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的健康指南(关于鸡蛋的那些事)

鸡蛋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关于鸡蛋的做法也是有很多种。例如:鸡蛋羹、荷包蛋、茶叶蛋、水蛋等等的做法。

鸡蛋是好,但是不少人在购买鸡蛋和鸡蛋如何存放,也是有很多疑问。

鸡蛋怎么选才是新鲜的?

鸡蛋怎么辨别是变质的?

今天小壹就带大家认真了解一下“鸡蛋”。

(一)鸡蛋变质的4个特征

当很多人遇到鸡蛋出现,散黄、有裂纹、粘壳等等现象,常常会认为是鸡蛋变质了,不能吃。

其实,这些不一定是变质表现,需要分情况判断。

1长斑

鸡蛋长斑通常有两种情况。

鸡蛋存放方式不当或者存放时间过长导致鸡蛋变质,在蛋壳上生出肉眼可见的黑色霉斑,常伴有腐臭味,不可再食用。

鸡蛋如果出现褐色皮与粉色皮鸡蛋上的色素点,常常被称为“雀斑”,原因是母鸡产蛋身体状况有关系,比如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钙含量过多等。

初次下蛋时,由于母鸡产道狭窄,产道壁被强烈挤压,造成出血,可能产下少量血斑蛋。如果鸡蛋只是表面有少量“雀斑”,其他部位均无异常,说明品质不影响,可以放心吃。

鸡蛋的健康指南(关于鸡蛋的那些事)(1)

2鸡蛋出现散黄的现象。

原因一是运输过程中鸡蛋受到震荡引起蛋黄膜破裂,为机械性散黄,这样的鸡蛋营养价值是保持不变,可以放心吃。

原因二是鸡蛋在存放的过程中,蛋白稀化后,水分向蛋黄慢慢渗透,蛋黄体积膨胀到撑破蛋黄膜时也会散黄,是有点不太新鲜了,但没有变质,也可以吃。

原因三是有细菌、霉菌通过蛋壳气孔侵入鸡蛋内部,造成鸡蛋散黄,甚至蛋黄和蛋清混在一起,这种鸡蛋一般带有异味,不能吃。

可以通过气味判断能不能吃,没有异味的鸡蛋,可以高温烹调后可以食用,但若已变臭,说明细菌已在蛋体内繁殖,不能再吃了。

鸡蛋的健康指南(关于鸡蛋的那些事)(2)

3有裂纹

鸡蛋营养丰富,一旦外壳出现裂缝、裂纹,很容易被细菌侵入。如果卵壳膜没破,可选择加热后食用,也可以不食用。但如果卵壳膜破了,就不要吃了。

鸡蛋的健康指南(关于鸡蛋的那些事)(3)

4粘壳

储存鸡蛋的时间过长,鸡蛋的蛋黄膜会由韧变弱,蛋黄紧贴于蛋壳,若局部呈红色还可以吃;若蛋黄膜紧贴蛋壳不动,贴皮外呈深黑色,有异味的,就不宜再吃。

鸡蛋的健康指南(关于鸡蛋的那些事)(4)

(二)如何选购新鲜鸡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

1没有裂纹、摸起来有点粗糙感,拿在手中压手。

2轻轻摇一摇,没有明显“震感”。

3灯光下透视,可见蛋呈微红色。

4气室是鸡蛋储存气体(氧气)的一个空间,拿起鸡蛋透过光看一看,气室越小,鸡蛋越新鲜。

不新鲜的鸡蛋蛋壳往往呈乌灰色,手感轻飘,灯光透视时不透光或有灰褐色的阴影。

(三)存放鸡蛋也是有小细节

1尽量存放在冰箱

蛋的变质速度跟温度有很大关系,低温有助抑制微生物活性,减少蛋内水分蒸发,延长保质期。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储存周期:

2℃~5℃条件下冷藏,最好在40天内吃完;

冬季室温下储存,尽量在15天内吃完;

夏季室温下储存,尽量在10天内吃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鸡蛋放置在室温环境下一天,变质程度相当于冷藏环境下放了一周左右,所以新鲜的鸡蛋应当冷藏保存。

2存前不要清洗

鸡蛋壳外面有一层“白霜”,既能防止细菌进入鸡蛋内,又能保持蛋液的鲜嫩。

用水将鸡蛋冲洗后,“白霜”脱落,会造成细菌侵入、水分蒸发,加速鸡蛋变质。烹调前,可先冲洗再下锅。

3鸡蛋带“屎”要擦掉

表面粘着“屎”的鸡蛋往往附着大量细菌,还粘着大量的禽类粪便、黏液、血渍等污物。

在储存过程中,部分致病微生物可能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入蛋内部,引发变质,因此其保质期往往更短。

买回家后,先用干净的布轻轻擦掉表面的“屎”等污物,再放进冷藏室中独立的盒子内,以免交叉感染。

4存放时大头朝上

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及外界温度的变化,蛋白中的黏液素会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脱水变稀,失去固定蛋黄的作用,从而形成“贴壳蛋”。

把鸡蛋大头朝上竖放,蛋头内气室里的气体会使蛋黄无法贴近蛋壳。

最后小壹觉得,鸡蛋最健康的做法是水煮蛋,早上来个水蛋,简单又健康。

鸡蛋的健康指南(关于鸡蛋的那些事)(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