但有些宝宝在满月后大便突然变得没规律,2-3天甚至5-6天,更有甚者1周才1次大便,门诊时不时会遇到妈妈问我这是“攒肚”吗?

⚫ 什么是攒肚?

攒肚,实际上是民间的说法,是指宝宝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排便便,但并没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现;而且等到排便时,宝宝也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便便也是黄色的、软软的、无硬结、无黏液、无泡泡,量也不多。

如何区分攒肚和便秘(民间的攒肚与便秘是姐妹吧)(1)

⚫ 什么时候出现攒肚?

“攒肚”现象主要出现于宝宝满月后至2个月,一方面宝宝消化系统适应了母乳;另一方面宝宝的消化系统在不断发育与完善,如胃肠道的消化酶增多,胃肠吸收功能比刚出生时也有了很大改善,对母乳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就出现了攒肚现象。

⚫ “攒肚”一般会持续多久呢?

宝宝攒肚持续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些宝宝攒个十天八天,也有宝宝会持续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每个宝宝的发育程度不同,一般在满月以后会减少排便,但是只要宝宝其他情况一切正常就不用紧张。当然,期间养育者可以抓住时机培养宝宝良好排便习惯,做到有效预防日后的便秘发生。

⚫ 着急啊,能否用点开塞露?

宝宝几天不拉,确实令大人着急的。

如何区分攒肚和便秘(民间的攒肚与便秘是姐妹吧)(2)

一般来说,有些宝宝“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某种层面来说(如全面消化吸收母乳)是件好事,何况在这个过程并没有给宝宝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宝宝能吃、能睡、白天精神状态很好、同时定期监测生长发育也正常,也就是说一切如常即可。因此,父母可以不作任何处理

但是目前也有研究显示,孩子攒肚可能暗示着母乳量稍有不足或是刚够,应采取一些方法来满足这个阶段孩子正常的新陈代谢所需,让孩子的排便次数恢复到每天1-2次的正常状态。同时家长还应抓住这一时机,帮助宝宝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防止将来出现便秘。

⚫ 怎么分辨是攒肚还是便秘?

攒肚的孩子虽然几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并且宝宝没有其他不适,一般只发生在宝宝满月前后至2个月的一段时间内,且多为母乳喂养的宝宝。

而便秘是指宝宝的大便次数和性状都发生了改变,不仅仅是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大便干结、硬、排便困难,甚至可能因为大便坚硬而擦伤了肠粘膜,而出现大便带血丝或黏液,甚至有些宝宝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睡眠不稳、排便时容易哭闹、烦躁不安等。

所以,虽然攒肚和便秘都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但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攒肚

便秘

对象

多为母乳喂养宝宝

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宝宝

大便性状

正常、黄色、软便

硬、干结、或带血丝/黏液

伴随症状

肛裂、肛门疼痛、哭闹、食欲下降、睡眠不安稳等

出现时间

满月前后至2个月

任何时候

如何区分攒肚和便秘(民间的攒肚与便秘是姐妹吧)(3)

⚫ 干着急吗?大人还能做点什么?

大人应抓住时机,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

1)定时定点把把尽量让宝宝排便;

2)按摩:包括腹部顺时针按摩,结合双腿屈伸运动;

3)适当补充水份,建议在两餐之间补充温开水;

4)适当增加奶量,特别是对于奶量不太够的宝宝;

5)必要时刺激肛门排便,也是可行的。

⚫ 通过按摩帮助宝宝的肠道蠕动?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如何区分攒肚和便秘(民间的攒肚与便秘是姐妹吧)(4)

可每天给宝宝按摩,但生效时间因情况而异,有的宝宝甚至需要连续按摩一周才进行排便。

⚫ 攒肚时如何在饮食方面帮宝宝加快排便呢?

1)适当多喝水: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汁、稀果汁等。

2)增加奶量:如果宝宝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妈妈们得想办法如何提高母乳的质与量,实在不行必要时可以采用混合喂养。

3)适时添加糊状食物/半固体食物:宝宝4-6个月时,如果出现了吃其他食物的欲望,可以考虑适时添加糊状食物即大家常说的“辅食”,或许帮助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