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洒满阳光雨露的热土(为了这片碧波清流)

这是一片洒满阳光雨露的热土(为了这片碧波清流)(1)

风景优美的南靖县城 谢威 摄

这是一片洒满阳光雨露的热土(为了这片碧波清流)(2)

河道专管员在龙山溪金山段巡河。庄伟杰 摄

这是一片洒满阳光雨露的热土(为了这片碧波清流)(3)

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南靖县第四实验幼儿园共同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活动。简立燕 摄

这是一片洒满阳光雨露的热土(为了这片碧波清流)(4)

白鹭结伴在南靖县荆江生态园里嬉戏。谢威 摄

10月14日上午,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在云南昆明开幕,大会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表彰授牌,南靖县成为漳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这是南靖继获得“全省首批国家级生态县”“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县”等一系列国家级生态荣誉,以及“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土楼(南靖)国家级森林公园”两张国家级生态名片之后,拿下的又一项“国字号”荣誉。

荣誉的背后,是南靖围绕“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切实把保护绿水青山践行到底,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的生动实践。

“三色单”护航绿水长流

南靖县境内溪涧纵横,有大小河流72条,流域面积1961.58平方公里,九龙江西溪也发源于此。为了守护碧波清流,南靖县在全面推进河长制的过程中,创新实行“白单”交办、“黄单”催办、“红单”督办的“三色单”制度。

“南靖县梅林镇梅林村积排小组对面的河道有人用渔网以及电瓶在河道里电鱼。”9月底,南靖县河长办收到省水利厅96133的一则转报通知。核查情况属实后,南靖县河长办立即开出一张白色交办单,要求梅林镇在5个工作日内限期整改。3个工作日后,梅林镇就将整改后的情况以书面的形式报告给南靖县河长办,并附上整改后的图片。

据南靖县河长办专职副主任吴庆忠介绍,针对县级河长巡河、县河长办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和上级交办的其他问题,县河长办将签发白色交办单,写明承办单位、交办时间、交办事项、接单人员。如果交办责任单位在期限内未完成事项,则启动催办程序,发出黄色的催办单。如责任单位在催办期限内仍未完成,则启动最后的红单,即督办程序,通过县效能办对情况核实、集体研究签发,对责任单位给予绩效考评扣分处理,并启动行政问责程序。

“我们将‘三色单’的督办结果和年终绩效考评、问责制度直接挂钩,做到有‘单’有责、违‘单’必究,有效保障了各项问题整改落细、落实、落到位。”吴庆忠说,截至目前,南靖县河长办共发出白色交办单89份,黄色催办单2份,约谈相关责任人员95人次,问责镇村干部8名。

此外,南靖县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多方联动的责任体系。县级河湖长坚持一线“会诊”解决突出问题,县河长办整合各部门涉水职能统筹推进系统治理,346名县乡村三级河湖长、91名河道专管员、181支民间护河队全方位参与河湖管护。

目前,南靖主要流域水质持续向好,3个省控断面1—10月水质全部达Ⅲ类标准,4条劣Ⅴ类小流域断面全部消劣,九龙江西溪流域(南靖段)国考断面水质1—10月均值达Ⅲ类考核要求,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实现100%。

“林长 ”守护森林资源

眼下正是森林防火期,一大早,护林员黄广进就到他的责任片区南靖县山城镇鸿钵村巡视,一旦发现破坏森林资源的情况,将及时制止,并通报上级。每天的巡视工作结束后,他都要填写管护日志,每月还会把片区管护自查情况汇总上报到林业站。

南靖县林业局资源站站长马占兴说,以往,护林员都是村聘村管村用,大部分的护林员是兼职,零星分散在各个村庄,不便统一管理。2017年,南靖在全市创新实施“村推荐、镇聘用、县统筹、站管理、村监督”的管护新机制,将原来兼职的219名护林员精简到110名,实行专职聘用,同时提高护林员的工资待遇,变“散沙式”单打到“一盘棋”攻坚,实现生态公益林天然商品林“二合一”、全覆盖、无盲区管护。

作为福建“省级森林县城”,南靖县素有“树海、竹洋”之称,境内拥有林地220.63万亩,森林蓄积量80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3.38%,林地绿化率98.4%。

为守护这片“森林海洋”,今年9月8日,南靖县挂牌成立林长办,同时设立县、乡、村三级林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全县共设置各级林长507名,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县林长,各镇党委(土楼党工委)书记担任镇级林长,村居(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村(居)级林长。

南靖县林业局局长庄忠鹏表示,森林资源保护原来主要作为一项业务工作,由林业部门来管理。而林长制的推行,强化了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将其上升为党政领导的重点工作,有利于统筹各方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在探索林长制过程中,我们还积极创新‘林长 ’模式。”庄忠鹏说,10月15日,南靖法院驻县林长办公室法官工作室挂牌成立。该工作室将联合县林长办聚焦涉林生态治理的重点领域和问题,依法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推行林长制相关政策的法治宣传,开展涉林案件诉源治理工作。

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

金秋时节,漫步在南靖云水谣古道上,放眼望去,层林尽染,鱼儿正在清泉中嬉戏。盘根错节的古榕树下,游客沏了一壶茶,静看小桥流水人家。

南靖拥有天然的生态资源优势,在世遗土楼的带动下,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南靖,了解南靖,并爱上南靖。年轻人也纷纷返乡创业,共享这份生态红利。

在外面打拼多年的戴伟荣一直憧憬着回家乡创业。2019年,他毅然回到南靖云水谣,在景区打造了原舍溪畔民宿和观景餐厅。位于云水谣景区中心地带的原舍溪畔民宿内,一花一景都经过精心布置,游客打开窗户就能观赏到景区的幽长古道和灵山碧水,观景餐厅还可为游客提供地道的客家菜肴。

“现在,我们年接待游客量近万人次,年营业额100多万元。”戴伟荣说,如今家乡的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为进一步打通生态与经济发展的通道,南靖大力实施“生态 旅游”发展模式,以土楼为龙头,串联全县各景点和生态资源,逐步形成看神奇土楼、享森林氧吧、泡天然温泉、赏树海竹林、览湖光山色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今年上半年,南靖全县共接待游客320.89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旅游收入39.25亿元,同比增长116.1%。

同时,南靖深入实施“生态 农业”发展模式,聚焦九大特色现代农业,进一步做优“中国兰花之乡”“中国金线莲之乡”、南靖丹桂茶原产地地理标志和“中国兰谷”、全国农产品(食用菌)加工创业基地等名片。1—9月,全县茶叶总产值2.19亿元,食用菌总产值2.1亿元;兰花种植面积4350亩,年创产值可达15.5亿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