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

安徽省是一个产茶大省,拥有很多历史名茶。今天我们将一起领略一下,安徽最具有特色和底蕴的“九大名茶”。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1)

绿茶的尽头——太平猴魁

中文名:太平猴魁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2)

太平猴魁,中国历史名茶,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

清咸丰(1859),猴魁先祖郑守庆就在麻川河畔的山中开辟茶园,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

现在,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

执行标准:《GB/T 19698-2008 地理标志产品 太平猴魁茶》

类别:绿茶

产地: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

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尤以猴坑品质最优。

品质特点

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3)

太平猴魁感官指标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4)

不一样的烟火——六安瓜片

中文名:六安瓜片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5)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6)

简称瓜片,因为泡开后神似瓜子,得名“瓜片”。在世界上所有的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没有芽和茎的茶.因为产自六安市,所以这种茶叫做六(lù)安瓜片。

执行标准:《NY/T 781-2004 六安瓜片茶》、《DB34/T 237-2017 地理标志产品 六安瓜片茶》

茶叶类别:绿茶

产地:六安

六安市裕安区,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其中以齐头山蝙蝠洞区域产的瓜片最为正宗。

品质特征:

茶叶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形似葵花子,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7)

六安瓜片感官指标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8)

名山出名茶——黄山毛峰

中文名:黄山毛峰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9)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

执行标准:《GB/T 19460-2008 地理标志产品 黄山毛峰茶》

茶叶类别:绿茶

产地:安徽黄山

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扬村、长潭一带,其中桃花峰、云谷寺、慈光阁、钓桥庵、岗村、充川等的品质最好。

品质特点:

特级黄山毛峰条索细扁,形似“雀舌”,带有金黄色鱼叶,芽肥壮、匀齐、多毫;香气清鲜高长;滋味鲜浓、醇厚,回味甘甜;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黄肥壮,匀亮成朵。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10)

黄山毛峰感官指标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11)

戴着“皇冠”的红茶——祁门红茶

中文名:祁门红茶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12)

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

执行标准:《DB34/T 1086-2009 祁门红茶》、《T/KBTA 0001-2020 祁门红茶》

茶叶类别:红茶

产地:祁门

以贵溪、黄家岭、石迹源等处为最优,

品质特点

茶叶香气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兰花香,国际茶市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汤色红艳透明,叶底鲜红明亮。滋味醇厚,回味隽永。

祁红工夫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13)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14)

祁红工夫感官指标

祁红香螺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15)

祁红香螺感官指标

祁红毛峰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16)

祁红毛峰感官指标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17)

黄茶中的翘楚——霍山黄芽

中文名:霍山黄芽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18)

唐朝李肇《国史补》把黄芽列为14品目贡品名茶之一。自唐至清,霍山黄芽历代都被列为贡茶。

六安州志载:明时六安贡茶制定于未分霍山县之前原额茶二百袋,霍山办茶一百七十五袋。霍山县志载明人曹琥"注黄芽茶疏"中说:臣查得本府额贡茶岁不过二十斤,祖宗以来圣贤相承不闻以为不足……宁府正德十年之贡(1515年)取去芽茶一千二百斤,细茶六千斤,不知实贡朝廷几何……芽茶一斤,卖银一两,犹恐不得。

执行标准:《DB34/T 319-2012 地理标志产品 霍山黄芽》、《T/HSCX 001-2021 霍山黄芽》

茶叶类别:黄茶

产地:霍山县大化坪镇、太阳乡金竹坪

产于大别山腹地的大化坪镇、以及佛子岭水库上游大化坪、姚家畈、太阳河一带,其中以大化坪的金鸡山,太阳的金竹坪,诸佛庵的金家湾,姚家畈的乌米尖,即“三金一乌”所产的黄芽品质最佳。

品质特征

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19)

霍山黄芽感官指标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20)

新创名茶——岳西翠兰

中文名:岳西翠兰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21)

岳西翠兰,生长在大别山区的优质云雾茶、新创名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岳西翠兰是在地方名茶小兰花茶的传统制作技术基础上创制的。

执行标准:《DB34/T 430-2018 地理标志产品 岳西翠兰》

茶叶类别:绿茶

产地:安徽省岳西县

品质特点

一芽两叶,芽叶相连,自然舒展,形似兰花,色泽翠绿,质地鲜嫩,香气扑鼻,毫芒显露,嫩香持久,滋味醇浓鲜爽,汤色浅绿明亮。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22)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23)

岳西翠兰感官指标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24)

品不减于龙井——桐城小花

中文名:桐城小花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25)

桐城小花茶是安徽桐城的历史名茶,徽茶名品,除了具备花茶的各种特征,独具“兰韵”,如兰花一样的美好香氛。因茶叶尖头细小,故为小花茶。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名“桐城小花”。

执行标准:《DB34/T 586-2006 桐城小花茶》

茶叶类别:绿茶

产地:桐城

桐城境内黄甲镇(原中义乡,黄铺乡)、龙眠、大关等地。

品质特点:

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26)

桐城小花感官指标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27)

清代“贡茶”——涌溪火青

中文名:涌溪火青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28)

涌溪火青起源于明朝,清代贡品、传统名茶、珠茶。

执行标准:《DB34/T 1506-2011 涌溪火青》

茶叶类别:绿茶

产地:安徽泾县

安徽省泾县涌溪山的枫坑、盘坑、石井坑湾头山一带。

品质特点

形似珠粒、落杯有声,颗粒细嫩重实,色泽墨绿莹润,银毫密披。香气浓高鲜爽,并有特殊清香,汤色杏黄明净,滋味醇正回甜。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29)

涌溪火青感官指标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30)

被视为“圣茶”的黑茶——安茶

中文名:安茶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31)

安茶简介 祁门安茶是一种半发酵紧压茶,介于红、绿茶之间,其色泽乌黑,汤浓微红,味香而涩,别有风味,主产于祁门县芦溪乡。 祁门安茶不仅为上乘饮料,且被视为良药,岭南一带中医诊方常用此茶作引,在广东和东南亚地区被尊为圣茶。

执行标准:《DB34/T 1841-2019 地理标志产品 安茶》

茶叶类别:黑茶

产地:祁门

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安茶产地范围为安徽省祁门县芦溪乡、溶口乡、平里镇、祁红乡、塔坊乡、祁山镇、金字牌镇、大坦乡、小路口镇、渚口乡、历口镇、古溪乡、闪里镇、新安乡、箬坑乡共 15 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品质特点:

外形紧结匀齐,色黑褐尚润,香气高长有槟榔香,滋味鲜爽中含香,汤色橙黄明亮,叶底黄褐尚亮。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32)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33)

虽然我之前在安徽上的学,但没有听说过被称为“圣茶”的安茶。直到两年前,才听其他的朋友说起。

安茶是安徽好多茶的一个代表,安茶庆幸的是遇到黑茶的慢慢兴起,所以才得到人们的重视。但仍然有很多安徽好茶,一直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创新很重要,传承和保护也很重要。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你还知道那些“鲜为人知”、具有底蕴与特色的安徽好茶,求评论区分享。

安徽最具特色的九大名茶(安徽最具特色与底蕴的)(3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