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捐款给谁(匿名捐款23年比顺其自然是谁)
初冬时节,又见暖闻。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一封落款为“顺其”的信,信里是107张汇款凭证,合计捐款105万元。先汇款,后寄凭证,落款为化名和不存在的地址……这已经是“顺其自然”连续第二十三年捐款,总额已达1363万元。这笔每年冬天如约而至的捐款,引起网友热议“顺其自然到底是谁”;低调而持久的暖心善举,也激起更多关于慈善的讨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顺其自然”。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自1999年至今,从5万元到105万元,“顺其自然”的汇款单与挂号信,从未间断。信封上工整隽秀的落款,是“顺其自然”或其他字词组合的署名,是年年不同却总也查无此处的地址。信封里化整为零的汇款凭证,累积着避免实名认证而分批汇出的一笔笔“9999元”……种种细节,始终如一地印证着早年间信里的自述:“好事不说,顺其自然”,“作为群体中的一员”而“献上一份微薄的心意”。如此神秘的捐款方式,也曾让经手捐款流程的人百思不得其解,通过回忆为“顺其自然”留下这样的“画像”:经济宽裕,富有爱心,不愿扬名,男女不详。
“顺其自然”的善举,或许远不只这每年一次的捐款。据介绍,“顺其自然”还对重大灾害、个人重疾等定向捐赠,总额已超千万。今年河南洪灾过后,一笔来自宁波、署名为“风调雨顺”的捐款,其汇款方式、信封笔迹与“顺其自然”高度相似。大爱无声声自远。更多人也在被“顺其自然”感召着,顺其自然地成为“顺其自然”。仅在宁波一地,超5000位隐名爱心人士就累计捐款逾5000万元。“顺其自然”的涓滴善意,正在汇聚涌流,在江河岁月中见证着大爱无疆,善德长存。
纯粹的向善之心,简单的为善之举,“顺其自然”因为真挚,所以动人。也正因为如此,曾经好奇的受捐方也意识到,“重要的不是找他/她,而是把爱意更好地传递下去”,并始终如约如愿,专注助学助教,逐年公布善款去向明细。用顺其所向回馈“顺其自然”的善举,以顺其善意践行“顺其自然”的善心,不令其失焦、不使其蒙尘,涵养了慈善意识,弘扬了慈善文化。此时此刻的“顺其自然”,正如曾经“感动中国”的“微尘”一样,由“寻找个人”开始,以“投身加入”延续,从普通市民中走出,最终成为一座城市的爱心符号,将慈善写在更多人的心中。
“顺其自然”连续23年的汇款单,践行着一份无言的约定,坚守着一颗不变的初心。进入数字时代,在唤起心底的感动之余,如何在捐助方与受益方间,释放出更直接的慈善行动,创造出更深远的社会价值,探索也正在逐步开展。小到用指尖的移动支付“捐出”善款,用脚下的运动步数“走出”日常的公益;大到用互联网平台“点对点”实现信息对称,用区块链技术“全流程”认证捐赠明细……数字化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参与慈善的形式,让人们能更好积聚善意、传递爱心。数据显示,近两年通过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了互联网慈善。借助“互联网 ”聚沙成塔,用数字技术为慈善赋能增效。我们有理由期待,下一个“顺其自然”,将以更生动的生活方式连接起心间与指尖,以更广泛的互助方式汇聚起个人与群体。
“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虽然我们不知道“顺其自然”姓甚名谁、身在何处,但这份“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美德,“助人所需、急人之难”的善心,温暖着一个又一个冬季。以一己之力怀兼济之心,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这是“顺其自然”带给我们的暖意,也是“顺其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慈善是道德的积累”,惟愿你我合力,共同点亮道德之光、汇聚社会暖流,让向上向善的力量充盈街头巷尾,书写更多“人人皆可慈善”的时代传奇!
这正是:
义举满怀真心,匿名更为扬善。
“顺其”了无痕迹,更待后来之人。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