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变得不爱说话是为什么(一个人变得不爱说话)

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明明一肚子委屈,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

就算被人误解,也懒得解释,只想做好自己;

看着别人说说笑笑,你却疲于开口,宁愿一个人呆着......

为什么一个人会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也不想跟人来往呢?

泉道君

想说,一个人的改变往往不是突然发生的,可能是经历了一些变故,也可能有其他原因。

看透了人情冷暖,明白多说无益

沉默这个词,听上去有些憋屈,似乎只有经历了打击,才会让一个人变得沉默寡言。

的确,有些人的沉默,是出于无奈和妥协,但对有些人来说,沉默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各自忙碌的生活,除了家人、爱人和朋友,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自己,真心希望自己过得好。

你说你很苦,会有人告诉你,Ta 比你更苦,你这算不了什么;

你宣泄委屈,会有人不屑地说:“多大点事,至于吗?”;

你分享成就,会有人觉得你在炫耀,极力打压你......

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不如保持沉默,安静过好自己的生活。

被称为“人间清醒”的杨幂就深谙这一点。

在综艺节目《亲爱的请放松》中,张大大问她:“为什么生病的时候从不向他人寻求关心?”

她回答道:

“你真的觉得别人会关心你吗?你跟别人讲这个事的时候,会有多少人感同身受?”

就算说了,也只会得到象征性的一句“亲爱的,你没事吧”,顺便感慨一下她工作真辛苦。

而生活的苦和累,只有自己能体会,也只能靠自己来承担。

泉道君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人一旦看透了就会变得沉默,不是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了逢场作戏的兴趣。”

与其浪费时间向别人倾诉,得到几句敷衍的回应,不如用这些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就像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的克里斯,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没有逢人就诉说不幸,而是咬咬牙挺过难关,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把嘴巴闭上,把精力留给自己,让内心修炼得更强大,才是过上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

一个人变得不爱说话是为什么(一个人变得不爱说话)(1)

不擅长社交,干脆放过自己

对一个“社恐”来说,不适应的社交场合简直就是噩梦,就算不说话不动弹,也觉得浑身不自在。

尤其是不得不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更会产生抵触甚至排斥情绪,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社交焦虑”

这样的人,往往也是完美主义者,他们渴望在人际交往中做一个八面玲珑的人,只有好的社交表现,才会让他们有价值感和成就感。

可是越在意的事情,通常越容易出错,就像心理学上的“墨菲定律”,越害怕的事,越有可能发生。

当一个人害怕在社交场合中表现不好,就会格外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任何一点小小的差错,都让他们觉得尴尬和难堪。

他们放大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表现,还有别人的反应。

别人一个异样的眼神,他们就觉得是在向自己表达不满;一句不咸不淡的话语,也能在他们心里上演一场大戏。

谁都想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拥有好的人际关系,可是社交能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带来压力。

当这种压力大到让人疲于应对,有些人就会选择“摆烂”,放弃不必要的社交。

对于不擅长的事,不必勉强自己,面对无法承受的压力,退缩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当然,退缩不代表原地踏步,也不代表他们会封闭自己。

在不适应的场合,他们会选择沉默,不主动和别人交际,但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他们也许是个“话痨”,在熟悉的人面前侃侃而谈。

他们的理想生活,就是活得轻松一些,和相处舒服的在一起,不必为了刻意迎合别人,而累了自己。

一个人变得不爱说话是为什么(一个人变得不爱说话)(2)

内心有过创伤,不愿敞开心扉

前段时间,泉道君给读者推荐了一部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相信有不少人都看过或听过。

电影的主人公欧维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悲剧。

7 岁时母亲因肺痨过世,16 岁父亲意外身亡,后来住的房子也着火了,他变得一无所有。

直到遇见挚爱索尼娅,他灰暗的人生里才开始有了光,他和索尼娅结了婚,还有了孩子。

就在他以为幸运终于降临到自己身上时,悲剧再次发生,一场车祸夺去了索尼娅的双腿和他们的孩子。

到这里,他的人生已经足够悲惨了,可谁曾想到,命运的捉弄还没有停止。

妻子因患癌离世,没走出丧妻之痛的欧维,又被公司提前安排了退休。

一次次对生活重拾希望,又一次次被打击;一次次与周围人建立感情,又一次次被切断。

他开始放弃对生活的期待,变成一个看似不近人情、性情乖张的人。

在外人面前,他越来越沉默,不对任何人说起自己的经历,也不爱跟邻居来往,他唯一的倾诉对象,就是索尼娅的墓碑。

他知道,有些事情,只能靠自己消化,既没人可以说,说了也没人会懂。

只有把自己封闭起来,才不用面对新的伤害。

泉道君想说,当一个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很可能是经历了一些事情,让他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也许是至亲的离开,也许是恋人的背叛,也许是事业上的失败,巨大的打击让人无法承受,才会用沉默保护自己,隔绝和外界的联系。

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充满无助和煎熬,只有足够真诚和有耐心的人,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打开他们封闭的心。

一个人变得不爱说话是为什么(一个人变得不爱说话)(3)

与周围人不同频,不愿勉强合群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人越长大,越喜欢沉默?

有个高赞回答是:

因为有些人无话可说,有些话无人可说。

友情也好,爱情也罢,我们这一生都在寻找和自己同频共振的人。

越是个性单一,越容易遇见相似的人;而精神世界越丰富、个性越强,往往越难找到同类。

就像一双好看的鞋,往往不是百搭的,只有那么几套恰到刚好的衣服,才能凸显它的价值。

不愿勉强合群的人就是如此。

当他在人群中找不到有共同兴趣爱好、三观相似的人,就很难跟人交心。

别人的话题,他们未必感兴趣;他们的观点,别人未必能理解。

但出于礼貌和尊重,又不得不假装迎合,这就会让社交成为一件既消耗时间和精力,又让人心累的事情。

如果这种社交能带来回报,他们还愿意附和别人,如果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就会放弃无用社交,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

比如说阅读、写作、画画,这些事更有乐趣,也更有价值,他们就愿意去做。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些喜欢独处的人,往往更注重个人时间的价值,也更注重回报比。

在独处的时间,他们能自我探索,提升自己,活出自己的价值。

不爱说话,不跟别人来往,并不是因为他们内在空虚。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们内在丰富,才不需要通过和别人相处来获取能量,他们的能量是自给自足的。

他们更喜欢探知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不同频的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就是在浪费生命。

做自己人生的掌舵者,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为什么有些人不爱说话,也不想跟人来往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说了没有意义,因为害怕说,因为不想说,也因为找不到能说的人。

与其勉强自己,说太多假话和空话,不如什么都不说,安静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沉默中学会思考,提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样能够拥有充实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