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1)

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

文/谷风

小品画是所有绘画品种对小幅画面共同的称谓。不过其它画种如油画、水彩画、版画等不称呼或极少称呼,所以小品画的称谓便成了中国画特有的专利。

唐宋以来的各种扇面的小品画形式,就很精彩,人物、山水、画鸟画俱全。当代国画界有不少专论和画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方法和风格琳琅满目,从中可窥视出国画家对小品画的推崇和重视。纵观洋洋画家群,宏观巨制者不在少数,但画家平生创作最多的是小品。一个画家毕生主题性大画创作量与小品画比较,应该是三比一或四比一的比较量,也就是说画家一生中更多的是不停地画小品。严肃地说画本不应该有大品小品之分,因为大画也好小画也好追求的都是艺术境界。不过两种画面的创作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导致画家作品风格的多样性。追求作品风格的独立性是画家毕生努力和坚持,姬佐秋在大画和小画的形式风格探索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画面个性风格与众不同。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2)

由于姬佐秋数十载不知疲倦的努力,从传统观念向现代意识转换,终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特别是在形式构成方面追求当代审美境界,逐步走向成熟,其作品图式个性独特,厚重大气,灵动活泼,画面高雅,境界超脱而独立于当代画坛。姬佐秋的画风属于大写意,他对物象夸张与变形的整体要求非常高,他努力与形式结构造型高度统一。几百年来大写意的完美创造莫过于徐文长、朱耷、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他们是后辈学习借鉴传统的铺路石,姬佐秋长期研究他们各自不同地艺术,心领神会收获匪浅。大写意的关键是简括之处求丰富,意象是大写意的要点,这个象如何意,一直是姬佐秋思考的关键,由古至今大师们的意象创作,似与不似是他们对造型的最高要求,而画面深刻的内涵才是大写意要求的实质。他的功夫所下之处就在于此。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3)

欣赏姬佐秋的作品,会被那强烈鲜明的画面视觉冲击力所吸引,用笔之利落,下笔之干脆,墨色之韵变,形象之概况,变形之完美。浑厚大气的画面给人以提振精神而难以忘怀,由此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解读其作品的魅力所在。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4)

其一:守住传统,注重当代。传统与当代是矛盾对立统一双方的互为关系,传统表示着过去的已被历史确认证实是优秀文化,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推动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后人予以继承与吸收。当代则涵盖了新的思维意识和审美取向,又有别于传统样式和时代新的形式符号和审美图式。不过传统是根基,只有继承就会守旧,那么就应该发展,发展须要新观念新意识,也就是说继承传统,应该首先要有新观念依存,当代图式必须有传统影子,二者相互关联,借鉴应该明确,是在当代意识中的吸收。这是姬佐秋对传统和当代意识最深刻的的理解与释放,他在观念思维理论方面的确立,奠定了他创作发展的新路标。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5)

其二:形式探索,注重构成。形式是当代画家对画面新的构图式样的谓称,而构成则是对构图称谓的演变。由此可以看出姬佐秋在形式构成上,已完成对传统构图样式的转换。形式构成强调画面外在样式,和内部结构穿插组构的统一性。构成是改变传统构图,内部结构和外部形状的关键。不能完成结构过程的变化,现代构成形式就难以实现。这两个因素是区别传统构图的核心,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是检验观念意识导向和实践的关键。对构成形式的理解及掌握组构变化,他反复练习寻找最佳的题材组合,不断修正实践与理论意识的距离。形式是可视图式,现代理念强调有别于传统构图的样式。从他的画面中找不到传统旧式的影子,它是全新的当代构图形式,高雅的画面得到完美体现。所以姬佐秋的画面形式,包括题材内容,完整全新的面貌是他毕生不懈思考探究的结果。真可谓是一份思考一份进取,一份探索一份成绩,他始终不渝的努力获得了成功。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6)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7)

其三:笔墨简括,情趣无穷。细观千百年来对传统笔墨技法的继承,可谓是一成不变,或是万变不离其宗。靳尚谊先生说:变来变去技法是不会变的,可变的是画面样式。研究技法的目的,是研究如何用技法塑造形象,技法如何变通与组合。技法是为塑造形象服务的,如何塑造形象,技法发挥到什么程度,要看对技法变通的修练程度。对于技法,没有那个画家可以忽视而无所用心的,因为画家对画面的构思构图的思维形象定位,是靠笔墨来塑造完成的。如何用技法进行塑造每一个具体物象。它的关键过程是每一个物象均有具体的代表和象征,用不同技法变通塑造,使之发挥到最佳效果和最佳境界,这要看画家对技法修养程度和如何灵动变通。中国画有两个方面的技法,一是工笔画技法,二是写意画技法,两种技法两种思路,千差万别各具成熟,各有神通。前面论述笔墨技法相关问题,但笔墨技法与笔墨情趣是紧密相连的,只有笔墨技法,那只是一个躯壳而没有灵魂,所谓灵魂之意,就在情趣所出。情和趣涵盖两个问题,情是情感激发而为,是思维深处意识灵动的反应,这个就是情,趣是情的生发点。趣包括笔墨变化产生的浓淡虚实和每一个细微地变化,另外是物象的动态眼神趣味所致。姬佐秋往往以别开洞天的奇妙手法,使物象逸趣天然,这是他长期对生活观察体验的结果。他的用笔技法有着自己特殊的方法而与众不同,他画小品往往以大笔先布势,或以大笔及中号笔将画面的主要构架搭起来,再用中小号笔交替进行穿插,将笔墨技法发挥到乱而不乱的境界,完成对画面形式的组构。在整个过程中特别关注形态结构的美感表现。无论是先画主体形象,还是后画主体形象,他对画面技法的整体掌控和布局,均已达到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境地,由此可以悟得,技法的变通和灵动程度,是最终使画面神出奇妙,及和谐完美的意境。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8)

​其四:小品创作,随性意发。小品画创作的随意性,源自于明清时代的文人墨客,他们常聚亭閣一隅,小酒助兴,兴致而为,随性发挥。或吟诗书法,或挥毫泼墨,即兴所至,风雅无边。这些文人兴举,传于后代久兴不息。只是今人挥笔舞墨者,大多数人缺少文人之学养,画面缺少诗文书写味涵养,小品画的清韵雅致,也是今人画者的兴来追求。其实画小品与画大画是有很大区别的,方法也不同,画大画须非常严谨,它属于主题性创作,构思构图必须要用小构图方式进行反复修改定稿,而后放大制作。画小画则全然不同于画大画,画小画不用画小稿,而是作者略有所思,放笔一挥而就。这就要求作者胸有成竹下笔果敢,干脆利落,有一笔定乾坤之气概。这个过程作者必须要全身心地随性而为,随机应变一气呵成。大胆落笔,细心收拾,是一个画家始终坚持修炼的基本功。千万不可轻描淡写,柔弱而为,若是这样便气息无味了。姬佐秋深得浙美老师们的深刻影响,用毕生精力投入,以及观念意识的转换,才达到如此功底。以后又长时间地研究潘天寿、方增先、八大山人、吴昌硕等大师的艺术特点,使他的艺术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形式个性彰显突出。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9)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10)

其五:画面审美,境界为上。审美是绘画思维意识在画面中的至高体现,是形式结构的完美塑造。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感无处不在,美是要我们去体验感知的。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如果他的理念没有美感意识存在,那么他的眼前有美的事物也会视而不见。所以艺术审美必须是建立在美学理论基础上的。美分有形和无形的感知不同,有形是可视的,有的是可触摸的,无形是思想意识和精神面貌,属于潜意识的感知存在。在高端美的创造中作者是第一感知人,它体现了画家的美学修养和艺术涵养。美的画面是画家追求的最终目的,画面没有美感就没有任何意义,“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画面有美的品质存在,人类的文化精神生活就会充实和美满。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11)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12)

欣赏姬佐秋的小品画,浓浓的艺术气氛,会使人心情轻松愉悦。高超的笔墨技法,独到的结构穿插,内涵丰富的线条魅力,独特的构图样式,简明极具特征的形式语言,清明高雅的画面境界,简而概之,涵盖了姬佐秋的艺术特色。一个画家毕生努力,就是为了艺术二字而不懈进取,但独立思考却是他最突出的优点。独立思考反向思维,纵向横向交错的思维,对比的思维,构筑了他独具的思维方式。一个成功的画家,必须应有这些优势。他具备了这些实力,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当代实力派画家。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13)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14)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15)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16)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17)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18)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19)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20)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21)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22)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23)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24)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25)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26)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27)

大师级花鸟小品画100幅(姬佐秋小品画的艺术特色)(28)

姬佐秋艺术简介

姬佐秋祖籍江西上饶,国画家,艺术教育家。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中国美术学院)在美院求学其间主攻意笔人物画,受业于方增先、李震坚、顾生岳、吴山明、陆抑非、卢坤峰、潘韵、孔仲起等当代名家。从艺五十年,从教四十二年,先后任教于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江西鹰潭教育学院,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后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退休。

​他有扎实地人物素描造型基础和丰富地艺术教学经验,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中国画大写意画家。他长时期深入研究浙派人物画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家,特别注重研究八大山人和潘天寿的绘画艺术。在构图方面尤其受到任伯年、潘天寿、方增先艺术形式规律的影响,在先师们的艺术思想和笔墨形式的熏陶下逐渐走向成熟,与此同时先生对西方艺术规律以及平面构成基本法则点、线、面的形式规律有独到的研究和吸收,并将法则和形式构成提升到审美的高度。在强化笔墨结构的形式中,以高度概括提炼,艺术夸张的审美取向,构筑起画面遒劲灵动、雄浑劲健、苍厚雅逸、气势博大、水墨淋漓、韵味通透、画面构图严谨、意境浑穆、郁勃昂扬的画面形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独特风格,形成了画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强烈的形式个性。在几十年的教学过程中先生从未间断过创作,题材涉及广泛,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作品先后参加省级以上美展几十次,并多次获奖。在十多种专业刊物中和网络有专版报道,先后四次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被博物馆和有关专业文化机构收藏,并有多部画集出版,个人成果录辑于多部艺术辞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