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工作真的很好吗(体制内工作工资不高)

文/香橙聊教育

月收入1万 的私企,比不上体制内月收入3000的人潇洒,这是真实存在的情况。可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众所周知,体制内的工作是非常好的,虽然工资收入并不是很高,但福利待遇很好,工作非常稳定,不会随时面临失业的风险

体制内的工作真的很好吗(体制内工作工资不高)(1)

而且,体制内的工资会定期的增长,收入也在不断地上涨,可以说体制内的人工作的时间越长,收入也就会越高,这点私企就完全的不一样。

但对于需要养家糊口的人群来说,体制内的工作虽好,可一个月也就3000出头的工资真的很难养家,那为啥没有人离开呢?原来背后的原因不简单。

体制内的工作真的很好吗(体制内工作工资不高)(2)

体制内工作工资不高,一个月也就3000左右,为啥很少有人离开?

大家都知道体制内的工作很好,体制内的收入很高,但其实体制内的到手收入也就3000左右,这些收入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尚且刚刚满足生存。

可对于需要养家的人员而言就远远不够,如果是家里有学生的家庭,3000左右的工资连用在学生一个人身上都捉襟见肘,更不要说满足日常生活了。那么,为什么还没有离开呢?

体制内的工作真的很好吗(体制内工作工资不高)(3)

原来体制内的工资虽然少,但胜在工作稳定不会失业,而且还可以从事副业。换言之,就是体制内的人员不是靠着工资活着,他们有第二份甚至第三份额外收入,比如副业。

在体制内的岗位当中,除了公务员要求的比较严格之外,其余的岗位都是可以从事副业的,且没有太多的限制。而副业的收入一般不会低于主业的收入,这些收入加在一起养家完全不是问题。

体制内的工作真的很好吗(体制内工作工资不高)(4)

就算是副业出现了问题,还有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当然也就不会选择离开了。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体制内的年龄逐渐偏大,离开再就业没有竞争优势。

不如在体制内还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让体制内3000的人过得比私企10000的人更加潇洒。

体制内的工作真的很好吗(体制内工作工资不高)(5)

想要进入体制内,有哪些方式可以选择?学生可以看看

体制内工作一直是大学生就业的目标之一,可体制内的竞争比较激烈,相对不容易上岸。但这跟大学生选择的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以公务员考试为例,正常参加公务员考试肯定是不容易上岸的。

但如果通过选调生的身份或者退伍军人等方式进入体制内就比较容易,选调生还不用参加统一的国考。再者可以通过高考报考军校或者警校的方式也能进入体制内,这是最容易的方式,毕业后直接入编。

体制内的工作真的很好吗(体制内工作工资不高)(6)

还有毕业后以应届生的身份直接进入国企单位也是最容易的方式。虽然不是所有的岗位都有编制,但大部分岗位还是有编制的。

除了这些方式之外,大学生想要进入体制内,还可以通过报考军队文职或者参加三支一扶和特岗教师等岗位统一招生考试等方式,这些方式虽然难度不是很大,却很考验大学生自身吃苦耐劳的能力。

体制内的工作真的很好吗(体制内工作工资不高)(7)

大学生想进入体制内,还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知道了进入体制内的方式,进入体制内的准备也不能忽视。比如,大学生要先确保自己的政审和体检没有问题。体制内单位招聘一般都离不开政审和体检。

不同的就是政审的范围和难度不同,一般国企和事业单位难度会比较小,其他难度普遍都比较大。确认政审和体检没有问题,再去增加自己的就业优势,尤其是普通本科的毕业生。

体制内的工作真的很好吗(体制内工作工资不高)(8)

像争取入党,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相关的证书等都是增加就业机会的优势。如果大学生有岗位相关的工作经验会更好,如果没有就要抓紧应届生的身份。此外,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成绩单也需要适当的注意。

体制内单位面向应届生招聘的时候普遍都会要求提供大学的成绩单,如果有挂科记录或者成绩排名靠后,那么上岸的机会就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毕竟体制内单位招聘也是择优录取的。

体制内的工作真的很好吗(体制内工作工资不高)(9)

写在最后

体制内单位的工资普遍不是很高,也就3000左右,却很少有人离开,那是因为体制内的工资虽少却有很多的福利和补贴,这些加在一起就不少了,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毕业生竞争体制内的岗位了。

更为主要的是还是体制内的工作更加稳定,就说因为“特殊事件”的影响,有多少人都面临失业或者房贷等断供的情况,但体制内的人员就没有这个顾虑。这样看来,体制内的人员如果离开才是真的不明智。

体制内工作人员月收入3000左右不离开,你觉得原因是什么?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