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核辐射和核事故(事故发生时如何应对)

可控的核辐射能造福人类,比如照X光,比如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但是如果核辐射失去控制,那么它的危害也不是人类能够承受的。对于核辐射,很多人都是既害怕又好奇,有很多疑问和疑惑需要解答,下面,福嘉科技整理了一些关于核辐射的常见问题,你想知道的大概都在这里,一起来看看吧。

怎么预防核辐射和核事故(事故发生时如何应对)(1)

关于核辐射你想知道的问题

1、什么是核辐射

核辐射,通常称之为放射线,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外照射穿透能力很弱,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2、人类能接受的正常辐射范围是多少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委员会指出:每人每年可接受的辐射剂量限值为2.4 毫希(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伤害剂量当量的单位。

凡是每年辐射物质摄取量超过6毫希,应被列为放射性物质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环境应受到定期的监测,而人员本身需要接受定期的医疗检查。

3、核辐射防护服真的有用吗

当然有用,核辐射防护服又被叫做射线防护服,专门针对防护X和γ射线而研制的特殊服装,对X、γ、β、α粒子提供屏蔽,是一种改性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的新技术,采用该技术改性的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具有抗核辐射能力,可以用作核辐射屏蔽材料。这种聚合物衬层采用屏蔽材料使用钽材料制成,钽在物质衰减系数、对抗γ、X线和β放射物都与铅相当,可以有效的对辐射进行吸收。聚合物衬层和天然或者合成无纺布材料生产的一种织物,然后用于制备可以抗辐射的安全服装。这种服装的重量仅是传统的铅服装的五分之一。它的抗辐射能力在现有的防护服装之上。聚合物衬里通过改性可以使它的电子层和重金属的电子层相似,可以吸收核辐射。

怎么预防核辐射和核事故(事故发生时如何应对)(2)

4、如何应急避险核辐射?

应急状态下为避免或减少工作人员和公众可能接受的核辐射剂量可采取一定的应急防护措施,如隐蔽、撤离、服碘防护、通道控制、食物和饮水控制、去污,以及临时避迁、永久再定居等。

隐蔽是指人员停留在或进入室内,关闭门窗及通风系统,以减少烟羽中放射性物质的吸入和外照射,并减少来自放射性沉积物的外照射。撤离是指将人们由受影响地区紧急转移,以避免或减少来自烟羽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积物引起的大剂量照射。该措施为短期措施,预期人们在预计的某一有限时间内可返回原住地。

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还可实行服碘保护,即服用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以降低甲状腺的受照剂量。服用稳定碘产生负效应的危险,对单次服用而言很小,但随服用量增加而增加。

5、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就需要采取一些个人防护措施。

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质所致剂量减少约90%。体表的防护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对已受到或可疑受到体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员进行去污,方法简单,只要告诉有关人员用水淋浴,并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起来,直到以后有时间再进行监测或处理。要防止将放射性污染扩散到未受到污染的地区。

6、如何检测有没有核辐射?

核辐射看不见摸不着,一般的方法是检测不出来的,必须要专业的检测仪器——核辐射检测仪。

核辐射检测仪又名辐射检测仪,市场上有辐射报警仪,辐射仪是不带剂量显示的仪器,只能提示佩戴人员当前所在场地射线是不是超标,至于辐射剂量具体是多少,不好确定。辐射剂量检测仪,这种仪器不仅可以报警,也可以清晰显示当前所在场地的辐射剂量值。

这些仪器一般机场、海关、码头、安全组织、核电站或是研究机构、实验室等可能接触到核辐射、核污染的工作人员会用到。

怎么预防核辐射和核事故(事故发生时如何应对)(3)

7、遭受核污染应该怎么处理

核污染去除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电化学法、物理一化学联用法、微生物清除法、焚烧、超级压缩法和土壤核污染去除方法如铲土去污、深翻客土、可剥离性膜、森林修复等,并分析了各种去除方法的优缺点。加强管理削减核污染源、加强现有处理方法的联用、开发微生物处理新技术和开发基因工程修复植物。

另外,核污染洗消有专门的设备,包括核与辐射洗消箱、强力去污喷灌、核洗消床、核生化洗消设备、局部伤口洗消器、表面核污染去污设备等,这个需要到专门的核应急设备公司购买。

怎么预防核辐射和核事故(事故发生时如何应对)(4)

以上就是关于核辐射的常见问题。

更多详情,或需要核辐射检测、洗消设备,欢迎咨询福嘉科技。

湖南福嘉环境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核与辐射、核生化领域的核应急救援装备、核生化污染检测设备、核素洗消液、核污染场地去污洗消液、人员危害后的应急处置、救援技术、治疗方法、促排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