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可怕的传染病(一年杀死40万人的致命传染病)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宣布

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

美国科学家哈维·阿尔特

查尔斯·赖斯

以及英国科学家迈克尔·霍顿

以表彰他们

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三位获奖者将分享奖金

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60万人民币)

20世纪最可怕的传染病(一年杀死40万人的致命传染病)(1)

阿尔特1935年出生于纽约,现任职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霍顿出生于英国,目前任教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赖斯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目前任教于纽约洛克菲勒大学。

从阿尔特发现“非甲非乙”肝炎,到霍顿确定丙型肝炎病毒,再到赖斯证明这种病毒能够引起肝炎,今年的获奖者在与血源性肝炎的斗争中做出了“决定性贡献”,让我们认识到丙型肝炎这种致命传染病,并有机会寻找治疗方案。

评奖委员会强调,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揭示了其他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并使血液检测和研发抗病毒新药成为可能,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猎手”们这样追踪丙肝病毒

阿尔特:发现“非甲型非乙型”肝炎

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巴鲁克·布隆伯格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会导致后一种血源性肝炎,并因此获得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研究似乎还有一块“缺失的拼图”。

当时,阿尔特正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经输血感染肝炎的病人。研究发现,这些肝炎患者可以把疾病传染给黑猩猩——人类之外唯一的易感宿主,这种未知病原体还具有病毒的特征。他们因此定义这种慢性病毒性肝炎为“非甲型非乙型”肝炎。

这也是阿尔特被授予今年诺贝尔奖的主要成就。

霍顿:明确鉴定出丙型肝炎病毒

接下来,明确鉴定出这种新型肝炎病毒至关重要。

科学家为此努力了10年,传统病毒“猎捕”方法均以失败告终,直至霍顿通过对感染者血清抗体的分析成功确认了新型病毒的存在。

霍顿和同事发现,这是一种新型的核糖核酸(RNA)病毒,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

慢性肝炎患者体内存在的相关抗体也表明,这正是之前那块“缺失的拼图”。

赖斯:确定丙型肝炎病毒能引发肝炎

赖斯的贡献在于回答了另一个重要问题:仅病毒本身就能引发肝炎吗?

赖斯和同事怀疑,丙肝病毒基因组末端一个未知区域可能对病毒复制起重要作用。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赖斯制造了包含这一未知区域的丙肝病毒RNA变异体,并将其注射到黑猩猩肝脏中。随后,黑猩猩血液中检测出病毒,其病理变化也与人类慢性肝炎患者相似。

至此,“猎手”们找到了丙肝病毒导致血源性肝炎的全部证据。

20世纪最可怕的传染病(一年杀死40万人的致命传染病)(2)

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现场。新华社发

丙肝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丙肝是全世界第二大会导致癌症而致人死亡的传染病。

因其隐匿性强、慢性化比率高等原因,丙肝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很多患者没抓住治疗丙肝的窗口期。据2017年数据,丙肝的自主筛查率不足20%,诊断率仅为2%。在完全不自知的情况下,10%~20%的患者把丙肝拖成了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肝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目前全世界有7100万人患有慢性丙肝。丙肝和酒精中毒是全世界肝脏移植手术的主要原因。在2015年,丙肝造成40万人死亡,其中15万人死于肝癌。

丙肝与乙肝一样,都会损伤肝脏,肝脏反复的损伤修复可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由于丙肝感染的进展比较慢,在感染丙肝之后,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

部分人会出现食欲减退、乏力。如果肝功能损伤比较严重,会出现腹胀、小便颜色发黄、全身皮肤发黄等表现。

到后期如果进展成肝硬化,会出现下肢水肿、呕血、黑便等表现。部分肝硬化到后来甚至会演变为肝癌。

【这些人属于高危人群】

与乙肝相同,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以下几种人属于高危人群:

1、有输血史或者手术史的人。

2、曾在小诊所或美容院有过补牙、洗牙、纹身、纹眉、扎耳洞等行为。

3、静脉吸毒者。

4、医源性暴露史者,包括手术、透析、器官移植等人群。

5、丙肝感染者的性伴侣和家庭成员。

6、丙肝感染者所生的子女。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丙肝呢?首先需要做一个丙肝抗体检测;如果丙肝抗体阳性的话,需进一步检查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只有丙肝抗体和HCV-RNA同时阳性,才能考虑为丙肝感染。

丙肝可治愈、可报销

丙肝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尤其是处于急性期的患者,治愈率很高。

慢性期患者治愈程度需要根据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有没有并发症等来综合评估。可以明确的是,这种疾病比乙肝的治愈率要高,病情程度要轻。

近几年来,已有许多丙肝直接抗病毒药物问世,丙肝治愈率达到90%以上。

目前大多数丙肝患者只需要口服抗病毒药物几个月,就可以顺利完成疗程,而且副作用很小。

我国从未轻视丙肝这个“敌人”

2014年,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明确了丙肝筛查的高危人群、筛查时间等;

2017年,多部门联合颁布病毒性肝炎防控规划,明确到2020年丙肝病毒检测率达100%;

在世界卫生组织确定2030年消灭丙肝的终极目标后,我国又引入直接抗病毒药(DAA),丙肝在2~3个月内便可被治愈;

2019年,3种原研药纳入医保,药品价格平均降价幅度超过85%。

也就是说,普通大众可以进行丙肝检测,丙肝检测确诊者也可以被治愈,治疗时丙肝患者还能负担得起治疗费用。

20世纪最可怕的传染病(一年杀死40万人的致命传染病)(3)

现有的丙肝疗法已能在短短2-3个月内,以90%以上的成功率治愈所有主要类型的丙肝!(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与丙肝的战争还未结束

与丙肝的斗争似乎已经进入尾声,但科学家的努力还没有结束。

目前,甲肝和乙肝都有了预防疫苗,但丙肝还没有疫苗。与甲肝和乙肝病毒相比,丙肝病毒更容易变异,这给丙肝疫苗开发工作带来了复杂的挑战。

此外,在全球推广丙肝的直接抗病毒治疗依然任重道远,面对少部分丙肝病患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仍需继续投入研发力量,同时也需要进一步降低研发成本,让好医好药尽早惠及全球病患。

来源 |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健康报、潇湘晨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武汉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