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岳麓山讲过学的是谁(岳麓宏论传湘音)
李建华老师可以说是中国伦理学界有点影响的人物作为他的学生,我们怀着骄傲、幸运而渴慕的心愿阅读他的《三思斋道德观察》及其著作却无法穷尽他的思想和光辉,有的只是一路发现、领略和欣赏他的智慧火花和思想光芒他所专攻的研究和问题一定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大事与要事,在我辈熟视无睹或司空见惯的想当然里,在一个又一个影响人类心理、文化、法理、道德、习俗等领域的文明秩序里,他发现了不少的规律或悖论,倒挂的价值观和背于常理的世界观,似小而大的问题和貌似虚无实则处处左右着人间世的诸多大事项,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来岳麓山讲过学的是谁?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来岳麓山讲过学的是谁
李建华老师可以说是中国伦理学界有点影响的人物。作为他的学生,我们怀着骄傲、幸运而渴慕的心愿阅读他的《三思斋道德观察》及其著作却无法穷尽他的思想和光辉,有的只是一路发现、领略和欣赏他的智慧火花和思想光芒。他所专攻的研究和问题一定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大事与要事,在我辈熟视无睹或司空见惯的想当然里,在一个又一个影响人类心理、文化、法理、道德、习俗等领域的文明秩序里,他发现了不少的规律或悖论,倒挂的价值观和背于常理的世界观,似小而大的问题和貌似虚无实则处处左右着人间世的诸多大事项!
李老师是理论湘军中的一员,站在岳麓山下,以历史的眼光和全域的视野审视着当代中国的治理,缠清着各个行业的治理秩序和伦理,致力打通行业里一些极具共性但又久而被隔开的壁垒,在自己努力践行的同时倡导全社会的同仁们践行之,既有五四时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倡导包容并举,经世致用!他的人生经历与我们何其相似,他在回忆小时候过年的一篇文章中说“年味越浓,时代越穷,赤贫年代,一肉,一饭,一酒,一饱,一醉,足以铭记在心,历久弥新!”看来过年也要与时俱进,愈富有,愈味淡!其实年味对物质的考量和要求并不高,年味更多的是割舍不下乡愁与记忆,是一种中华民族儿女的情怀和习惯,年味以回味的状态保存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记忆和文化,年味在没有确凿文字和量化标准的记载空白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源远流长!老师的文章唤醒了我们儿时的回忆,再次无形地显示出中华儿女的标签文化!是真正的当代湖湘学人代表,李老师的作文无论是个人随笔散文或小品文,哪怕是长篇大论的伦理学专著,在已然成系统的伦理学研究的世界里,李老师挥斤如风的大匠风范让同道的旁边人羡慕不已和倾佩至极,大大小小的著作总是掩饰不住他卓越的文学禀赋,用自己的话而言,他的写作只是心有戚戚焉而自然生文。多年来他的文章在圈里圈外都很流传,读之给人总有意犹未尽之思。
李老师充满了文化人的“士大夫”情怀。他在深秋感怀成文的《秋水有痕》里,这样结尾“站在这秋的渡口,试图用萦怀于心的薄凉,去掀开那神秘的漫卷珠帘,去弹一曲大江东去,去看透这个世界。无奈,远山含黛,飘飘细雨,将冷冷一弯瘦月隐藏于后,眼前一片朦胧。如要看透世界,先要望穿秋水,能么?如果说,雨是秋天的梦,那么水就是秋天的泪”,作为大学者,免不了被人间四季的颜色和温度左右一下自己的情绪,但是已经读过万卷诗书,行过万里道路,经过“三思斋”的彻悟,教授的思绪没有继续沿着一条思路沉沦下去,而是展眼就是“哭了芍药,散了蔷薇,伤了枫叶。”,这得益于教授对社会运行规律始终倾注着热情的观察和分析。在与时俱曾的矛盾和现实中,人们越来越过度的欲望渐渐消耗着教授的阐释和质疑,即便我们条分缕析到他的文章中的一字一句或一文半章,文中呈现出的关联千丝万缕,各类现象犬牙交错,而行文最终圆润天成,让人常常倍感“欲辨已忘言”的美境和陶醉。文学、机理和形态之美,确与诸子百家中论得大美无色,大象无形,大辩若呐的“道”极其相似,我越是想用当代汉字和语言去描摹和穷尽它,却越是显得扯被盖脚的尴尬,留珠遗宝而失落更多。
李老师作为学者,得风气之先,发振聋发聩之言,遑论言之凿凿或和风细雨,足以惊世醒人。李建华教授在《从共生到共享:人类的意义性攀越》一文中指出“生存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我们究竟处于怎样的生存状态、我们的生存意义是什么、应该怎样生存,这些问题吸引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广泛思考。生存涉及医学、物理、伦理、社会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独立、自由、创造的主体,但人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必然要受到现实元素和力量的制约与影响,因外在事物引起被动感情是难以避免的。然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够通过客观社会的不断映衬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潜在的力量和拓展的空间,在执著和专门的追寻中变把因动的情感演绎成奔放、主观、能动的热情,超越现实本身,充分体现人的物质追求和社会价值。人类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社会主流“三观”的伦理过程,在追求中丰富了人生伦理的内涵。这种超越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正是伦理学发展普及和壮大过程中一种可贵的进取力量。
作为一个伦理学理论研究者与道德生活的观察者、思考者、热爱者三者之间合为一体的学者,立论在深刻学理的基石之上,演绎在严密的逻辑之中,辅以不少的经典文献和引注,引领中国伦理学发展的规范化、学术化和正规化。为完善当代中国伦理学的骨架,李建华教授陆续撰写《中国伦理学发展的着力点》、《在“四看”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担当》、《道德之弧是我今年读到的最好一本书》、《伦理载体的实与虚》、《人文科学体系分层及其教学方法改革》、《当代中国伦理学构建的人学维度——关于再写“中国伦理学”的一种可能性进程》等文章,为中国伦理学的发展普及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同时为了普及和推广伦理学的大众化和生活化,着意让伦理学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广泛应用,进而使生活的道理、道德变得简单、实在、实用、可行,他没有作零碎而松散的说教,不是居高临下的训导和警示,更没有虚头巴脑的故作高深,只是一种真实、纯朴、客观思想、情感交流的记录和表达。法律是社会道德的一段或一个截面。是良知、善行、慈悲心的硬件保障,伦理都是社会道德的总和,研究伦理就是给潜伏的社会道德做一次的催醒和呐喊,是社会道德中良知、正义、秩序和善行的归纳和代言。如李老师的《告密文化盛行绝对不是好事》、《着力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如何理解美好生活需要》、《如何防止“好人”变“坏人”》、《嫉妒为何变凶残:“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中国式高考:以“运”抗“命”的方式》、《人文精神与文人精神:当下教育的一种窘境》、《没有师道尊严、哪来的立德树人》、《在高校人才问题上的几个认识误区》、《捍卫我们的文化自信》等等一系列时评和对热点关注,让伦理学的研究走出学术的象牙塔,打破观众对伦理学小众化的认知而觉得曲高和寡,增强伦理学对社会的介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我一直关注着李老师的一系列《道德对话》,就是一组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当代人们生活的点评,其中关于金庸武侠小说与生活伦理的论述中,李老师说“这正好是对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生活的复杂性的最好诠释,也由此提出了他’凡事给人留余地’的道德宽容性主张。给人留有余地是一种美德,具有强烈的道德感染力和道德吸引力。所谓给人留有余地,简单地讲,就是事不能做得太绝,话不能说得太死。”这正是把模糊的存在说得清晰明朗,把深刻遥远的理论在指导实践中非常感性的通俗化!其实这也是李老师的一种思想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文化习性的探索和实验,没有刻意追求众人的喝彩,只愿普天百姓会心和颖悟。
李建华老师的文章里没有《庄子》里恣意汪洋的文学比喻和浪漫寓言故事,也非《老子》说道那样深奥难诂,更非《论语》里格言联璧式的引申和评介。有《吕氏春秋》综合儒道墨法各派的思想系统,有《淮南子》博大条贯集汉代道家大成的渊府,有《战国策》里一事一议一思策的智者千虑,有刘义庆《世说新语》里的观世察时的微言大义,有《容斋随笔》里的娓娓道来而卒章显志,有《诗品》里文辞涛涛,锦绣华章的余香满口,是《文心雕龙》里磅礴大气、恢宏文势的说道论道,有《读史堪舆纪要》索引的精到和感言的适时对事!在举国上下同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李老师力赞“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是对中华民族优良精神传统的承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要走的新长征路,我们要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其成为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我关注了这篇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文章,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上的重要讲话是何等的契合!作为学者的李老师是真正体现了湖湘学人“心忧天下” ,“经世济民”的惯有情怀,是敏感于世情民风善发敢发清越之音惊醒世人的知觉者,是敢为天下先的担当好男儿,是最先看到大海水面上出现的船上桅杆的瞭望者!
一部厚厚的中国历史从某个角度来看就是一部伦理学纵深扩展和体系自发完善的历史,从处于历代底层民众生活俚俗到统治阶层的上层建筑,从学术研究的伦理到社会政治治理的伦理,从诸子百家的诸类学说到宋代的程朱理学和明清时期的心学,不同时期的主要学说人物老子、孔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到王阳明、顾炎武、王船山,到近现代的曾国藩、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到陈独秀李大钊,到毛泽东等等,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炎黄春秋,到秦皇汉武,尤其是到了隋唐宋元明清,每个时期都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文化根脉接续壮实、王朝更迭最连贯、距离当代人中国人文化血统最近的特殊时期。其间既有治世繁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频繁但伦理失序、治国无方的五代十国。此时,以篡取权力为目的的谋略成为封建政治的主角,这种以家族血统为基础的皇权脉络解构体系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任何的谋略只是一种依托或不敢超越皇权之上的术,终究是在皇权束缚之中的人性操纵。所以,与其说是能臣勇将的客观谋略在影响和续写当朝的历史,倒不如说是皇权的人性主观能动在塑造或锻造并非当代社会主流意愿的历史。人性与谋略从来就难得或者没有主动和自觉的把人类社会的主流关系在所处的时期调和得天地和谐四海升平,倒是多数时候把人类的丑陋和残忍展现得得淋漓尽致,一旦理解人性与谋略的关系,也就能明白历史为何很难跳出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王朝更替的周期律的发展魔咒和宿命。所以构建具有指导意义的当代中国伦理学更是迫在眉睫之事,李老师在《当代中国伦理学构建的人学维度—关于“再写中国伦理学”的一种可能性进路》一文中指出“重塑或构建中的当代中国伦理学向人学的回归,是伦理学研究或道德哲学研究的内在要求。伦理学与人学在研究内容上的部分一致,即使前者向后者的回归成为可能,又使后者对前者的进步产生巨大推动力。人作为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双重性存在以及人的个体差异性使伦理学成为必要。与此同时,伦理学历来存在的两类理想假设,即圣人假设和全人假设,二者是伦理学的应然性追求,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伦理学的现实困境是,凡人与圣人、异化人与全面人之间的距离制约着个体人的道德能力发挥,进而使道德理想"悬空"。实现伦理学由过度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型发展,不失为一种较为明智的选择”。
伦理学研究和探讨的终归是人类本性和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是追根溯源人类思想意识形态的元状态和元意识,套用通俗的三个直达灵魂的三个问题“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是什么?”,这自古就萦绕着人类思维至高如果说中华文明的载体汉字的最初功能和意味创造了可能世界的抽象存在,那么,最初的描绘和表达的宇宙和世界很可能就是第一个被现实化的可能世界。这种人类文明的实践为世界的发展与繁荣获得丰富的经验,各类物种和人群的分类就具有了现实性,可能世界就不再仅仅存在于空想的思想中、逻辑中的推理中、数学建模的演绎或艺术虚构创作的假象中,而将第一次负载着现实能量而叠加于真实世界之上,可能世界由纸上谈兵的不可通达状态变成可通达也可转换的实践状态,因此必定带来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哲学的新问题。扑朔迷离的世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苦坏了一腔热血的年轻人,实心眼成缺心眼,好心肠办出了别人的大坏事。年轻人面对亦真亦幻的现实还悟不透这个世道的机理:复杂的路径其实是很简单的目的,最漂亮的外壳内往往是最肮脏的内容,美丽的谎言包装着最卑鄙的灵魂!
现在社会上读书之人太少,读经典的少之又少,之所以要读书读经典,是因为经典里有人类社会最需要的伦理道德和发展规范,有正义的标本和良知的范本,有与自然相处的敬畏和取舍自然的尺度,有贪婪无度的极端教训和伦理失衡的丑陋,有战争狂魔的宣泄和被洗脑的黎民大众的悲哀、可伶与可恨,当人类被愚弄得已经不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只觉得曾经的相识和相念的东西在时间的长河里一点点流失,书到用时方觉缺乏资讯、缺乏原理和缺乏原则居然成了一种本能的恐慌和缺乏信念的绝望!人类中的折腾分子稍微安好一段时日,就会以追求效率、公平、正义之名,渲染各种并不具备普遍性的事例拼凑各种颜色的理论,让绝大多数人们迷失自我或心甘情愿让人宰割或为了特定的目标让人奴役或者为了挣更多的钱财放弃了享受、忽略了亲情、荒芜了友谊,或者荷包鼓了,头脑却乱了;更为严重的是物质丰腴了,欲望甚或邪念随时能因财务的自由而像魔鬼出瓶祸害人间,光鲜的躯壳之下心却空空如也!
成长在新中国红旗下的李老师 ,沿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流价值观,阐述了自己一系列的思想和文化意识。在他的舞台和空间里,李老师真正的思想体现在他一篇篇观世察时的文章汇聚而成的专著里呐喊和宣讲,就像撒满天空的星星,星光耀耀也应当是能够点亮灵魂的无上光明,他不需要也想给世人制造由某些权威来赋予世界一个不可更改的“正确答案”。“一个人意识到他一度瞥见的真理,他就处处只看见存在的荒谬可怕。”(尼采《悲剧的诞生》),李老师在对世道机理的知觉上已然是一种文化习性和文化自觉,学术道路上与普通人不一样之处也很明显,凡他研究涉及的领域,他都觉得都是一个人在独自登山,在做长途里艰难而孤独的跋涉,会偶遇一片春和景明,但更多时候是生命没有奇迹,人生匆匆而过,愈是成长,愈是深陷于热闹繁华中,就愈是会感到一种举目无亲四顾茫然的孤独凄清,恍若置身于广漠空荡的平原,四处的喧嚣正衬出生命的荒芜,人在高处不胜其寒!
人生旅途中狼烟四起时的犹疑和彷徨他没有,攀爬在万仞深渊陡岩峭壁的小径随时滚下的胆寒之心他没有;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的慰籍和仰慕他偶有,临川叹水滚滚东流同孔子一样的红尘忧愁他也有,春华秋实四时交替不知如何应对朝来寒雨夜来风的漫长岁月他常有。在漫长的人生旅途困顿之际,李老师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一届又一界茁壮成长的毕业生:青涩的本科,半熟的硕博,新鲜的毕业论文题目,生涩的学术八股飞扬着激情的文字,年轻的脸蛋关注着古老的话题,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李老师就喜欢见到眼前这一群群能够创造奇迹的年轻生命。李老师学问人生之镜是人与世界的两两相融又相离,是“闲放不拘,怡适自得’的收放自由自主之态,是海天云气的浩荡长天之间,浮光耀金,静影沉璧,照亮了世间曾被世事蒙蔽的纯净天性。
从此再看待世界,看待每一种真实的存在,看待自己,我们会发现,追求心灵自由仍然是梦想前行的坎坷路上最强大、最内敛、最持久的前行动力。古人云:“小知不及大知”,人终此一生,或许每个人都会有无法逾越的宿命,都会有一去不复返的遗憾,然而造化弄人却仍然为人生保留了一片难以捉摸的梦想的天地。我们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也可以放下心底的所有困苦忧伤,然后,与李建华教授笔下那些至人神人达人一同伤时忧世俯瞰芸芸众生、仰天沉思拥抱苍茫的天宇、拨转乾坤两仪平稳怒号的海涛;一同领会滔天洪水、炎炎烈火之中凝聚不散的静穆与轻灵;一同凌虚蹈空,放浪形骸,磅礴万物,在有限的人生之外“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伦理学的发展永远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没有能够脱离现实生活的伦理学,否则就是空洞的妄想和空洞的说教,就是不着边际的疆死的理论。就是脱离人民大众需要的、对大众生活没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作用的虚无主义的文字游戏!伦理学关注和关心最多的是现实社会的生活现状和生活水平。思想活跃的境界和社会认知所达到的高度,无论是与思维需求导次的理论还是恩格斯对于人的发展资料不同需要的论证。都是从伦理的视角观察人类从物质丰裕到精神富足的跃迁;观察着人类的需求总是在多样化精神需求中倾向于休闲娱乐、教育康养,追求传统的精神高地,互尊互敬和道德的高地,所谓人生的四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真正达到“立功、立德、立言”的人生之大境界。这或许就是伦理学关注人类的最大境界之一。大千世界,佛法净心,是一种修养;知足常乐,小富即安不一定就是不思进取的代名词。人活于世的多种状态,只在生存、在延续,存在即是合理,一切均当自然适应。绵密踏实的文笔笔法,手段饱满的艺术细节,是自然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阅读时有一种强大的冲劲和震撼力,所议之事其实都是历史的细节。天马行空式的思绪的状态,有鲁迅精神的魂魄。往来于天地人之间,没有民粹主义者激愤的噪音,既无疯狂青年狰狞的舞步,也无俚俗艳姿的舞步,是时代跳跃的精灵,是人间最清醒的一股力量。能悦人醒世,加固立身之本,匡正行为三准,更加精细审视人生,是选取观察社会最佳维度的方法论。
人大抵如此,读自己喜欢的作者写的文章会认真专心,读自己喜欢的老师的作品会用心用情用功。读李老师的伦理学著作和他对生活社会的时评,竟然有一大堆的心里话,于是在一个静日阳光的日子做了一番整理,肯定难说老师思想的万一,但因真诚所致,实感而发,言辞恳切,聚成拙文。
欧阳朝夕壬寅季夏望月夜于万卷舒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