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改革后出险一次保费上涨吗(三年未出险汽车保费却上涨)

央广网北京12月21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周益帆)大多数有驾驶经验的司机朋友们都知道,以往给自己的车续车保时,如果上一年没有出险记录,整体的保险费用会有相应的折扣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少车主反映,他们的车在上一年没有出过险,甚至三年内都没有出险记录,保费仍然出现了上涨的情况,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车险改革后出险一次保费上涨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车险改革后出险一次保费上涨吗(三年未出险汽车保费却上涨)

车险改革后出险一次保费上涨吗

央广网北京12月21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周益帆)大多数有驾驶经验的司机朋友们都知道,以往给自己的车续车保时,如果上一年没有出险记录,整体的保险费用会有相应的折扣。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少车主反映,他们的车在上一年没有出过险,甚至三年内都没有出险记录,保费仍然出现了上涨的情况。

2020年9月份正式开始实施的车险综合改革,明确提出短期内将“降价、增保、提质”作为阶段性目标。那么,车主们反映的车险价格上涨,原因是什么?在车险改革的背景下,该怎么理解车险费用的变动?

上个月,北京车主郑扬(化名)的车到了新的续保周期,业务员的报价比去年上涨了3000多元。郑扬告诉记者:“我说去年没有出险,今年应该有一个折扣,但是没有折扣。保险公司跟我说,因为保费改革,现在改成了三年之内有过出险,有可能保费有一定上浮。(另外),价格比较高的车可能保费会上浮得更加明显。”

郑扬的保险业务员告诉她,业务员自己的车在续保时也有一些浮动。国内某保险企业一名车险业务经理透露,今年他们的客户有不少人反映,整体费率比原来高。她说:“因为年底了,我们接触到的客户基本上比原来有浮动,尤其是之前没出过险的客户,问我们最多的问题就是‘我也没出险,怎么还比原来贵?’所以不是太好对比,因为每年的续保情况并不一样,但是我们只能按照当年当时的优惠政策给客户做报价和介绍。”

记者采访的多位车主,涉及保费上涨的,额度在几百元到一千元左右。当然,也有车主续保没有明显变化。山东的一位车主刚刚续保,她说:“对比去年的保单,我的三者(第三者商业责任险)贵了30多元,司机乘客险贵了90多元,总体没有太大浮动,因为本身保额小,看不大出来。”

还有一些用户尽管在过去三年中出过保险,保费却变低了。北京的李先生说,自己的车险在今年9月进入续保期,保险业务员提示:因为车辆在三年内有过两次理赔,保费越早续接越便宜,他的续保金额就比去年低了500元。李先生说:“当时销售跟我说的是赶紧办能便宜些,之后会贵。”

2020年9月正式开始实施的车险综合改革,明确提出短期内将“降价、增保、提质”作为阶段性目标,为何车主们的保费有升有降?甚至三年内没有出险记录的车主续保金额也出现了上涨?核算依据有哪些?一家知名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告诉记者:“保费价格现在通过大数据(计算),和车主的年龄、征信、违章次数,包括他的出险记录等具体16项(相关),通过他的个人行为和个人诚信数据来核算保费。还有车型,特别是豪车核保也不一样,价格就会高。”

此外,根据银保监会2020年9月出台的《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车险改革实施后,车损险的主险增加了机动车全车盗抢、玻璃单独破碎等保险责任。保险公司业务员说:“银保监会规定,所有保险公司所有的车上车损险,要不然全上,要不然不上,没有可选性。以前你可以选自燃、盗抢、玻璃、涉水这些,但是今年车损里边全包括了,你也不可能选了,以前的盗抢险很贵,小的私家车(投盗抢险)就这一项一般都得五六百、一千多,所以保费整体都会上浮。”

车主们反映的保费波动情况,是否符合国家车险综合改革的大方向?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徐晓华说:“现在车险综改的总体方向就是保费开始精细化,从车、从人、从用。从车,看车况,包括车型;从人,驾驶员的经验,包括以往出险的历史;从用,是指这个是私用的,还是商用的,你是自己用,一周开五次,和你偶尔出来拉个快车,费率肯定不一样。所以它越来越精细化,比如大众某个品牌,车价和另外一个通用品牌,车价可能是一样的,在其他因素一样的情况下,大众车的费率可能跟通用车的费率就有所不同。从车、从人、从用,车险费率特别精准,所以有些客户总体水平可能在走低,但是个别的费率反而提高了。”

南开大学保险学系教授朱铭来认为,一直以来,车险存在虚高定价、高手续费、竞争失序等问题,通过综合改革来解决,大的原则就是要让消费者获利。朱铭来表示:“所谓消费者获利实际上指的是我们要压缩过去的中介费用,体现出定价的差异化,这是我们大的方向。”

当然,记者采访中发现,车险业务目前也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一些保险行业从业者表示,过于灵活的核算,一方面可能造成车主对费用透明度的困惑,从业者本身也可能存在难以解释的情况。

专家表示,针对市场和行业反映出来的情况,在下一步改革实践中,可以根据反馈,进行政策的动态调整。徐晓华说:“肯定有升有降,不会说大家要降一起降,要升一起升;这个方向是要精准定价,但是精准定价到一定程度,应该有一个平衡,这个度怎么掌握?大家需要测算,包括界限怎么划,确实需要研讨一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