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病句类型技巧全汇总(六大标志辨病句)

在中高考或者教师招聘语文考试中,病句题目考查频率较高。现对于语、字音、字形等积累性知识,病句辨析具有理解性和技巧性的特点。只要理解了,或者说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病句题目是较容易处理的。在前面,万语从语法分析的角度分析了部分病句类型。下面,万语总结了病句常见标志。采用标志分析法,能够既快又准确地做对题目,大大提高效率。

常见的病句类型技巧全汇总(六大标志辨病句)(1)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标志一、关联词

1.位置不当:如果一篇文章字迹过于潦草,也不能算作一篇优秀的文章。

万语解析:前一分句的主语是“文章”,后一分句的主语也是“文章”,前后分句主语一致时,前一分句主语在关联词前。把“一篇文章”移至“如果”之前。

2.关联词残缺:这不仅是个工作方法的问题,是关系到是否坚持为人民服务正确方向的问题。

万语解析: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不仅……而且……”搭配使用。

3.分句的顺序不当:吊脚楼不但是土家族地区最复杂而又最能显示家资的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是土家族赖以生存的住房。

万语解析:两个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应先是“土家族赖以生存的住房”,再是“土家族地区最复杂而又最能显示家资的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

总结:如果句子中有关联词,要特别注意关联词和主语的位置:主语一致,主语在前,关联词在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在前,主语在后。其次,特别注意递进关系关联词(不仅\不但……而且\还\也……),容易出现分句语序不当。

  • 标志二、 两面词(成败、得失、能否等)

两面对一面: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万语解析:“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两面,“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是一面,不对应。

总结:两面词分显性(能否、是否、成败、得失等,一眼就能看出两个方面)和隐性(能力、前途、影响、质量等,这些词本身包含两个方面,如能力有强弱之分,质量有好坏两面)两面词。一般显性考查比较多,注意两面对一面或者一面对两面的错误。隐性两面词格外注意。例如:一个产品销量的多少取决于这个产品的质量。这个句子是正确的,因为“多少”对应着隐性两面词“质量”。

  • 标志三、 介词(由于、在……下、使、让、被、令等)

1.主语残缺: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万语解析:该句误用介词“由于”使整个句子缺主语,去掉“由于”使《古文观止》成为主语。

2.中途易辙: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万语解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的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3. 主客倒置: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对于中国青年并不陌生的。

万语解析:改为“中国青年对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并不陌生”。

总结:句首出现介词要特别引起注意,很容易出现主语残缺。因为介词最主要的语法功能就是标记后边的名词性成分,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是不能作主语的,经常做句首状语。

  • 标志四、 文言词和成语

语义重复:他们打了一架,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万语解析:“分道扬镳”就有各奔东西的意思,用“各自”语义重复,应把“各自”删去。

还有,她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该句中“由衷”就是“在心里”,故删去其中一个。

总结:特别注意容易语义重复的成语或文言词语,例如忍俊不禁、津津乐道、由衷、苦衷、如芒在背等。

  • 标志五、数量词

1.表意不明: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了技术分析。

万语解析:有歧义,是两个目击者,还是两个弹壳。

2.倍数不能降低减少:产品销量降低了两倍

3.表约数的词语不能重复:没来上班的大约有20人左右。“大约”和“左右”重复。

总结:句子中出现数字,要特别注意表意不明、倍数减少、约数重复等问题。

  • 标志六、否定词(反问句、终止、否认、避免、预防等)

否定失当: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难道谁能否认不是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吗?

万语解析:“难道”表示否定,“否认”表示否定,“不是”也表示否定,奇数个否定表示否定,综合看来整句话表示否定。将“否定”的结果还原到句子主干中就是“这不是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很显然不符合语境,说反了。去掉“不是”即可。

总结:要特别注意否定词,特别明确一点——反问句本身是一重否定。其次,要知道,句子里奇数个否定等于否定,偶数个否定等于肯定。

——万语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知识干货,请持续关注~

常见的病句类型技巧全汇总(六大标志辨病句)(2)

@头条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