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笔记西游记(西游记部编人教版七上名著导读)

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笔记西游记(西游记部编人教版七上名著导读)(1)

一、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人。

二、内容简介: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三、人物简介:

唐僧(法号:玄奘)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取经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法器:九环锡杖

宝物:锦襕异宝袈裟

称号:金蝉子、唐三藏,唐玄奘、旃檀功德佛。

相关情节:四圣试禅心、计脱女儿国、玄英洞唐僧供状、唐长老不贪富贵

孙悟空(法号:悟空)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他本领高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诙谐,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武器:如意金箍棒

称号:弼马温、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

相关情节:大闹天宫、大闹黑风山、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火云洞智取红孩儿、车迟国斗法、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假合真形擒玉兔。

猪八戒(法号:悟能)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知错就改,憨厚淳朴,取经后被封为“净坛使者”,是个喜剧形象。

武器:九齿钉耙

称号:天蓬元帅、猪悟能、净坛使者

相关情节:高老庄招亲、大战流沙河、四圣试禅心、义激美猴王、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沙僧(法号:悟净)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诚不二,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武器:降妖宝杖

称号:卷帘大将、沙悟净、沙和尚、金身罗汉

相关情节:打碎琉璃盏、木吒奉法收悟净、真沙僧怒打假悟净、小雷音寺遇难。

四、小说主题

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五、艺术特色

1、故事引人入胜,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2、善于塑造人物。无论是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还是各路神佛妖魔等次要角色,都写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令人难忘。

3、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添了故事情趣。

4、思想比较复杂,释、道、儒都有所涉及,后世对它的主题的阐释也多种多样。

六、主要情节简介

大闹天宫:孙悟空因王母娘娘设蟠桃宴,没有邀请他而大闹瑶池,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带着新酒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孙悟空不幸被擒,被扔进炼丹炉,结果练成了火眼金睛,逃出炼丹炉后,孙悟空奋起反击,把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玉帝只好派人请来如来,把他压在了五行山下。

四圣试禅心: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四位菩萨变成一母三女,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猪八戒想要把三女都取作妻妾,菩萨让八戒用手帕遮住头脸,撞天婚,八戒被撞的嘴肿头青,最后被绑住吊在树上,唐僧、孙悟空、沙僧三人经受住了考验。

三打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白骨精一变村姑,二变老妇,三变老翁来欺骗唐僧。前两次白骨精化风逃走,最后一次被孙悟空定住元神打死,而唐僧以为悟空打死了三个无辜的人,加上八戒又进谗言,唐僧便赶走了悟空。

车迟国斗法:车迟国国王命唐僧师徒与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赌赛求雨。虎力大仙先登坛做法,招徕风、云、雾、雷、电诸神和四海龙王,被孙悟空阻止,无雨降下。唐僧登坛风雷大作,暴雨倾盆;又赌云梯显圣,鹿力变出臭虫咬唐僧,悟空变成蜈蚣叮咬虎力大仙,使他跌下云梯;赌隔板猜枚、赌砍头、赌剖腹剜心、赌油锅洗澡等,悟空使计,三大仙皆输。

真假美猴王:孙悟空打杀强盗,被唐僧赶走,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沙僧从观音处找来悟空,真假猴王大战,唐僧、观音菩萨、李天王等都无法分辨,最后如来佛祖识破六耳猕猴,悟空一棒将其打死,最终师徒团聚。

三调芭蕉扇:唐僧师徒四人西行至火焰山,被大火所阻,需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灭火,铁扇公主因红孩儿一事怀恨在心不肯借扇,将孙悟空扇飞。悟空得了定风丹再返翠云山,变作小虫钻进铁扇公主腹中,借得一把假扇,一计不成。悟空变成牛魔王,借得真扇,却又被牛魔王变得猪八戒骗回,悟空与牛魔王大战,最终哪吒降伏牛魔王,悟空借得芭蕉扇。

(下章将归纳考题精选,敬请关注!)

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笔记西游记(西游记部编人教版七上名著导读)(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