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照明对于城市的意义(北京将构建一流城市照明)
未来,一组组与街区特点相呼应的景观照明将为“夜京城”添彩。日前,《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照明发展规划》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官网公布。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北京将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照明治理,解决城市道路无路灯问题,完善景观照明体系,展示“四个中心”的特色夜间风貌。
解决城市道路无路灯问题
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京城市道路照明应建尽建,应亮尽亮;城市照明诉求问题动态清零,解决率、满意率稳步提升。建立健全城市照明统筹监管工作机制,形成完善的城市照明管理体系。到2035年,建设匹配生态环境良好、夜间生活丰富、创新智慧、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夜间光环境。
北京国贸CBD,傍晚时的建筑群灯光照明景象。图/IC photo
规划提出,北京将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照明治理,解决城市道路无路灯问题,对北京城市道路系统进行分级照明,形成北京特色的城市道路功能照明体系,满足机动车辆驾驶员及行人辨识方向、视看环境等基本功能要求。
在北京市各区域职能、城市空间结构基础上,根据城市产业功能布局、用地功能布局、人口规模分布等情况,对北京市实行景观照明分区。同一区域内的照明载体采用相同或相似的照明手段,使各个不同区域展现出与其属性相符的夜间形象,让照明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秩序。
打造国际一流夜间光环境品质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呈现“庄重大气的政治中心、古今交融的文化中心、壮丽有序的国际交往中心、简洁高效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都夜景风貌,塑造大国首都、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夜间光环境品质。
以上“四个中心”的夜景将呈现不同风貌。其中,“庄重大气的政治中心”的夜景风貌体现为:优化首都功能核心区景观照明的品质,以天安门广场为核心,强化“两轴、一环”的地位,补充完善未建设景观照明的重要载体,形成有序的夜间观景界面。
“古今交融的文化中心”突出北京历史文化整体价值,构建绿水青山、“两轴、十片、多点”的城市景观格局,以更开阔的视角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夜间文化品位。
故宫角楼夜间照明景象,倒映水中,如梦似幻。图/IC photo
结合老城区整体保护与复兴工作,对五道营胡同、东四胡同区域、南锣鼓巷、东交民巷、鲜鱼口、雍和宫区域等特色胡同街区进行景观照明改造,突出古都风韵;配合老城疏解与改造进度,丰富老城区内平安大街、两广路、西单、东单的夜景照明效果,提升夜间出行乐趣;突出高历史和文化价值地段的文化品位,优化什刹海-南锣鼓巷文化精华区、雍和宫-国子监文化精华区、琉璃厂-大栅栏-前门东文化精华区、皇城根遗址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天坛、地坛夜景,展示历史文化与传承,形成有夜间活力的历史场所,满足并丰富游客的夜间游览体验;保护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逐步复兴重要历史水系,展现“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的夜间景观,为市民提供有历史感和文化魅力的滨水开敞空间。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利用,以元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为保护利用重点,分主题、分区段提升夜间景观照明,增强文化遗产的游览性和趣味性;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以恢复生态功能和历史文化景观为主,配合永定河区域规划进程同步进行景观照明建设,打造“秀水青山”,展现“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丽风貌。
“壮丽有序的国际交往中心”则着力加强沿线重要桥体照明建设,以点带线串联路径。在现状照明基础上充分利旧,灵活创新,整体形成壮丽有序、大气迎宾的夜景氛围。借助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契机,将通州区与城市副中心的夜间环境作为整体考虑,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景象。
“简洁高效的科技创新中心”要积极展示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对于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市重点发展区,配合项目进程同步开展景观照明建设。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陈静 校对 杨许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