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美食豆腐脑(豆腐脑就是豆腐花)


十大美食豆腐脑(豆腐脑就是豆腐花)(1)


最近虽是春节,却因是特殊时期,不方便四处走动,以致不少人都在家闷得无聊。

爱出门旅游的,就只能看看视频、翻翻照片过过眼瘾了。

这下倒是成全了爱研究吃食的人,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在家里鼓捣点耗时较多美食了。

大概因为春节前后伙食太好,我倒是开始馋“朴素”的豆腐脑。

新鲜的豆腐脑装在深深的容器里,一揭开盖子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豆香。

一勺一勺的盛进那个属于你的碗里,眼前是大半碗热腾腾的奶白色,和料理台上色彩缤纷的配料。这场景光是看着,就让人忍不住开始咽口水了。

但这时候问题就来了,这碗豆腐脑应该加白糖、浇卤,还是洒辣子?


十大美食豆腐脑(豆腐脑就是豆腐花)(2)

在四川成都遇到挑担卖的豆花,甜咸辣都能做


|豆腐脑和豆腐花的咸甜之争

关于豆腐脑吃甜的还是咸的这个问题,对于有些人来说,不过是与饮食习惯相关的闲来谈笑。

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这则是极为重要的原则性问题,就如同大年三十是吃饺子还是汤圆一样重要。

甜豆腐脑一般是加白糖,然后趁着豆腐脑热而不烫的时候喝进嘴里。清甜解渴,又营养丰富,作为甜品十分合适。

咸豆腐脑则分为浇卤汁的,和洒调料的两种。

洒调料的以四川麻辣豆腐脑为主要代表。调料会有盐、辣椒、酱油、葱花、香菜碎、芹菜丁、炸黄豆、花生碎等等,有点像升级版的小葱拌豆腐,只是味道更佳多元化,口感层次也更加丰富,而且吃下去更有饱腹感。

浇卤汁的算是典型北方做法,通常是在调好的芡汁里加上切碎的黄花菜和木耳,熬煮粘稠后浇在豆腐脑上,再撒上一些小海米和香菜碎。浇卤的豆腐脑在早餐时间出现的比较多,完全可以作为一道配菜,一般就着主食就可以解决一顿饭了。

作为一个这三种豆腐脑都没少吃、“嘴壮”的吃货,我是觉得这三种做法、味道、口感都完全不同的东西,是没有办法放在同一标准框里较出高下的。


十大美食豆腐脑(豆腐脑就是豆腐花)(3)

刚刚打完,糖还没完全化开的甜豆腐脑


不喜欢高盐分卤汁的就吃洒调料的,不能吃辣还可以吃甜的。

豆腐这种变化多端的食物,向来“有容乃大”,哪怕是消化系统不太良好的朋友,都能在其中找到发酵的臭豆腐或者豆腐乳,这些对肠胃比较温柔的食物。

如果非要一较长短、论个“正宗”出来,那恐怕就得从向前回溯,看看最初豆腐脑的吃法了。

|难猜的口味

关于豆腐脑,清代王士雄的《饮食谱》中如此记载:“豆浆……点成豆腐,不压则尤嫩,亦

曰豆腐脑。”

也就是说,豆腐脑其实是豆腐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其产生时间应该与豆腐的产生时间相差不多。所以想找豆腐脑的起源,先要找到豆腐的。

关于豆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在宋代及之后古籍中记载最多的,则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的说法。

这也是目前流传最关、被认为真实性最高的起源故事了。

有趣的是,西汉的《淮南王篇》中虽有对于豆浆别称:寒浆的记载,却没有对豆腐的描述。就算是刘安本人所撰的《淮南鸿烈》中,也不曾提到此物。

目前来看,我国最初出现“豆腐”的古籍,是唐代之后、五代时期陶谷撰的《清异录》。

关于豆腐,书中如此说道:“时戢为青阳丞,洁已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箇,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

大概意思是说:那时候这个叫戢的人在当时的安徽一带的青阳担任青阳丞,他是个严于律己、勤政为民的好官,肉类供应不上的时候,每天市面上就供应数箇的豆腐。

由此可见,最晚在五代的时候,豆腐在淮南一带已经很常见了。而且制作水平相对成熟,否则不可能做到“日市豆腐数箇”,足以让其成为肉类的廉价代替品。


十大美食豆腐脑(豆腐脑就是豆腐花)(4)

代替烤脑花的烤豆花,味道一点不比脑花差


虽然文献上没有明确的证据,但1960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发掘出的东汉晚期墓葬遗址,却在考古学方面为刘安发明豆腐的说法,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这两座东汉晚期的墓葬里,有五幅关于豆腐制作过程的壁画。

根据汉代人视死如生,“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的墓葬特点,这组壁画所描绘的应该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

并且根据西汉时期已经具备制作豆腐的主要资料:主料大豆,圆形两扇石磨,和点豆腐的盐卤——食盐来推断,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说法极为可信。

既然豆腐产自淮南,那么从淮南一带的饮食口味上推断,应该很容易就能找到豆腐脑最初的口味了吧?

可惜啊,淮南一带的人民口味差距较大,平原、山地和临海地区的口味都不尽相同。临海地区喜用糖调味,平原地区又普遍嗜咸好辣。

如果依此推断,那最初的“正宗”豆腐脑会是什么口味,倒是无从分辨了。


十大美食豆腐脑(豆腐脑就是豆腐花)(5)


|豆腐脑?豆腐花?傻傻分不清

新鲜的大豆制品富含丰富的谷氨酸,使其味道的鲜美程度不输肉类,甚至能在肉嫩、顺滑的口感上更胜一筹。

豆腐脑吃咸口还是甜口的争论暂时可以放一放,倒是有件我最近才知道的事……

作为一个本地几乎见不到豆腐花的东北土著,我一度对各类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 “清甜南方豆花”极度向往。

但当年幼的我,第一次吃到向往已久的“豆花”时,我是非常疑惑的:这玩意儿除了是甜的,跟东北的豆腐脑有啥区别?

而当时的店家给我的答案是:豆花就是北方的豆腐脑,区别可能是点豆腐的“卤水”不同吧。

豆腐这一食品在流传过程中,因为地域的不同,所以制作豆腐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凝固剂也有所区别。

北方喜欢用豆腐产生之初的盐卤点豆腐,而北方则喜欢用石膏。这也是“南豆腐”和“北豆腐”质地粗细有别的原因之一。

现在市面上的嫩豆腐,多数是用葡萄糖内酯作为凝固剂,这样点出来的豆腐更加细嫩,而且比用石膏和盐卤更加安全。

这种南北称呼有差异的说法,似乎非常有道理。直到我看了一篇关于做豆腐的文章。

这位作者家中有此祖业,所以对于豆腐制品的制作过程非常熟悉。他说,豆花和豆腐脑都是做豆腐的中间产物,区别是产出时间。

豆腐脑是点豆腐的程序后,最先出现的产品,所以质地最嫩,筷子夹不起来;如果在此基础上,放任原料继续凝结,则会形成豆花,地质稍硬,筷子可以夹得起来。

但由于现代各地对于豆腐花和豆腐脑的称呼出现了混用,所以经常很难分辨了。

简单来说,就是点完压实的是豆腐;点完没压的,如果筷子夹得起来是豆腐花;筷子夹不起来的是豆腐脑。


十大美食豆腐脑(豆腐脑就是豆腐花)(6)

自家制作的海鲜豆花:内酯豆腐切片、加耗油、蒜末和海鲜蒸制即可


|万用的内酯豆腐

大豆富含丰富的植物蛋白、维生素、膳食纤维、卵磷脂、异黄酮素和矿物质。

对于食用大豆制品的好处已经无需赘述,单是达百分之四十的植物蛋白含量,就足以让大豆在豆类中傲视群侪。

近来各路商家纷纷歇业,况且如今的情况下,饮食卫生更需要格外注意。

或许想去小摊吃上一碗豆腐脑的心愿无法实现了,但用现成的材料做出点成品解解馋还是做得到的。

商超销售的内酯豆腐,可是个万金油。质地滑嫩又有一定韧性,煎炒烹炸自不在话下。

虽然没有新鲜豆制品的浓郁香气,但是用勺子分成不规则的小块或片,加热后,口感就会变得与豆腐脑十分接近。

加入椰奶、红豆、白糖等甜味料,就会变成一碗顺滑好吃的甜品。

如果加入辣椒末、花生碎、酱油等调料,也可变成一道解馋的小吃。

当然,烹饪技能熟练的朋友,也可以打个豆腐脑的卤汁浇上。这是我家近两年比较爱吃的早饭之一。

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或许我们能做的有限,但是保持身心健康,也是在为那些忙碌的人们做贡献了。

如果你喜欢,记得点下关注。各种旅行与美食的攻略、故事,关注“春秋儿絮语”不迷路。

参考资料:

(1) 洪光住. 中国豆腐.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7.04.

(2) 秦春艳. 历史时期中国豆腐的生产发展与地域空间分布.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3) 张明主编. 大豆 豆浆 豆奶 豆腐.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0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