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

起因

一切开始于4月18日,河南有那么几家银行:

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

上蔡惠民村镇银行。

柘城黄淮村镇银行。

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

这些银行的储户,突然发现银行的网站上不去了,手机APP也一样用不了,打电话同样没人接听。

这让储户一下慌了,怎么回事?银行跑路了?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1)

于是有人马上冲到银行,一看门还开着,稍微放了点心,可当他想要把存里面的钱拿出来时,幺蛾子来了。

一名行长告诉储户,因为河南在办一桩金融案子,所以4月18号,关闭了取款通道,明天吧,明天就能让大家按比例拿去存款

第二天,储户再来,可按比例取存款的承诺,泡汤了

行长告诉储户,省里不允许按比例取款了,因为有些储户的钱,来路不明,涉及犯罪。

这一下大家不干了,纷纷怒骂行长,可骂到最后,钱还是取不出来。

把戏,1

可以看到上面这些银行,全都是你听都没听过的小银行,这种小银行,如果想吸引你去存钱,那么就一种方法,就是“高利息”

可你说“高利息”也不算太高,在经历了前两年P2P的恶潮后,这几年严打7%,9%那种“高利息”

这些小银行,开出的利息,普遍在4%-4.9%之间,也就比“工农交建”要高点

可光开“高利息”,你也只能吸引到本地人,本地人才有多少钱啊,所以这些银行想了招骚的。

就是找“互联网金融捆绑”。

这些小银行,找百度的度小满、京东的京东金融、小米的天星金融等合作。

这些互联网大佬有庞大流量,而小银行有诱人的利息。

于是,一场把戏上演了。

这些银行的高利息产品,就嵌入到上面这些互联网金融软件里去了。

这就让全国人,都能很容易的去把钱存进这些银行。

比如这种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2)

这是当时通过“度小满”,买到的柘城黄淮村镇银行的“年年盈产品”。

把钱放里面,存一年,利息比其他银行都高。

于是在“高利息”和“大流量”的双重作用下,受害储户就一下遍布全国各地了。

因为只要下载个互联网金融APP,你就能很方便的存到这些银行里。

可谁知道,这一存,就是存进一个大坑,有人存几万的,有人存几百万的。

根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涉及上百万储户,涉及资金超接近400亿。

谎言

由于出现取款难问题的银行越来越多,储户心急如焚,自然要讨个说法。

4月18号发现这问题,4月27号问题越来越大,可得到的统一回复却是: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3)

这一大串回复,告诉储户几点:

1,村镇银行,系统升级,大概要升级1个月

2,你钱取不出来

3,钱会正常计利息

4,你的钱,受到国家法律,和存款保险条例保护,放一百个心。

这回复了四点,全是谎话。

第一,你见过哪家银行系统升级,要升一个月的?你这银行是什么系统?

第二,你钱取不出来,之前不是说取不出来是因为涉及什么金融案件吗?这里怎么只字不提?

第三,钱会正常算利息,你钱都没了,还算个屁利息?

第四,国家会兜底,《存款保险条例》会保障你存银行的钱,可事实呢?

国家有法律规定:只要你在中国任何一家正规登记的银行里存了钱,哪怕银行破产了, 50万以内都要连本带利的赔给你。

可注意我上面划重点的三个字,“存了钱”。

你只有“存了钱”,国家才会赔给你。

当储户寄希望于国家可以用存款保险,来赔自己的存款时,银保监会告诉你:

对不起,不行。

为什么不行?

因为你不是银行储户,而是“非法吸储”的受害人。

讲白了就是,你的钱,没有存入银行,而是被坏人,非法吸储,给吸走了。

所以,按照法律,国家只会赔钱给银行储户,你不是储户,你的钱不是存进银行没得。

而是存进了非法吸储的坏人的账户,所以你不符合要求,不会赔钱给你。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4)

注意新闻里“非法吸收”这四个字,有这四个字,银保监会就不用承担这400亿储户的损失了。

把戏,2

根据调查,这些爆雷的村镇银行的大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伙同村镇银行的高管,内外勾结,一起设了个局,来骗老百姓的钱。

因为是真银行股东,真银行高管,所以他们能弄出来真的手续,他们也会出具真的存款号,还盖公章。

然后他们用这些真东西,制作了一套假系统,去骗储户的钱。

简单点讲就是,老百姓看起来这银行什么都是真的,但是你给他的钱,他不入银行账户,而是入了另一套不受监管的由股东控制的账户。

所以当储户在客户端上看的时候,你存里面的钱,清清楚楚的显示着有。

但是在真银行系统里,根本没有你的钱,你的钱都在股东控制的另一套账户里。

这事情的把戏,一点不复杂,复杂的是,都在撇清责任。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5)

首先就是,“银行”的责任,你们都是在国家正规登记了的银行,我钱存你们里面。

你现在和我说,因为内部人员犯罪,储户钱没了,别来找我要啊,你去找公安,找法院,等案子破了,看能帮你追回多少算多少了。

如果按照这逻辑,那这世界上没东西能相信了。

明天我去交税,交完以后说,你交的税被税务局内部的坏人给转到其他账户了,让我再去交一遍。

我不去交,就算我逃税,我之前交的钱,看公安能不能帮我追回来了,这就和税务局无关。

同理,我去交电费,电费被内部坏人转走了,你找公安去破案去赔,另外你电费再交一次。

他不就是这个混账逻辑吗?

一出事,所有人都在撇清自己的关系,都在踢皮球,只有储户焦急的无奈。

本该为储户“存款安全”负责的银保监会,出事后也把这事朝“非法吸储”上引导。

讲白了不就是,只要认定这是“非法吸储”,那我就不用赔钱了吗?

讨说法

4月17号出事,4月27号承诺存款安全,说存款保险会赔。

于是储户在不安中等待消息。

可等到5月20号,银保监会表示,这是非法吸储事件,涉案的新财富集团,已经注销。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6)

这话等于是变相告诉受害储户,你们这件事,政府不会赔给你们的,因为你们不是储户,而是“非法吸储受害者”。

这一群被安抚,被劝慰,等了一个月的焦急储户,等到的是这么个消息,谁能不愤怒?

于是储户组织了多个微信群,准备一起上河南“讨说法”。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5月23日,从全国多地到到河南去讨说法的储户,来到了郑州市“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外面。

上百人在银保监会外面讨说法,最后相关官员出来对大家说:

只要你们的钱是“合法合规”的存入银行的,都受到法律保护。

可是,什么叫合法合规?

合法合规,谁来界定?如何界定?

这些都没有说清楚。

在讨到了这么个“说法”后,储户无奈只能再回家继续等消息。

他们相信,自己通过正规渠道,把钱存给国家登记的正规银行,这钱应该是能讨回来的。

把戏,3

5月底全国各地一波波人去郑州“讨说法”,然后在27号左右陆续返回。

到了6月10号,回去等消息的储户,更加焦急,因为4月的事,拖到6月,已经两个月了。

可不管是哪个部门,都死一样安静,没人给他们个明确说法。

于是储户群里,就再次酝酿着,再上河南讨说法。

这不讨不知道,一讨吓一跳。

多位储户一进河南就发现,自己的健康码,红了!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7)

下方给红码的原因赫然写着:

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

可是这位储户是湖南人,根本连国都没出过,怎么可能是集中隔离的入境人员?

而且,这不是个例。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8)

河南,精准的给这群要去河南讨说法的储户,做了标记。

只要这群人一进河南,健康码,就自动变红

有些储户,人还在高铁上,也给弄上红码,这红码一弄上,整辆高铁即刻停运。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9)

再发展到后来,就算你人没进河南,千里之外,也能给你冠上个红码。

在广东的储户,早上发觉自己码也红了,于是打电话查为什么变红,得到广东的回复是:

红码是河南给你的,通过现在的大数据政务平台联动,所以你在广东的码,也红了。

这个广东人,也是上面的受害储户,一共存了35万进去。

他投诉说要解除红码,自己根本不是红码人员,可广东给的答复却是:你的红码是河南给的,你要打电话给河南的防疫部门,要他们解除你的红码才行。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再发展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储户发觉,自己的钱没要回来,码却红的血淋淋。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10)

大家都知道,这红码是河南给储户弄上的,可到底是河南哪个部门的哪个领导,下的这命令,做的这决定,却是一问三不知。

再次展现,相互推诿的功力。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11)

反正就是给你不断的绕,谁都说不是我,你可以去问问哪哪哪个部门。

绕到最后,所有人都糊涂。

绕到最后,一笔烂账。

社会性死亡

随意给红码,这件事情的可怕之处在于:

政府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让一个人“社会性死亡”。

过去我们说,要管住那些去告状的人,你要有大量人力,来追踪他们,盯住他们,甚至控制他们。

然后控制住他们了,还需要专门关他们的地方,要24小时防止他们乱跑,防止他们去网上乱说,防止他们乱动。

可如今,这些代价都不用付了,你只需要敲敲键盘,输入一个身份证号,直接给那些你要管住的人,送上红码。

那这些人,会立刻“社会性死亡”。

社会性死亡,是非常可怕的,你是红码,意味着所有地方你都不能去,包括扫码进自己的小区。

同时,由于我们的社会已经形成了对红码人员的极度恐惧,一旦大家知道你是红码,绝对会退避三舍,甚至为了防止自己被隔离,而马上举报你。

这种被社会隔绝,被周围人举报的社会性死亡,会彻底将一个人限制住。

过去河南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时间,甚至跨省,来控制住想要来讨说法的储户。

可现在呢,直接给个红码,全国就都帮着河南把储户控制住了。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12)

不得不说,想出这招的人,和决定用这招的人,实在是“高”,“高”得没边了。

然而,看似“高”得没边的主意,透支的是整个公信力。

防疫赋码,本就是我们让渡隐私,让渡权力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控制疫情。

可现在这番让渡,却被用来滥用,这无疑是对政府公信力的巨大伤害。

可是你要说,要把这因防疫让渡出去的权力再收回来,那谈何容易。

尤其是当贴上“防疫”名头的这把刀,又快又利,又太好用的时候,下达红码指令的领导,又怎么舍得轻易放下呢?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13)

新目标

也就在储户们被大批送上红码这件事发生后不久,新的目标也遭殃了。

这次是同样在河南讨说法的烂尾楼业主。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14)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15)

一些在郑州买了烂尾楼的业主赫然发现,自己的码怎么也红了?

这些业主,多次和烂尾的开放商,还有当地政府讨要说法,全都没有结果。

有的业主,不光是他自己变红,只要和他一个户口本的,他老婆,儿子,外甥,也全都变红了。

这些业主说,他们从来没离开河南,核酸检测也一直阴性。

但是他们上个月也是去郑州银保监会递交过材料,5月还去过河南省政府要求解决烂尾楼问题。

他们希望通过协商和诉讼,申请银行断供,就是这烂尾楼的房子,我贷款不还了。

因为这烂尾楼的责任,不在我。

可是这类诉讼案件,全河南都没成功过一次,不过这群烂尾楼业主依旧在不断讨说法,不断尝试。

最后,他们就被送上了“红码”。

至于这些业主到底是怎么变红的,为什么变红,至今没有个说法。

笑话

不管是储户的存款苦苦要不回来,还是河南随便给人赋红码,这背后讲的其实都是同一个笑话。

这个笑话,是关于公信力

储户存在正规银行的钱,说没就没。

正常的去相关部门讨说法,说红就红。

这背后的“不可预测性”和“随意性”,才是瘆人的。

今天,他们可以拿国家的公信力当儿戏。

明天,公信力就会变成儿戏。

当公信力变成儿戏后,出现的就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崩塌: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不信任,私权利与公权力之间的相互不信任。

这才是这一长串事件背后,最可怕的一点。

看起来是输入身份证,按下回车,随意给人送上的红码。

实际上这红码是刀,是斩断人民与政府之间,公信力的刀。

河南许昌赋红码事件(是刺向公信力的一把刀)(16)

侠客岛说,随意给人红码,应被严肃追责!

但具体怎么追责?他没说。

但真正的追责,绝不是“个人追责”,而是“程序追责”。

不是说处分了哪个领导,这事就算追责了。

程序追责,比个人追责,更重要。

具体的,我们就拿乱给红码这件事举例。

真要追责你必须要,纪委监委,公安部门,新闻媒体,三方共同参与调查,然后公布的

调查结果要包括:

1,到底是哪个部门的哪个人,给人乱上红码的。

2,这个人,是受了哪个上级领导的指示,而这个上级领导,又是受了哪位上上级领导指示。

3,公布领导指示的具体内容,一字一句还原,是电话指示,微信指示,还是当面指示?

4,公布上级下令给红码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有录音或者聊天记录,就原样公布。

如果没有,就以口供的形式,一字一句重建,然后公布。

只有当这种错误的“决策程序”被公布后,你才能展开“程序追责”,包括健康码审核的严肃化,给码流程的透明化等等。

只有这样,这件事才叫做“追责”。

而不是简单一句,严肃追责,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是江平舟

感谢各位的点赞,转发和分享。

关注我,每天带来不一样的热点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