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教师队伍激发教育活力(你好老师④奋力夯实教师队伍)

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

以高质量教师队伍激发教育活力(你好老师④奋力夯实教师队伍)(1)

■东莞外国语学校老师正在上课 记者 曹雪琴 摄

今日,东莞教师迎来第36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作为广东省教育高地,东莞拥有近15万教职工队伍。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他们不仅常年在一线教学持续奋战,还主动奔波在教育脱贫路上。我市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夯实教师队伍质量基础,全力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市,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

落实“强师工程”建设

奋力夯实教师队伍

目前,东莞教职工群体有近15万人,肩负起百万中小学生、幼儿的教育重担。我市普教系统教师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基本能满足各学段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兴,则万家兴。我市还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夯实教师队伍质量基础。

“当第一次站在三尺讲台时,我有一种澎湃的激情在胸中奔腾;当第一次面对着几十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时,我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在心上燃烧。”东莞中学初中部古梅一中数学科组长黄若明如是说。黄若明是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也是东莞市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他与东莞“慕课”结缘,带领学生玩转“翻转课堂”。他通过专题讲座、读书交流、组织研讨、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示范课或送课等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发挥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东莞落实“强师工程”的举措之一。我市现有省级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近30名,2019年评审认定了市级名师、名班主任和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215名,共有入室培养的成员和学员3170人。

近年来,东莞还不断优化报名方式,优化考试程序,拓宽优秀人才引进渠道,通过公开招聘补充教师队伍。在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前,我市公开招聘公办中小学教职员672名。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上,东莞亦有不少行动。例如,对公办学校招聘的480位新教师实行规范化培训,使见习教师在优秀教育教学团队的浸润和专门的指导教师带教过程中,正确认识与适应教师角色。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面,2019年共组织了120个培训项目,培训对象包括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中层干部、科级组长、专任教师、班主任、教辅人员等,共培训15万人次。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营造尊师重教好风尚

今天是第36个教师节,是属于广大“园丁”的日子。教师节前后,我市通过召开庆祝2020年教师节座谈会、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表彰优秀教师代表,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9月8日,市领导一行前往莞城,看望慰问教师代表杨宝霖,叮嘱他老人家保重身体。杨宝霖老师心系国家、情系家乡,从东莞中学退休后,84岁高龄仍孜孜追求、笔耕不辍,是东莞教师队伍的佼佼者,是优秀师德师风和教育水平的杰出代表,为东莞的教育、文化、历史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当天,我市召开庆祝2020教师节座谈会。“市领导在会上的讲话鼓舞人心、令人振奋。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未来学校教育、集团化办学、品牌学校的创建引领方面,铺开了东莞教育未来发展蓝图。”东莞市第一中学校长熊盛才说,市委市政府为教育脱贫攻坚作出的担当让他感到自豪,东莞不仅高位发展自身的教育,同时为全国的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进行教育帮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会上,优秀支教教师代表的现场分享同样令熊校长感动。他认为,东莞教师不仅爱岗敬业,还十分有情怀,不论是在什么样的时期,什么样的环境下总有一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奋勇当先、爱生如子的优秀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忘教育扶贫。他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不负时代所望,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回想这几十年,不管是做老师还是做管理,辛苦和压力肯定是有的。在工作上倾注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对家人也是有亏欠的。只不过我实在是珍惜这份工作,愿意为之付出,恒久热爱,从中感受到幸福。”在我市庆祝2020年教师节座谈会上,老教师代表刘利玲透过镜头,向大家分享了作为一名基层教师的幸福感悟——“当我正在批改作业,忽然有一双稚嫩的小手为我捶背的时候;当我偶尔声音嘶哑,孩子们送上一颗润喉片的时候……”

“聆听完优秀教师们的分享,我深刻体会到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职责和使命。”东华小学杨滟老师说,一名好教师,脸上有微笑、眼中有世界、口中有文明、心中有热爱、肩上有责任、脑中有蓝图。用善行引领孩子向善向上,用专业做孩子成长的摆渡人。

教师节如约而至,孩子们对老师也有话说。“老师,谢谢您,陪我成长陪我玩。” “老师,我长大以后要成为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来自樟木头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倾情演唱《老师,谢谢您》,祝福广大教育工作者教师节快乐。“她每天都很忙,但似乎有‘分身术’,不但备课、上课一次不少,还经常辅导我们,尽力解开我们的一切疑惑。”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学生唐倩制作《我的“靓妈妈”谭育老师》微视频,向千千万万个以谭育老师为代表的教师致敬。

东莞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倡导尊师重教好风尚,也让教师幸福感骤升。2003年,来自湖北的阮金荣南下赴莞,开启在莞教育梦。“东莞市委市政府对民办教育非常重视,对民办学校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学校办学自主权也得到了有力保障。”阮金荣现任南城东晖实验学校校长,在莞十几年,他将自身总结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种子播撒在莞邑大地。他所在的学校近年来也由弱变强,成功转型升级,深受家长学生喜爱。

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东莞教师在行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扶贫先扶智,在脱贫攻坚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决战中,一批又一批的东莞教育工作者奔走在一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9月8日召开的东莞市庆祝2002年教师节座谈会上,来自常平中学的援疆教师江波作为支教教师代表发言。江波曾于2011、2018和2020年先后三次远赴新疆喀什地区的三师中学任教。2011年初次支教时,江波为三师一中确定了校训、教育理念、特色项目、教学教研办法,制定了五年整体发展规划。2018年重新回到一中支教,江波发现,学校始终按照当时确定的路子发展,如今逐渐成了南疆四地州最好的学校,成为三师一块闪亮的品牌。

2019年底,江波调任至三师二中工作,接手时该校本科上线率不到10%。为此,他在高三年级引入目标管理,高一、高二用离均率差评价教学,同时大力发展体育、艺术等特色教育项目,强调教师培训,加强学生管理。今年高考,三师二中1人被985高校录取,21人被211高校录取,本科上线82人。首次有考生突破600分,首次有特长生考入北体大,且一次录取3人。

和江波一样,许许多多东莞支教老师的事迹令我们动容。陈国志老师带着年迈的老母亲到昭通上课;写下“志不酬家不返”的援疆教师钟广春;放下年幼的孩子主动申请到广西河池支教的莞城中心小学教师张爱莲;还有5对教师夫妻双双参加援疆支教……一位位无私奉献的东莞支教老师,用青春和汗水谱写着东莞教育扶贫的壮丽篇章。

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我市共派出长期支教(支教时间在半年以上)的教师620人次,分别到西藏、新疆、广西、云南、四川、广东共计34个县(区、市)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支教,足迹遍布220多所学校,通过与对口帮扶地区千校扶千校、新老教师结对帮扶、东莞名师送教下乡等活动参与支教的教师超过15万人次,参与志愿服务、假期支教的教师不可胜数,进一步发挥东莞优秀教师资源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对口帮扶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不断完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除为边远和贫困地区带去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外,东莞教师更是主动作为,从当地学生切身需要出发,为孩子送去温暖和希望。东莞茶山中学老师温卫军是我市支援昭通教师队伍的一员,支教期间,他了解到昭通昭阳区田坝乡中学的学生只能在室外吃饭,就动员家乡亲戚朋友筹款4万多元解决了该校学生在室外吃饭的问题。温卫军在教学中发现昭阳区凤凰中学有部分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就联系广东省江南假期国际旅行社为13名同学捐款1.62万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扶别人的同时,支教老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锻炼,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在我市支教老师中,先后荣获国家表彰奖励2人、省级表彰奖励16人、市级表彰奖励140多人次,其中刘殿林、梁文典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李军被评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而让他们更难以忘怀的是,看到了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收获了与支教地老师、学生深厚的情谊。正如赴韶关支教老师钟明星所说,“孩子眼里的光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金秋9月,又是一年开学季,东莞又将有72名教师接力教育扶贫之棒,踏上支教征程……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记者 张理萌 肖郅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