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

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1)

蒙古百灵,是一种小型鸣禽。体长约18厘米。上体黄褐色,具棕黄色羽缘,头顶周围栗色,中央浅棕色,下体白色,胸部具有不连接的宽阔横带,两肋稍杂以栗纹,颊部皮黄色,两条长而显著的白色眉纹在枕部相接。初级飞羽黑褐色,具白色翅斑,最外侧1对尾羽白色,其余尾羽深褐色,后爪长而稍弯曲。雌鸟似雄鸟,但颜色暗淡。它们的嘴较尖细而呈圆锥状,嘴尖处略有弯曲。鼻孔上有悬羽掩盖。翅膀稍尖长,尾较翅为短,跗跖后缘较钝,具有盾状鳞,后爪长而直。

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2)

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3)

蒙古百灵雌雄羽色大致相同,雄鸟冬季头顶中央棕黄色,四周栗红色,形成一个围绕头顶棕黄色的栗红色顶圈,其前端栗红色扩展至额部,后面延伸至后颈,因而使栗红色顶圈前后较厚;眼周、眉纹棕白色,两侧眉纹并向后延伸至枕部相连;颊和耳区棕黄或棕红色。背、腰栗褐色具棕黄或棕灰色羽缘。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栗红色,羽端棕黄色。大覆羽亦为栗红色,中部转为黑褐色;初级覆羽黑褐色,羽缘棕色,翼缘白色。第一枚退化初级飞羽亦为白色,其余初级飞羽大都黑褐色,第二枚初级飞羽外侧白色,第三至四枚初级飞羽外侧具窄的白色羽缘,先端微缀棕色。内侧初级飞羽几纯白色,次级飞羽亦为白色,仅基部稍缀以黑褐色,三级飞羽淡栗褐色具棕黄色狭缘。尾上覆羽栗红色具棕色或灰白色狭缘。中央尾羽栗褐色,羽缘棕红色具不甚明显的暗色横斑,最外侧尾主要为白色,仅内侧基部有一楔状褐色斑,次一对外侧尾羽黑褐色,仅外侧有较宽的白色缘,其余尾羽黑褐色,先端缀有白色,内外翻均具窄的白边。颏、喉和下体白色,胸微沾棕,上胸两侧各有一黑色块斑,其余下体棕白色,有的两胁微缀有栗色斑纹。繁殖期雄鸟羽色更艳丽,上体栗色也更浓著,背、肩、腰部黑色中央纹亦更著,胸侧两块黑斑间有一黑色细纹相连。

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4)

蒙古百灵雌鸟与雄鸟基本相似,但上体羽色较淡,上胸两侧黑斑小。

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5)

蒙古百灵虹膜褐色或灰褐色,嘴黑色,脚肉色。

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6)

蒙古百灵繁殖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特别是迁徙期间,常集成大群,有时集群个体多达数百甚至上千只。

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7)

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8)

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9)

蒙古百灵善奔跑。在地面奔跑迅速。亦善飞翔,能从地面直冲而上,飞人高空,在空中边飞边鸣,和云雀很相似。鸣声清脆婉转,是一种动听的颤音。脚强健、善奔走,受惊扰时常藏匿不动,因有保护色而不易被发觉。秋冬季常结集大群活动。常于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状飞行。于地面,或于飞行时,或在空中振翼同时缓慢垂直下降时鸣唱。高飞时直冲入云,在地面亦善奔走,受惊扰时常藏匿不动,因有保护色而不易被发觉。常站高土岗或沙丘上鸣啭不休,鸣声尖细而优美。鸣声响亮,婉转动听,为中国传统上的名贵笼鸟。

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10)

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11)

蒙古百灵主要以草籽、嫩芽等为食,也捕食少量昆虫,如蚱蜢、蝗虫等。

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12)

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13)

蒙古百灵越冬为集群性。越冬前期多与小沙百灵组成混合群活动。夜间栖息于有一定坡度的干燥的、细沙质荒草地或农田,在整个越冬期间夜晚与小沙百灵栖息于同一片夜栖地。越冬期间的食物几乎全部是禾本科植物的种子。

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14)

真正的百灵叫声(蒙古百灵鸣声清脆婉转)(15)

蒙古百灵栖息于草原、半荒漠等开阔地区,常出入于河流和湖泊岸边一带草地上,也出入于水域附近的草地或盐碱草地上,冬季有时也到公路或人类居住地附近。

看更多新奇动植物,关注奇文导航,我愿为你导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