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守护绿水青山从我做起(在青山绿水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意盎然的山林,春花烂漫的田园,碧波荡漾的海面……今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在这个向“地球家园”表达敬意的日子里,我国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活动周的主题,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动员社会公众积极践行“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的绿色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地球日活动将一直沿用“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这体现了我国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全球生态事业发展一以贯之的态度和实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顶层设计。拨动时间的指针,我国“十一五”规划首次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十二五”规划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十三五”规划专门布局生态文明建设……

“珍爱地球”需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在地球日活动周期间,各地围绕生物多样性、碳中和等重点内容,举办了“自然保护公益沙龙”、知识线上竞答、科普讲解大赛等活动。爱护自然,建设好美丽家园,正成为一种理念、化为一种行动,不仅在世界地球日这一天,更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传承与坚持。

保护生物多样性 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世界地球日守护绿水青山从我做起(在青山绿水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

云南抚仙湖。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漫步在云南抚仙湖,天很蓝很高,云很白很低,海鸥在周边盘旋,水鸟嬉戏啼鸣。游人拍着照片,发着“朋友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被定格在镜头中。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区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扭角羚在山上漫步,成群的小麂在林间穿梭、跳跃。今年春天,四川多个地方的村民与下山的野生大熊猫相遇。

不仅是野生动物,不少被认为“野外灭绝”的珍稀野生植物也被发现。光叶蕨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中,光叶蕨被列为濒临绝灭。2020年6月,科研人员又在峨眉山发现了光叶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生动有效实践的显著特征。

近年来,我国通过不断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合作,大力实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拯救繁育,以及野生植物就地迁地保护和回归自然等举措,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大熊猫、朱鹮、藏羚羊、苏铁、珙桐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自然资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修复,加强外来物种管控。

生态环境部介绍,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及观测网络建设,发现了新种和新记录种50余个,基本摸清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状况。目前,全国划定了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维管植物、野生脊椎动物数量占全国总种数的85%以上。

更值得期待的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今年将在中国昆明举办,大会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继“爱知目标”后,全球新的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据了解,自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我国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就地和迁地保护、深化国际合作等政策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广度、深度和专业度得到提升。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2020年6月,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入使用。该工程将张家口地区上百家风电场、数千家光伏电站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友好接入、多种形态能源互补和灵活消纳。据此,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100%绿色电力供应。

北京冬奥场馆实现绿电供应,只是我国履行低碳减排承诺、实现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我国持续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快新能源、绿色环保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为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2020年9月,我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世界地球日守护绿水青山从我做起(在青山绿水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

秦山核电全景。受访者供图

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进程中,风电、光伏、水电、氢能、核电等可再生能源将发挥重要作用。日前中核集团发布的《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0年中核集团清洁能源总发电量达到1658.29亿千瓦时,共计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1.33亿吨,造林45.46万公顷。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多样、终端零排、用途广泛等优势,在世界能源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氢能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意义重大。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50年我国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亿吨。

国家能源局表示,下一步,我国将推动可再生能源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力军成长为碳达峰、碳中和的主力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强保障。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改善生存环境的必要举措,也是对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的贡献。

践行天天“地球日” 培育全民绿色生活方式

世界地球日守护绿水青山从我做起(在青山绿水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

公众参与2021年长江三峡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受访者供图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4月20日至26日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活动在全国各地陆续启动。各地将推介内容科学,兼具时代性、艺术性的优秀科普宣传作品,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世界地球日守护绿水青山从我做起(在青山绿水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

在自然资源部地图主题书店内,举办了一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校外科普课。受访者供图

记者梳理发现,在宣传活动周期间,北京市开展了趣味横生的多场线上直播讲座、线上趣味答题挑战,以及针对地质演化、化石、湿地、鸟类等各种自然资源、城市资源的科学考察活动;河北省举办了第二届小学生世界地球日主题绘画大赛和“地球小卫士”评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以感恩之心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山西省太原市举办“世界地球日”垃圾分类主题推广活动,倡导群众保护环境,做好日常生活垃圾分类;陕西省举办以碳达峰和碳中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为重点的“陕西地学大讲堂”学习培训,西安市开通了地球日主题地铁科普专列;江西省开展了第52个世界地球日科普讲解大赛和江西省第五届世界地球日少儿主题演讲比赛……

保护环境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地球日将不再是一个具体的日子,而是成为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习惯、行动准则,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珍爱地球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网记者 李彤 毕磊 杜燕飞)

来源: 人民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