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原型是谁(花木兰原型是大同人)
豫剧《花木兰》剧照自从北朝民歌新乐府《木兰辞》问世以来,一位集忠、孝、仁、勇美德于一身的中国女杰的形象便深入人心,千百年来历代传唱新中国成立后,不同版本《花木兰》的影视作品更使花木兰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美国卡通大片《花木兰》的问世,则直接把花木兰推向了世界,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花木兰原型是谁?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花木兰原型是谁
豫剧《花木兰》剧照。
自从北朝民歌新乐府《木兰辞》问世以来,一位集忠、孝、仁、勇美德于一身的中国女杰的形象便深入人心,千百年来历代传唱。新中国成立后,不同版本《花木兰》的影视作品更使花木兰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美国卡通大片《花木兰》的问世,则直接把花木兰推向了世界。
一、《木兰辞》的史诗性质
我们在梳理历代对花木兰研究的概览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河南、安徽、湖北、陕西等地都说花木兰是他们那里的人。其依据大多是地方传说或地方文献,并没有从《木兰辞》产生的源头上去寻找答案,以至于诸说纷起,莫衷一是。
我国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在他的大作《中国俗文学史》中,从《诗经》《汉乐府》到六朝《新乐府》都做了极为精详的考证。郑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学,其内容是很简单的,除了诗歌和散文之外,几无第三种文体。那时候没有小说,没有戏曲,也没有所谓讲唱文学一类的东西。在散文方面,几乎全都是庙堂文学,王公贵族的文学。民间的作品,全没有流传下来。但在诗歌方面,民间的作品却被《诗经》保存了不少。”
《诗经》中“生民”“公刘”就是记叙周朝祖先发家史的宏大史诗。以“生民”为例,其所记周朝始祖、姜嫄、后稷的故事,与《史记·周本纪》如出一辙。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纪实”性。
据《汉书·艺文志》载:“燕代讴雁门、云中陇西诗歌九篇。”“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为了采集这些民歌,汉武帝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乐府。由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领导乐府,编制800人。到成帝时达1000余人。
汉魏乐府,到六朝又形成了新乐府。这新乐府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吴声歌曲,二是西曲歌,三是横吹曲辞。横吹也叫鼓吹。“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之军中,马上所奏是也。”据说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斛,即是横吹的代表作品。待六朝新乐府诞生,《木兰辞》问世,则把横吹曲推上了一个历史的巅峰。
《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高的价值,号称六朝新乐府“双璧”,也是那个时代的史诗。所以说,这两首新乐府民歌是史诗,是有根据的。
《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部长篇叙事诗开篇引言中明确写道:“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这是一个有名有姓有时间有地点的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与《孔雀东南飞》异曲同工的另一“璧”,就是《木兰辞》。这是北朝一位女英雄代父从军的故事,遗憾的是《木兰辞》没有《孔雀东南飞》似的诗前引言,这就为后世考证花木兰留下了纠缠不清的历史旧账。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便是两首叙事诗都是真实历史的记事诗,是毫无疑问的史诗。
二、《木兰辞》产生的历史背景
要真正读懂《木兰辞》这篇伟大的史诗,我们首先应了解产生这一作品的时代背景。公元398年北魏将首都由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都到平城(今大同市),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征讨形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当时,北方还有一个强大的部族蠕蠕。其首领车鹿会当政时改号曰柔然。柔然当时可谓与南北朝三分天下。从拓跋珪迁都平城到孝文帝迁都洛阳的近一个世纪里,北魏和柔然的战争不绝于书。且看:
“天兴五年(402年)社崘闻太祖征姚兴遂犯塞,入参合陂,南至豺山及善无北泽”(《魏书·蠕蠕传》)兵锋所至已经到了今天内蒙古兴和和山西右玉县一带。
“太和九年(485年)蠕蠕犯塞,诏任城王澄率众讨之。”(《魏书·高祖纪》)
“孝文帝延兴二年(472年)冬十月,蠕蠕犯塞,及于五原,十有一月太上皇帝亲讨之,将度漠袭击,蠕蠕闻军至,大惧,北走数千里。”(《魏书·高祖纪》)
据粗略统计,在北魏迁都平城的一个世纪里,北魏和柔然的大小战争有30多次。规模最大的当数延兴二年(472年)冬十月的这次由太上皇献文帝御驾亲征的战争了。这次由献文帝亲自挂帅讨伐柔然的战争看似以“蠕蠕闻军至,大惧,北走数千里”而结束。事实上,这仅仅是柔然的战略退却,更大的战役由此拉开了序幕。
南朝的刘宋一直关注着北魏和柔然的战事,就在“蠕蠕北走数千里”的5年后,宋顺帝昇明二年(478年)顺帝刘準派骁骑将军王洪范出使柔然,双方约定南北夹击,共同伐魏。王洪范于次年到达漠北游说柔然可汗。双方一拍即合,柔然遂率兵30万骑(一说10万骑)进攻北魏,兵至塞上。柔然大军陈兵塞上,一面不断“犯塞”,一面加紧与南宋联络。从这时起,直到太和十六年(492年)10多年间,战事不断。太和十一年(487年)孝文帝专门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进策者百有余人”(《魏书·高祖纪》)足见会议之庄重、热烈。最后决定由左仆射平原王陆叡挂帅出征。陆叡率兵塞上相持到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又派阳平王颐“率十二将七万骑”增援陆叡。
了解了以上的历史背景,回过头来再读《木兰辞》就十分了然了。
三、从《木兰辞》的字里行间还花木兰本来面目
通过以上对《木兰辞》史诗性质的论述,对《木兰辞》产生的历史背景的梳理,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木兰辞》是发生在北魏平城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的记叙。木兰就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一位杰出的女英雄。北朝民歌《木兰辞》生动而详实的记叙下了这段故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是《木兰辞》的开篇之句,也是花木兰生活时代的真实写照。
北魏迁都平城后,大大加快了汉化的步伐,重视农桑便是重要标志之一。北魏除在泰常年间完成了宫城和周回三十二里的郭城之外,又在鹿苑北面修建了薄城(今大同市古店镇)。这座薄城是北魏宫女们专门从事种桑麻织布帛的所在。所生产的产品除供宫中消费外,大部分要拿到集市上去卖。当时平城的南部“悉筑为坊”开辟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市场。繁荣的市场刺激了手工作坊的能动性。当时京畿之内纺织几乎成了每个家庭主妇和女孩子们的功课。花木兰便是这千千万万个“织女”中的一员。
这平淡恬静的耕织生活,有一天陡然起了波澜。献文帝(可汗)要亲自率兵讨伐柔然。战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征兵,《木兰辞》中的“可汗大点兵”说的正是这件事。为了尽快动员兵员,朝廷向各地下发了“军帖”。“军帖”接连下发了“十二卷”,每一卷上都有原本登记在册的花木兰父亲的名字。所谓“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花木兰看到这十二卷军帖,放下手中的纺车,长叹短息不已。她非常清楚自己的父亲已经年迈,不能上阵杀敌,弟弟年幼,不到从军的年龄。军令如山,这可急坏了花木兰。虽然自己从小跟父亲练就了一身武艺,论本事不让须眉,怎奈是女儿身,不能为国分忧,为父解难。就在愁肠百结、叹息不止的时候,猛地一个念头袭上心头。我何不来一个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呢!这个大胆的想法对这个家庭,当时应该是个不二选择,既没违反“军令”,又报效了国家。于是乎花木兰便立刻行动起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打点行装,准备应征。
同样,接下来的诗篇也是真实的记述。且看:“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如果从武州川云中城(即今左云旧高山镇)出发,(我们姑且认为是武州川内云中城)一匹快马,一天300华里,正是现在的旧高山镇到内蒙古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边的距离。第二天从黄河边起身到达“黑山头”又恰好是快马一天的路程。“黑山头”又名“杀虎山”,蒙古语为阿巴汉喀咧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百里。燕山这里指燕然山,俗名大青山。正是柔然陈兵“塞上”之所在。所以“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都是木兰从军路上的如实描述。据《魏书·世祖纪》载,公元429年秋,拓跋焘曾“车驾东辕,至黑山,校数军,实班购,王公将士各有差。”黑山是北魏时期的军事要地。献文帝这次亲征,在黑山集结部队,是有案可稽的。
从献文帝御驾亲征,到孝文帝随后的增兵,前后长达10多年。在这10多年间,大大小小的战争不可胜数,很多将士为国捐躯,花木兰是这次战役的幸存者,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壮士”。《木兰辞》中只用了10个字便把这么大的战争场面和战争的惨烈、频仍高度概括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惜墨如金,画龙点睛,真是神来之笔。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在解析这段诗句之前,我们首先对“壮士十年归”作一个解读:北魏延兴二年(472年)献文帝决定御驾亲征,并接连向全国发了“十二卷”征兵的“军帖。”花木兰正是这一年,替父从军,从平城到达“黑山头”集结的。孝文帝太和二年亦即宋顺帝昇明二年(478年)柔然和南宋趁献文帝去世不久,结成军事联盟30万大军陈兵塞上,这段时间内,边境战事不断,“将军百战死”持胶着状态。
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又增兵7万由12名将军率领,赶赴前线。新兵的到来,替回了长年在一线的老兵。花木兰就是在这一次新老交替时由前线返回后方的,冬去秋回,花木兰从军长达十几年。《木兰辞》里“同行十二年”极言其从军年代之久。这是文学语言。凝练,概括当然也不失其真。
花木兰回到首都平城,孝文帝在明堂接见了她。为她记功(策勋)“十二转”。按照当时北魏的规定,凡立军功者,军功增多一级,官爵也随之升高一级谓之“一转”。按花木兰十多年在前线累建的功勋,有十二转,官爵应做到尚书郎。孝文帝征求花木兰意见,问她还有什么诉求,花木兰说:“木兰从军旨在抗击外患报效国家,我不想领受您封我的‘尚书郎’,只希望您能借我一明驼,早日送我回到故乡。”北魏明堂始建于太和十五年(491年)是北魏王朝演礼、布道、议政之所在。按照礼制,只有首都才可以建明堂。所以北魏明堂是北朝唯一的明堂。上世纪90年代,大同的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市内发现了北魏明堂遗址,规模宏大。与《水经注》中所描绘的明堂完全一致。花木兰于太和十六年(492年)从前线回到平城,正是明堂落成的第二年。孝文帝在明堂接见花木兰,其规格之高,可见一斑。
感谢《木兰辞》的作者为我们留下了“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这极为珍贵的10个字。这是近1600年前发生在首都平城的一次重大事件。它足以雄辩地证明木兰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平城,面对明堂,任何企图“争夺木兰”的说辞都显得苍白无力。孝文帝明堂接见花木兰,这才叫大有“名堂”。《木兰辞》有名堂,名堂就在于“明堂”。花木兰故事的真实性在于“明堂”,唯一性也在于“明堂”。一句“天子坐明堂”足以说明一切。
接下来的故事就欢快的多了。《木兰辞》的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这个过程描绘得如临其境:父母亲听到女儿木兰要回来的消息“出郭相扶将,”这里“郭”指外域,北魏时期只有武州川内的云中城(即今旧高山镇,遗址尚存)才有郭城,这也是我们认定花木兰的故乡即今日之高山镇的重要依据之一。
姐姐听到妹妹木兰要回来的消息,对着镜子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要回来,高兴得磨刀霍霍杀猪宰羊。全家都沉浸在幸福的欢聚中。回到故乡的花木兰,喜悦的心情更是难于言表。开“东阁门”,坐“西阁床”,脱战时袍,着女儿装。她把老屋的里里外外看了个遍,然后在她当年居住的房间内,对着镜子在额头贴上可意的花黄。花木兰这样刻意地打扮,是想给护送她回故乡的战友(伙伴)们一个惊喜。当身着女儿装、贴着花黄的花木兰走出门来,看望她的“伙伴”的时候,“伙伴”们一个个惊异得目瞪口呆,他们不由得惊呼:我的天呀,“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行文至此,戛然而止,余味无穷。这正是《木兰辞》的魅力所在。
四、简短的结论
前面我们论证了《木兰辞》的史诗性质,考证了《木兰辞》产生的时代背景,并且从《木兰辞》的字里行间重新仔细阅读了这篇记事体史诗。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认真梳理,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木兰辞》是北魏晚期鲜卑民歌横吹北歌最优秀的代表作。它是以北魏延兴至太和年间,北魏和柔然之间的战争为背景创作的一首叙事辞,是一首大气磅礴的史诗。该辞的人物原型是生活在当时首都平城京畿内,府兵册里登记在册的一位老兵的女儿。她的名字就叫花木兰。
前人在评价《木兰辞》所描写的故事时是这样说的——“事件也奇,诗也奇。”这个“奇”字的评价真可谓一语中的。花木兰确实是一个奇女子,她在国家用人之际,能想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思想奇,从军十几年,大小战争无数,许多将军战死沙场,花木兰却因军功卓著,由士兵晋升为将军,是武艺奇。立下赫赫战功,却不愿做皇帝封赐的尚书郎官职,只求回故乡与亲人团聚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品格奇。
花木兰的这三奇,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这正是千百年来人们传唱不断且愈演愈烈的原因所在。华夏民族传统美德忠孝节义、勇武仁爱等诸多高尚品德在花木兰身上都有集中体现。这些优良品德集于一身,真可谓锦上添花,因之后来人们在把花木兰的故事搬上戏剧舞台之时在木兰前面加了个“花”字。从此花木兰便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再读史诗《木兰辞》,花木兰本是大同人。这就是结论。如果说云冈石窟是北魏留给大同的一张亮丽的“实物”名片,那么大同还有一张更亮丽的“精神”名片,那就是花木兰。
要子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