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原序 一桥一寺三朝兴废

引言

2015年年初,有媒体报道称,海淀区政府有意将颐和园、玉泉山之“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核心区域恢复部分标志性古建筑,其中包括恢复功德寺山门。这引起了我对这个神秘寺院的极大兴趣。

洛阳伽蓝记原序 一桥一寺三朝兴废(1)

上世纪初的功德寺一带

2

_______

英宗过世,景泰皇帝平反,每到谒陵时节,后续的皇帝们都会巡幸金山口,大小亲王外戚亲属难免也是会记挂这些逝去的妃嫔祖宗,墓地在一定时期还是有人看护管理。皇帝及皇亲们拜完陵墓,一般都到功德寺休息游览,所以走过青龙桥的这一祭拜游览之路线在明朝一直延续着,尤其在宣德皇帝重新修建功德寺之后。清《正觉楼丛书——人海记》把寺庙与墓地结合而记:“功德寺旧名护圣寺,直金山口,与景陵相近。宣德朝,雪峰大觉禅师驻锡于此,宣帝御赐诗:当年天下选高僧,独取尊师第一名。即指雪峰也。

皇室去金山口祭灵,然后来到寺里歇息游览,这些活动一般安排在清明扫墓踏青之时,有记录为证:“功德寺,在西湖上,元朝敕建,曰大护国圣寺。至本朝宣德年重修,敕赐今名,乃圣驾谒陵驻跸之所。地临西湖,一望无际,每夏秋之间,湖水泛溢,鸥雁往来,落霞返照,寺景如画。”(沈榜《苑署杂记》)

但是,到了嘉靖皇帝,功德寺再一次被毁废。原因来自嘉靖皇帝的一次坏心情。那年他去谒景帝灵,宫内官认为金山口路太狭窄,拓宽了数十尺,有懂风水的人就说,这条道是功德寺白虎口也,虎口张开了就不利于寺。听了这话嘉靖也没说什么,拜完陵回到功德寺休息,吃罢中饭,皇帝在廊庑散步,“见金刚像狞恶”,被惊吓而后大怒,找个理由说这个寺庙建的规制不对,逾规逾距,僧人看着也是不如法修行的样子,找了些闲茬儿,把僧人轰走,就把功德寺撤废了。

洛阳伽蓝记原序 一桥一寺三朝兴废(2)

上世纪初功德寺一带

洛阳伽蓝记原序 一桥一寺三朝兴废(3)

从功德寺旧址可以看到佛香阁

_______

毛泽东说读明史就生气,他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一生坎坷屡犯错误但回归慈悲的英宗还被归为“稍好”的,嘉靖这样的肯定被归为“不好”之列。嘉靖表面上讲礼仪规制,譬如他登基后为给自己的父亲封个“睿宗皇帝”不惜和众护礼大臣争吵了三年,最后还是用皇权压制以“血溅左顺门”事件结束所谓虚伪的“礼制”之争。明朝皇帝礼佛的居多,但嘉靖是例外,他好黄老之道,偏好求方士炼丹,以求长生不老。所以他在拜谒景陵路上听闻“白虎口”之说,早就令他不悦,回到功德寺里再观金刚像,定是内心的道、佛交锋的心思全面大爆发了,便找个不合规制的借口把功德寺废灭了。

说来也是蹊跷,功德寺自元朝兴建,历朝都是一建一毁,元朝是被大火烧过一遍,明朝宣德复建又被嘉靖毁弃一次。到清初,寺院应该还在,只是荒芜凄凉,屋墙頽圮。康雍两朝也无人理会。而西山一带金山口明陵墓群也因明末清初改朝换代,大多失于修葺,甚至灭失无寻。《日下旧闻考》只是这样一句话描述乾隆年间的金山口明景陵:“明景帝陵今封树如故,陵前恭勒御制诗碑亭。”按照明朝资料记载,金山这一带山林大多是白杨树及樗树(就是俗称的“臭椿”),按照成化改修帝王陵后应以松柏等高贵品种的树木为封树,也就是经历战乱,这些树木未被砍伐盗卖。

洛阳伽蓝记原序 一桥一寺三朝兴废(4)

德国摄影师赫达·莫里逊上世纪初拍摄的金山无名明朝宝顶

_______

乾隆时代也是大举兴修复建佛寺的时代。对于青龙桥外这两处遗迹,乾隆均下旨复建或维修,而且喜欢留下文字的他在这两处均留下诗文。

乾隆复建功德寺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复建原因有二:一是功德寺恰在昆明湖之西北岸的尽头,紧邻西侧玉泉山之静明园,本身就与乾隆年间举建的清漪园有关联性,从畅春园到香山形成一条长达十几公里的西郊皇家园林带。另一个原因是他自庆六旬寿辰同时更是孝敬他笃信佛教的老母亲崇庆老太后八十大寿。乾隆朝这类好大喜功以财力支持广修佛寺,扶植佛教的事例不在少数。

乾隆特为功德寺复建完工做碑记一篇——《御制重修功德寺碑记》,内容如下:

道海淀经青龙桥,折而西,距玉泉山麓不尽于二里,有遗刹一区,重门三涂,不可识已。延睇香积,颓垣离立艿荄间。讯诸土人,曰:是功德寺也。考元史,文宗天立二年建大承天护圣寺,而都穆《南濠集》称功德寺旧名护圣寺。蒋葵《长安客话》载寺修于明宣德初,及嘉靖中车驾驻此,见廊庑金刚像狞甚,心悸,因坐僧宫殿僭逾罪,撤去之。寺竟废盭,怪哉!有明阉焰滋炽,若瑾、振辈横作罔禁,顾犹毁兹寺,使胜国名迹就湮,于意何居?爰诏将作,兹寺久着图志,且当静明园跸途,乃者岁庚寅为朕六袠庆辰,越辛卯恭遇圣母皇太后八旬万寿圣节,宜加厘饬,用迓鸿禧。其出内帑缮而复之。暨所司以落成告,则材致工完,自层闉周阿,登登戢戢,以逮旛楔钟鱼,靡弗严净具足。夫其背倚嵚岑,栴檀蔚森,迦陵啭梵,六时送音 ,非功德之林耶?面俯湖堧,神瀵奫潫,耨池分罫,条衣水田,非功德之泉耶?然而朕之记之,讵惟在是!贝夹尝言,以兹功德无量无边。必进而讃之曰:不可思议。夫不可思、不可议者,特从其波及一四天下,一切众生随分圆满,末由举似而为言耳。其在能仁有建立之功,有精进之德,固无一息不心之以为愿而身之以为行。无量寿佛经所以有善思议菩萨之目,又岂容委之不关思议,辄自弛其担荷哉?正如古帝者致巍乎焕乎之盛美,持不矜不伐之渊冲,其功德至于民无能名,而方其食旰衣宵,常于一堂命礼乐工虞之佐,吁咈都俞,相与动色而交儆。凡皆起于思之精议之熟,而后不识不知,被之者亦并 忘乎思议,其为无量无边也,以证帝释真诠,亦若是则已矣。斯尤其可记者。至虞集寺碑谓始作土功时,得古金铜事佛仪器于地中,以为先有密契。《帝京景物略》谓寺僧板庵能役木球使者出外募金,直袭唐咸通中正觉禅师轶事,傅会其说,盖皆夸功德而涉思议,其义转堕,又奚足云!

这段洋洋洒洒的碑文题记很像一篇帝王论文,很有可能是他身边的如于敏中之流根据乾隆各种议论言词而记录成就。最有趣的是乾隆说功德寺虽有好山好水可依持,山林泉水可谓功德之山功德之水,但此寺可并不仅限于此。于是他对佛经常常提及的“不可思议”一词加以诠释,他认为“不可思议”并非“不可思不可议”,而“凡皆起于思之精议之熟,而后不识不知,被之者亦并忘乎思议,其为无量无边也”,也就是他理解的佛法真谛在于思议精透而法力无量无边。

洛阳伽蓝记原序 一桥一寺三朝兴废(5)

德国摄影师赫达·莫里逊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景泰陵

洛阳伽蓝记原序 一桥一寺三朝兴废(6)

景泰陵的碑亭

另外乾隆在这篇碑文里又议论了关乎“思议”的两件事,第一是嘉靖灭寺之说,出于帝王之间的惺惺相惜,他认为此说荒诞不经的——“怪哉”!一定是明朝那些误国的宦官刘瑾、王振捣乱导致寺庙被毁。从这一点可见乾隆的刚愎不讲理,这两位太监都是嘉靖朝之前的太监,嘉靖游历之时他们已经死了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了,但乾隆帝想着这二人的可恶,还是把毁寺的罪名加给他们。另一桩关乎“思议”的事是有关寺庙曾经的“走地神球”之说。《帝京景物略》记录的是功德寺在晚明的情形,说那时功德寺被废后就剩下个山门,破屋几间,僧人没了寺庙就在附近水田做农事,但破屋里供着一木球。据说功德寺初建好之时有名板庵禅师可以指挥木球去有钱人家化缘钱财,说这木球“大如斗”,没有腿就自己走动到了有钱人家就一跳一跳如叩头作揖,人们看了就笑然后钱财打发它。乾隆拿这个神通传闻说事,说这就是个唐朝正觉禅师轶事的附会,为夸大佛家功德神力而关乎“思议”,把意思搞坏了。在此,乾隆再次强调了“思议”的精神层级,而不希望被庸俗化地神通附会。从这一点看出乾隆对佛法观还是比较探寻究竟真谛,不与愚众之神通附会苟合。

乾隆皇帝爱发感慨议论的毛病自然不会放过功德寺白虎口那边的景泰陵。他去金山口查看了景泰陵的位置地势,惊叹风水之妙唯恐冲了他重金修葺的功德寺,进而对本朝不利,就命人在陵前设了八个大土石墩子,以防明朝阴魂扰乱本朝,但从民国时期照片等未看到这一迹象。

_______

洛阳伽蓝记原序 一桥一寺三朝兴废(7)

功德寺现址

建国之后,功德寺在历次反对封资修运动后夷为平地。有一所玉泉山中学大约在原址上存在过一段时间,那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有当年玉泉山中学的学生说当时有教室还是使用着残破的大殿,也就是说大殿至少残留到70年代之前。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该学校因调整而合并到哪里就不得而知了。功德寺便彻底消失。

今天在功德寺原址上有一所修着仿古院落的单位——“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因为在这个单位修建过程中从地里挖出功德寺老照片上的山门前石雕神兽(天禄)以及乾隆御碑一座,这些文物也有当年甘博照片为证。石碑正面镌刻的是乾隆三十六年《御制功德寺拈香作诗》,碑阴即是前文提到的《御制重修功德寺碑记》。所以推测修建中学毁灭功德寺时就地掩埋了这些文物符合当时特定历史情境——捣毁很费力气,拉走,不知拉哪儿去,所以就地掩埋是最省事的办法。这真是万幸!

唯一被保留,被使用,被习以为常的是那座青龙桥,它是那么的有使用价值,便欣欣然地迎接着一个又一个新鲜的日子。不论庙也好,陵也好,修了拆,拆了修,寺院是修行祛除烦恼之处,陵寝是亡者的安魂之所,历经几百年,萦绕出那么多纷纷扰扰的烦恼之事,又因为人们的好恶情感便生出各种变故,反而没了应有的清净与安宁。倒是唯有青龙桥,一套古代身骨,披了一副貌不惊人的现代水泥平凡伪装,谦卑地迎来送往几百年中的各色人等,或者说也输送了过桥人的各种心情与心思,它自己倒是浑然无觉的。让我想起杨绛先生那句话:“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如果青龙桥有“心”,这算不算也是它的“心声”?几百年过去,还会有若干个几百年将过去,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件、伟大人物、伟大建筑,莫不是过眼烟云,该死掉的死掉,该倾颓的倾颓,而一座桥,甚至时间也忽略了它,在不同的朝代,它以不同的面貌存在,但只要它存在,就是它自有的修行。

2016/1/9 于万柳海园

【作者:陆波】

文编:虚怀

美编:杨阳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否则将被视作侵权

洛阳伽蓝记原序 一桥一寺三朝兴废(8)

广化讲堂

guanghuajiangtang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