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联盟共和国有几个联盟国(最后的苏维埃)

现今乌克兰与俄罗斯打得正酣之时,一个神秘的“国家”再次浮现,那便是位于摩尔多瓦中自称“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简称德左)的一个政权,在俄国“闪击”乌克兰策动乌东多地独立的鼓舞下也蠢蠢欲动,7月份其“外长”表示他们的目标是独立、加入俄联邦,9月份俄外长更称攻击德左俄军的行为将被视为攻击其本土。那么,德左地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一、缠缠绵绵

德左地区历史上生活着多个民族,早期这里居住着色雷斯和斯基泰部落,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在此建立殖民地但被达契亚人摧毁,公元56年古罗马人占领了这片地区。随着当地的色雷斯人(达契亚)与罗马人及斯拉夫人融合成了现今罗马尼亚人的祖先,14世纪中叶摩尔达维亚公国建立,其领土范围涉及现如今的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罗马尼亚人也在这一时期拥有德左地区,十五世纪中叶起该国臣服于奥斯曼帝国,但该地区大部分处于波兰人控制下。1792年,根据俄土战争的结果,德涅斯特河沿岸的南部被奥斯曼帝国割让给俄罗斯帝国、北部则在次年被波兰吞并,1812年俄国再次战胜土耳其后将摩尔多瓦大部分地区吞并,建立比萨拉比亚省。

苏维埃联盟共和国有几个联盟国(最后的苏维埃)(1)

古罗马时期的罗马尼亚,即达契亚行省

十月革命后俄国政局动荡,在民族主义影响下以罗马尼亚为主体的摩尔多瓦地区宣布独立并加入到早已于1877年就独立的罗马尼亚王国,但受军事实力的限制,罗马尼亚未能进入德左地区。苏俄内战中德左地区被并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4年的布尔什维克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中,作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的摩尔多瓦人科托夫斯基提认为德左地区有摩尔多瓦人大约50万至80万人,因此建议在该地实施自治,对此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此举会激活“罗马尼亚沙文主义的扩张主义主张”,但科托夫斯基予以反驳,并表示在该地区建立自治共和国将有利于将把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到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甚至整个罗马尼亚和整个巴尔干半岛都有可能发生革命。最终隶属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建立。

苏维埃联盟共和国有几个联盟国(最后的苏维埃)(2)

苏俄内战

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建立后该地区实现了工业化,由于缺乏合格的劳动力,出现了大量来自其他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移民,主要是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此举造成该地区民族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在1928年14300名工业工人中仅有大约600人是摩尔多瓦人。同时苏联为了与“大罗马尼亚主义”抗衡,苏联强调了摩尔多瓦语与罗马尼亚语的区别,并进行文字改造,同时在大清洗中消灭了一批摩尔多瓦知识分子,从而在该地区人为地产生了有别于罗马尼亚的摩尔多瓦文化。

1939年8月24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签署了一项为期10年的互不侵犯条约,称为《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根据该议定书,北欧和东欧国家被划分为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这自然包括罗马尼亚。1940年苏联向罗马尼亚王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将比萨拉比亚地区割让给苏联,在纳粹德国的督促下罗马尼亚最终接受了最后通牒,随后苏军进入该地区并建立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紧接着摩尔多瓦“自愿”申请加入苏联,德左地区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则宣告解散后合并到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现代摩尔多瓦的领土就此现成。

苏维埃联盟共和国有几个联盟国(最后的苏维埃)(3)

苏德合作

苏联的甜头还未尝多久就被德国给打吐出来,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罗马尼亚加入其中并夺回曾经失去的领土。罗马尼亚在德左建立了德涅斯特河沿岸省,范围包括乌克兰的敖德萨市等周边地区,拥有近20万讲罗马尼亚语的居民,并重新开放了被苏联关闭的教堂、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但罗马尼亚人还未高兴多久,1944年苏联人又重新占领这片地区,成千上万的罗马尼亚人被杀害或进入到古拉格集中营,随后又开始一场去富农化运动,1949年有11342个摩尔多瓦家庭被驱逐。

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重归苏联后,德左地区成为苏联的一个重要要地,为了应对第三次世界大战期间可能在东南战区的采取行动,这里建立欧洲最大的武器储备和弹药库,苏联第14集团军驻扎此地拱卫军事设施,同时苏联大力推动这一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以至于在1990年它贡献了摩尔多瓦40%的GDP和90%的电力。得益于德左的工业化水平,摩尔多瓦的葡萄酒产量在苏联加盟共和国中排名第三、植物油产量排名第二,并成为苏联最重要的烟草产地之一,在1980年其农业用地面积竟然达到苏联第一的水平……

苏维埃联盟共和国有几个联盟国(最后的苏维埃)(4)

摩尔多瓦老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暴力闹婚

苏联为摩尔多瓦带来工业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其他民族。由于工业化需要大量工人,因此许多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来此建设工业并定居于此,1936年摩尔多瓦人在德左的民族占比为41.8%,到1989年这一数字降低至39.9%,因此俄罗斯并不会轻易放弃工业集中且拥有大量俄罗斯民族的德左地区。客观地说,德左地区的移民与俄国历史上的同化措施有所不同,他们是怀揣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外族工人到此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为摩尔多瓦的工业化作出卓越贡献,然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并不是针对德左某个民族,而是对所有人而言,随着苏联解体、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在未有一个民族占有绝对优势的德左地区开始走向动荡。

80年代,苏联开始进行自由化,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摩尔多瓦开始有离心趋势,1989年摩尔多瓦恢复了拉丁文字的摩尔多瓦语,并有政客将语言问题政治扩大化,引起了其他民族的不满,特别是德左地区,同一年罗马尼亚的“伟大领袖”齐奥塞斯库被推翻,两个部分边境开始开放,这使得人们认为摩尔多瓦将与罗马尼亚合并,这无疑加剧了其他民族的恐惧。非摩尔多瓦的民族开始了自治运动,要求保留俄语和加告兹语(保加利亚人旁系)作为官方语言,摩尔多瓦最高苏维埃宣布这些倡议为非法,这一强硬的民族政策激化了矛盾,于是德左要“闹离婚”,宣布分离于摩尔多瓦并要求加入苏联。

苏维埃联盟共和国有几个联盟国(最后的苏维埃)(5)

苏联解体

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共和国宣布独立,为了应对危机该国于次年初建立了军队,总人数估计为2.5-3.5万人,罗马尼亚还派遣军事顾问和志愿者协助摩尔多瓦。1992年摩尔多瓦成为联合国成员后计划武力统一德左地区,但摩尔多瓦的对手也不是善茬,德左也建立了自己的军队,虽然人数只有1万人左右,但留守在德左的1.4万余名俄第14军(由原驻当地苏军改编)足以罩他们,因此在开战前夕的零星交火事件均被俄军平息。

1992年4月5日,俄罗斯副总统拉茨科伊在蒂拉斯波尔(德左“首都”)“拱火”,鼓励德涅斯特河沿岸人民获得独立,俄罗斯的态度表明了对德左分离主义的支持。虽然双方仍在尝试和平解决问题,但摩尔多瓦更倾向于武力统一,因此6月份双方谈判之时,摩军进入了德左与摩尔多瓦本土交界的本德尔市,随即逮捕了第14军的耶尔马科夫少校,被激怒的德左军队攻击警察局,双方在城中展开巷战,俄军也介入其中。

战斗初期摩尔多瓦取得一定成果,俄罗斯第14军的三辆苏俄T-64坦克在接近本德中部时被摧毁,对此俄军发言人表示这些坦克是德左分离主义者自己去俄军仓库抢走的,与俄军无关。本德尔市发生交火的消息迅速传到蒂拉斯波尔,于是其他地方的德左军队扑向本德尔,俄罗斯副总统拉茨科伊更是在俄罗斯电视台的主要频道发表讲话,呼吁在蒂拉斯波尔的所有俄罗斯军队向本德发起猛攻,7月3日驻扎在德涅斯特河左岸的第14集团军发动大规模炮击,歼灭了集中在本德尔附近森林的摩尔多瓦部队,不到几天摩尔多瓦军队就在本德尔市被击败了。不久又有消息称俄军将要深入摩尔多瓦,惊慌失措的摩尔多瓦派出空军轰炸两地的桥梁,但桥梁仅仅是受到一点损坏。

苏维埃联盟共和国有几个联盟国(最后的苏维埃)(6)

摩尔多瓦内战

从1990年的零星交火至1992年的大规模交战中,摩尔多瓦政府军和德左分离主义军队分别有324人和913人阵亡,虽然从字面来看德左的伤亡要高于摩尔多瓦,但摩尔多瓦忌惮于德左地区强大的后台俄罗斯也只能服软,7月21日摩俄双方签署了停火协议,根据该协议摩尔多瓦、俄罗斯、德左三方共同组成联合管理委员会以维持停火,俄罗斯则有权在德涅斯特河沿岸保留2400名士兵。俄军的存在意味着摩尔多瓦对德左地区的统一遥遥无期,因此这场战争可以说以摩尔多瓦失败告终。

三、长期分居

摩尔多瓦和德左这两夫妻打了一架后,前者要求统一,后者宣称已经独立,但联合国这一法律机构未同意后者的“离婚申请”,因此法律上德左还是属于摩尔多瓦的,双方只是“分居”状态,而第三者俄罗斯正在与德左“同居”,虽说德左地区是一个未获国际承认的“小国家”,但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也有自己的一套制度体系。

苏维埃联盟共和国有几个联盟国(最后的苏维埃)(7)

德左地区的“国旗”

由于摩尔多瓦从苏联的独立遭到德左的反对,所以它的一切都具有苏联色彩。在摩尔多瓦独立后,德左地区依然沿用前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旗帜,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国旗上使用锤子和镰刀的“国家”,同时“国徽”也在前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徽”上进行轻微改造,上面增加了代表德涅斯特河的波浪,铭文也从原来的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缩写РССМ和苏联的国家口号“全世界的工人,团结起来!”,改为罗马尼亚、俄罗斯和乌克兰语三种语言的“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称呼,但那成熟的麦穗、鲜红的五角星及那金黄的镰刀锤子无不透着苏联的气息。虽然德左地区处处体现出前苏联的味道,但其实它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政治制度为半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总理为政府首脑。

苏维埃联盟共和国有几个联盟国(最后的苏维埃)(8)

德左地区的“国徽”

该国第一任总统为伊戈尔·尼古拉耶维奇·斯米尔诺夫,在苏联时期曾参加过特种部队并在80年代末担任一所电力公司所长,后投入政界且在1990年6月当选为德左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委员会主席,后成为该地区苏维埃主席,并在战后当选德左“总统”。他与许多前苏联加盟国的领导人一样热心于“长期服务于人民”,在三次竞选中均以70%-80%的高票当选领导人,据报道斯米尔诺夫甚至在一些地区得到了103.6%的选票,可见“人气爆表”。

斯米尔诺夫的长期执政还得益于其亲俄政策,更是在2006年9月17日就是否应该寻求独立和未来是否可能并入俄罗斯举行了全民投票,根据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有98.07%支持赞同这一作法。虽然斯米诺夫积极地亲俄,但在2011年俄罗斯对其失去耐心,原因是俄罗斯调查委员会总部审查发现俄国对德左的财政援助被转移到斯米诺夫的儿子名下的基金会,最终执政了20年的斯米诺夫在2011年败选,气急败坏地斯米诺夫认为选举无效,但选举委员会予以否认。

苏维埃联盟共和国有几个联盟国(最后的苏维埃)(9)

2009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伊戈尔·斯米尔诺夫会面

斯米诺夫的下台有可能还在于他过度的“苏联情结”,在他任期的最后一年曾多次表示“历史上德涅斯特河是乌克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来可能有机会重新加入一个统一的乌克兰国家”,后来他又再次强调苏联时期德左是乌克兰的管辖范围,并称会尊重选择加入乌克兰的人,估计就是他的这番高谈阔论引起了俄国的关注,于是叶夫根尼·舍甫丘克便成了他的替代者。上台后的舍甫丘克继续执行亲俄政策,2016年9月其签署了一项法令,该法令的实际目标是加入俄罗斯。

时光飞速流逝,2016年已是苏联解体的第25年,人们的苏联情怀似乎已经淡化了,因此自由主义者瓦迪姆·克拉斯诺塞尔成功当选新一届“总统”,虽说新任领导人是自由主义者,但并不意味着他是亲西方人士,相反他比前两个总统更加亲俄,甚至是君主立宪制的倡导者,他强调俄罗斯帝国时期就已经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其更是在次年通过一项动议规定了俄罗斯国旗与原“国旗”共同使用……

苏维埃联盟共和国有几个联盟国(最后的苏维埃)(10)

摩尔多瓦女兵

四、穷苦夫妻

摩尔多瓦本土和德左虽然在外交上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一个亲西方、一个亲俄国,但他们都一致的穷。摩尔多瓦的原因在于经济改革的不彻底和对外过度依赖,由于政治腐败和商业程序复杂使得许多自由化政策未能真正执行,同时因为曾经的工业设施均留在德左地区,造成摩尔多瓦的工业基础薄弱,因此对外依赖程度大,大部分供电需依靠乌克兰,虽然该国有对外出口农产品并发展旅游业,但出口额远远低于进口额,所以受钳于落后的工业水平,该国成为欧洲“最穷”国家。

德左方面的人均GDP为2140美元虽略高于摩尔多瓦的2040美元,但也好不到哪去。除了“吃老本”(苏联的工业),由于未受到国际承认所以在贸易上主要依靠俄罗斯,德左的经济除了依靠俄国财政支持还包括向俄借债,这造成了该地区债台高筑,2004年德左有12亿美元的债务(2/3是欠俄罗斯的),人均债务是摩尔多瓦的6倍,2007年其对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债务是13亿美元,对此德左来了个“软饭硬吃”,宣称德左与该公司未有法律债务(俄国虽支持德左,但未承认它的独立)而无需偿还。

德左的也存在与摩尔多瓦一样的腐败问题,甚至连曾经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俄第14集团军指挥官列别德将军都看不下去了,他曾在战后表示“对保护骗子的睡眠和安全感到厌恶和厌倦”,同时德左的贸易有涉及违禁品和军火走私,以至于有评论员给给它贴上了“黑手党国家”的标签,而这个地区的每任领导人在刚上台时均对前任有腐败指控,虽说这些指控存在政治斗争的可能,但也说明该地区为领导人的腐败提供了可能。所以本就经济薄弱的国家在这群腐败政客的主持下经济发展缓慢。

苏维埃联盟共和国有几个联盟国(最后的苏维埃)(11)

德左街景(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结

我们可以发现摩尔多瓦与乌克兰命运相似,新秩序下的俄罗斯并不甘心失去大量土地,俄第14集团军指挥官列别德将军在从政后认为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并不应独立于俄国,“大斯拉夫主义”是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一大焦点,因此俄国非常“乐忠于保护同胞”,只要外面有说俄语的地方,我就要“保护”你让你先分家,然后再加入到我们斯拉夫大家庭。同时也可以看出历史人为地将一个国家撕裂的悲剧,夹杂在东西方集团对抗最前沿阵地的小国更是如此,包括摩尔多瓦、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他们也想通过选择一条道路发展自己的国家,但地缘政治的关系使得他们始终只能是一枚棋子而无一例外地成为“欧洲穷国”。这些国家悲剧的发生也在于自身民族政策的简单化,因此对于民族问题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同时也要谨慎对待,团结各族人民才能让国家在稳定中发展。

苏维埃联盟共和国有几个联盟国(最后的苏维埃)(12)

摩尔多瓦美女(图片来源于网络视频截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