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经典名句和解析(红楼梦写尽悲欢离合)

红楼梦经典名句和解析(红楼梦写尽悲欢离合)(1)

提起《红楼梦》,恐怕不可能有国人未曾听闻过这部奇书。它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几度改编翻拍成为电视剧、戏剧。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曹雪芹,他出生豪门,经历家道中落,了悟了世道人情,隐居西山十余年,最终著成此书。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荣枯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通过家族悲剧、爱情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和影射出了封建末世的危机。

它开篇的一首诗正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都说作者太迷恋于儿女情长,可又有谁,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深意呢?

世事如梦,百转千回。这本不朽的名作得以流传至今。正如威廉·莎士比亚所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家鲁迅也曾这样评价《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而对于其中所阐明的道理,却很明了。最让人感慨的,大概有以下几个主题:关于爱情、关于人生、关于处世。

1关于爱情

读红楼,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品读和感叹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他们相互爱慕,最终却没能在一起。黛玉病死,宝玉出家,让很多人明白“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它更多地只是美好的愿望和祝福。在现实中,恋人们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劳燕分飞、抱憾终身。

那么,年轻时遇到了爱情,请抓紧它。“如花美眷,怎敌似水流年。”青春过了,不会再来;爱情错失了,可能不会再有;喜欢的人走丢了,可能就不会再遇到。

《红楼梦》的第五回中,有一首很著名的散曲——《终身误》。曲子很短,却句句经典,它精炼地涵盖了作者对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的看法。全曲如下:

红楼梦经典名句和解析(红楼梦写尽悲欢离合)(2)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首句中,这“金玉良姻”是指:宝玉生来带玉,即通灵宝玉,而宝钗有道士所赐金锁。玉上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金锁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在众人看来,可与之相配。

而所谓“木石前盟”,则暗指宝玉与黛玉的前世之缘。宝玉之玉原为女娲补天所剩一颗顽石,黛玉前世原本是一棵绛珠仙草,此为木石前盟。

而正是贾母和元春都看好的金玉良缘,像极了爱情,却终究不是爱情。最后以宝玉出家的悲剧收场,毕竟表面上的适合不一定是爱情。

方小晓:见清,I miss you。

林见清:我也想你。

方小晓:我是说我错过你了……

这是电影《后来的我们》的一处对话,曾使多少观众落泪。

在这部电影里,还有这样一句台词:“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人们总是在纠结:是选择面包,还是选择爱情?而爱情和面包从来都不是单选题。如果遇到合适的人,能够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去努力,那才是人生幸事。因为,遇到一个能读懂你的人,并不容易。

正如《终身误》的末句: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可悲可叹的是,宝玉、宝钗成婚后,固然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宝钗确实极尽淑妇之职,可宝玉终生遗憾的到底还是黛玉,这样的婚姻门当户对,却没有爱情维系,最终还是散了。

所以,此生漫漫,还是要尽量嫁给爱情。

2关于人生

“瞬息间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这句话是《红楼梦》中对于人生变化无常的感叹:坏事悲事总会伴随着好事乐事而来,并很快取而代之。好事坏事、乐事悲事,都不过是梦幻一场。否极泰来,悲喜相生,人生就是如此循环往复。

功名、利禄、钱财是大多数人毕生追求的目标。然而,功名固然重要,看“轻”一切更为重要。“轻”不是不重视,而是轻装上阵,以轻松开阔的胸襟去面对俗世。

正如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中所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正如那大观园中,很多人身不由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与难处。

比如,黛玉父母亲都离她而去,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一粥一饭皆是贾府所出,唯一所能依靠的只有外祖母贾母;宝钗聪慧过人,却没有父亲可以依靠,兄长又是惹事生非之人;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依靠叔父生活,可惜家道中落,身为贵族千金,却还得做工补贴家用;迎春是任人摆布的棋子,父亲不疼继母不爱,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就连奶妈丫鬟都敢欺负她;探春有能力、志存高远,却偏偏拥有一个挑拨是非、不够体面母亲……

更不用提那些丫鬟们,“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晴雯,在虎狼之间周旋的平儿,被哥嫂逼婚的鸳鸯,被父母几两银子贱卖以补贴家用的袭人……

他们每一个人都活得艰难万分,却又不能从中解脱。现实之残酷,人生之不易,也莫过于此。

世事无常,拼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红楼梦》开篇的《好了歌》所说:“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毕竟,悲伤也好,喜悦也好,都是人生的常态。红楼一梦,终究也只是梦。

人生一场,归去皆空。

3关于处世

《红楼梦》的正册判词中,关于巧姐的判词是:“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这刘氏,正是刘姥姥。当时,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便得了王熙凤扶贫济困的二十两银子。这银子不过是王熙凤无意中的举动,并非刻意帮助。虽是偶因,但这却足以让刘姥姥对她一生感激,以至于后来救了王熙凤之女巧姐。

正如曲子中所写:“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这无疑是告诉我们,不管信不信因果报应,都要善良处世。

而被曹雪芹写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凤姐,她所做的坏事不胜枚举:借刀杀人逼死尤二姐、铁槛寺弄权、逼死鲍二家的、收受贿赂、放印子钱……在利益面前,人命、规矩,她都不放在眼里。由于一生作恶无数,最后断送性命、不得善终。

正如文中十二钗曲最后所写的那样: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论做人处事,固然不能算计他人,但也不能过于软弱。

红楼梦经典名句和解析(红楼梦写尽悲欢离合)(3)

《红楼梦》中的贾迎春心地善良,与世无争。当下人犯错的时候,她也忍气吞声、丝毫不追究。然而她的善良,却没能给她带来太好的结果。下人们没有把她放在眼里,甚至在私底下暗骂她是“二木头”。

最终,她被父亲换去抵了债,嫁给了“应酬权变”而又野蛮毒辣的“中山狼”孙绍祖,出嫁之后更是备受欺负。所以,做人自然要永葆善良,但是善良得太过太傻,没办法保护自己,便是一种软弱和无能。

正如《红楼梦》中第四回所言:“岂不闻古人有云:‘大丈夫相时而动’,又曰:‘趋吉避凶者为君子’。”换而言之,便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纵观《红楼梦》中的众人,其实,人这不长不短的一生,只要拥有过甜美的爱情、完满的婚姻,也为事业和梦想努力过,不论成败,都不虚此生、不为枉过。

曹雪芹用他的红楼一梦,塑造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饱满而又虚无、热闹而又悲凉。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毕竟不是设定好的小说或者剧本,而是由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打造而成的。我们的世界不是既定的,悲欢离合还在不断上演,未来仍有无限可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