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魁茶的功效与禁忌(太平猴魁是用猴子去采的茶叶吗)
我国是产茶大国,各茶更是种类繁多。每种名茶都有自己历史传承和传说典故。有的茶类传说是通过训练猴子,让猴子去攀岩采茶。真的有这回事吗?
猴子采茶图
一 来源
相传,有长在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上的野茶树,制成的茶叶香飘十里。由于无路可走、无绳可攀,当地山民通过训练猴子代人采茶。每到采制茶叶季节,山民给猴子头上套上布套,让它代人去登山采茶。即使山高如云的千仞绝壁,猴子也能轻易采来,制成的茶沁人心脾。
这是脱胎于《清稗类钞》中的传说:"温州雁荡崖有猴茶,有猴每至晚春,辄采高山茶叶,以遣山僧,盖僧常于冬时知猴之无所得食,以小袋米投之,猴之遣茶,所以为答也。"因此,浙江温州雁荡山出产的雁荡毛峰,也被成为“猴茶”。
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有一百零二座山峰,最高峰的百岗尖,海拔1150米。清代袁牧有诗描述雁荡山景象:“况是百丈至千丈,云水烟雾难分焉。”山中茶区基本位于海拔800米-1046米之间,山高茶香,涉茶记载已有千年。
《温州府志》记载:“温州府五县具有茶叶,乐清有雁荡山龙湫背为上,白云茶亦称龙湫茗,味绝佳。”
宋代梅晓臣作诗《遣碧霄峰茗诗》:‘到山春已晓,何更有新茶。峰顶应多雨,天寒始发芽,采时林狖静,蒸处石泉佳。持作衣囊秘,分来五柳家。’”诗中写出了雁荡山由于峰高温度低、茶芽生长慢、茶叶采制晚的特点。
明代永乐二年,雁荡毛峰被列为贡品。
雁荡毛峰
二 演绎
用猴子采茶,充满了猎奇。于是带有“猴”字的茶叶,比如太平猴魁等某些茶类传说,也复制了用猴子采茶的故事情节,再次基础上又演绎出猴子报恩献茶的故事。大意是山民救助落难猴子,猴子感恩图报,为山民敬献茶树。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太平县(黄山市黄山区一带)。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县开始种茶,并制成“尖茶”。1900年,当地茶农王魁成太平县猴坑一带海拔700米以上的凤凰尖茶园,采制一芽二叶的茶叶,以“王老二魁尖”做茶名投放市场。由于“魁尖”质量超群,品质优异,颇受欢迎。
猴坑村
1910年,南洋劝业会在南京举办,“王老二魁尖”参展。为区别其他同类型茶叶,取产地猴坑的“猴”,取王魁成名中的“魁”字,命名为“太平猴魁”,一举获得优等奖。1915年,苏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又获得金奖。“太平猴魁”从此盛名远播,成为全国名茶。
太平猴魁
三 异域
19世纪的清朝,被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轰开大门,日益衰落。中国是茶的故乡,是全世界最会种茶和制茶的国度。茶叶也是当时中国少有的能与西方列强抗衡、赚取外汇的产品。依靠茶叶出口,中国一年至少能从英国人手里赚取1000万两白银。制茶工艺被清政府视作国家机密,外泄者甚至会被处以死刑。
为了获取中国种茶和制茶的机密,作为园丁的英国人罗伯特·福特尼(Robert Fortune),接受英国东印度公司聘请,作为商业间谍潜入中国窃取制茶秘密。最终罗伯特·福特尼成功了偷取的中国茶种和制茶技术,并推广至印度。1887年,印度全面取代了中国的茶叶地位,推动了清王朝的覆灭,对中国茶叶世界贸易影响至今。此后罗伯特·福特尼从一名园丁,自诩为植物学家,更被称为“茶叶大盗”。
罗伯特·福特尼回国后,写下一部美化个人行为的《两访中国茶乡》。其中在描述武夷山茶乡时,
“我甚至听人说——我忘了是听中国人还是别的什么人说的——采茶的时候要请猴子来帮忙,具体是这样做的:这些猴子似乎不喜欢干这活,所以并不肯主动采茶,如果看到这些猴子到了种有茶树的岩石上,中国人就朝它们扔石块,这使得猴子们很生气,它们于是开始折断茶树的树枝,把树枝朝着袭击它们的人扔下来。
我不能断定说,根本就没有什么茶叶的采摘需要用到链子或猴子,但我想,即使有这种情况,那么通过这两种途径采来的茶叶数量也一定非常少。绝大部分茶树还是长在山坡上较为平坦的土地上,这些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因为各种腐殖质和高处随流水冲下来的沉积物变得很富饶了。只有很少一部分茶树看起来是种植在山间较为荒凉的土地上,这样的土地在武夷山到处都是。”
关于武夷山大红袍,历史上也有训猴采茶的传说。然而这种说法,大部分人持怀疑态度。
猴子采茶画册
四 采摘
中国茶类丰富,各类茶的芽叶采摘标准各异。总体来讲:芽叶采制要求既符合制作要求,又不能破坏芽叶和茶树。
手工采制要求采得早、摘得嫩、拣得净,芽叶需要均匀、细嫩。具体操作用手指将芽叶折断,断面整齐,最忌讳用手掐采和一把抓。
猴子虽然同为灵长类动物,也曾被马戏团驯服。对于采摘茶叶,需要判断芽叶的嫩度是否符合采制要求,具体采摘则需要保持芽叶的均匀一致,并且不破坏芽叶、保证茶树安全。对于猴子,这绝对是无法达到,也不可能被驯服的。
猴子采茶是个传说,表达的是茶树生长的环境的优良,和采制茶叶的难度,根本上是宣传茶叶的超凡脱群的品质。每类茶都有自己的传说,这些传说或猎奇、或温馨、或感动。。。都是在表达一种向往,对美好的向往。
虽然训练猴子采茶是个传说,但这正说明人类之所以进步,就像人们训练鱼鹰子捕鱼,是因为能够利用工具——甚至把其他生物当成工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