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上海电视剧有哪些(这些电视剧是90年代上海人为自己写下的日记)
尽管是26年前的老片子,《孽债》在年轻人活跃的B站上还是收获了不少弹幕。其中有一条称它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事实上,90年代上海涌现了一批现实题材连续剧,包括《十六岁的花季》、《儿女情长》、《夺子战争》、《上海人在东京》等等。
有人说,这是“那十年上海人为自己写下的日记”。“他们在波涛汹涌的时代中翻滚,急迫抒发的就是对现实的所有感怀。”
去年夏天,SMG重播了《十六岁的花季》修复版。
导演张弘、富敏夫妇说一边看一边有点“肝儿颤”:“这个戏毕竟30年了,我们俩生怕人家看了要笑。”
等看完,老两口松了口气:“戏里反映的教育改革问题、家庭教育问题等等,我们感觉没有过时。”
这部戏的缘起,夫妇俩说要感谢女儿。“她每个年龄段所发生的故事,在我们拍的电视剧里都有反映。我们的女儿始终是我们的创作者之一。”
当时,日本连续剧《青春的火焰》(《排球女将》)多次热播,女儿给他们出了个题目:“你们为什么不能拍些我们年龄段的片子?”
夫妇俩是抖豁的:“写什么能代表16岁?我们那个时候快50岁了,16岁的孩子上课是什么状态?下了课又是什么状态?我们不会写。”
为此,他们俩花了将近9个月的时间,采访了专家、教师和一百多位中学生,甚至邀请学生住到家里来聊。
他们自己的故事也被“化”进了剧里。
创作这部戏的时候,张弘和富敏刚刚结束了长达15年的两地分居,和正值青春期的女儿摩擦是非常尖锐的。同时,家里还有富敏的母亲同住。
“我们三代人对任何事情的理解都不一样。”富敏说,“剧里有欧阳一家三代,其实就是我们家的影子。”
■《十六岁的花季》,剧中的小演员几乎全部来自于海选。
许多年以后人们发现,《十六岁的花季》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青春剧。
但和《流星花园》里“与世隔绝”的英德学院不同,前者触及了许多社会议题,比如出国热、下海经商、住房分配、白雪父亲的疑似婚外恋、白雪母亲发现单位的财务问题等等。
“为什么要这么拍?”张弘说,“因为中学生已经和社会有联系了。他们对社会对家庭对教育等等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了。”
“不把这些拍进去,拍不出这个群体真实的状况。”
在采访调研的过程中,张弘富敏在一所师范学校的“新疆班”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周末放学后,学校门口停了一排摩托车。一些个体户把班上的女孩子接走了。
“这些知青子女回到上海后,在落户问题上遇到了困难。而且她们大多寄住在亲戚家,不少人小小年纪就饱尝了寄人篱下的滋味。”
“她们的心里话跟谁说?所以就想有个依靠。”张弘说,“我们看了以后,心情很复杂。”
两人决定在剧本中反映知青子女回沪这一社会问题,但又要“走一条安全的路”,于是就写了陈非儿和袁野这样一对金童玉女。
■张弘写了陈非儿和袁野这样一对金童玉女,来反映知青子女回沪问题。
让两人欣喜的是,剧本写到一半,上海就出台了新政策:知青子女中有一个可以在上海落户。
“有人说,这部戏写了那么多社会问题,那时候竟然能播出来?”张弘感到很庆幸,“可见当时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在认知上的大胆。”
富敏回忆当时的创作环境说:“那时候没什么思想负担,大家都能够敞开思想,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创作人员敢写,电视台敢放。”
■导演张弘(左五)、富敏(右四)与《十六岁的花季》的主要演员们
回顾90年代那一批沪产电视连续剧,“真实”和“海派”被创作人员放在了很高的位置。
翻阅当时的新闻报道,张弘、富敏在谈《十六岁的花季》时说:
“我们所追求的第一个目标是真实……同时我们也希望这部电视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具有浓郁的‘海派’风味。”
黄蜀芹在谈《孽债》时说,“力求拍出真正的‘上海味’来”。
同样地,石晓华执导的《儿女情长》、梁山执导的《夺子战争》也折射了各种社会现实问题。
《儿女情长》一开场,童老伯脑中风从楼梯上滑落,为了医院的一张床位,子女们急得团团转,反映了当时医疗资源的紧张。
■《儿女情长》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即将拆迁的弄堂里
剧中随之而来的分摊养老费用、轮流看护老人等问题,几乎每个上海家庭都会碰到。
在老房拆迁的节骨眼上,方老太在弥留之际劝童老伯要坚持活下去:“为了孩子们,眼看到手的房子,不能让它飞了。”
这让每个经历过住房困难的上海人都心有戚戚。
而《夺子战争》则是在对诸多留守男士、女士进行采访后,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
它反映的由出国潮所引发的家庭问题,也具有普遍意义。
■梁山执导的《夺子战争》延续《孽债》的思路,也采用沪语拍摄。
90年代,无论是上影,还是上海电视台,都有一批实力强劲的电视剧制作力量。
富敏说:“我们是和电视剧的创作发展同时起步的。”
“到了90年代,我们正好年富力强,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又有了一定的文艺创作底子。可以说,各个工种的创作力量都特别强。”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来袭前夕,上海依靠着这样一批导编演人才,为荧屏奉上了不少优秀的沪产电视剧,有人称之为“上海风味的现实主义”电视剧。
参考资料:
1. 吴基民,《把镜头对准“被遗忘的角落”——与电视连续剧编导一席谈》,解放日报,1989年8月30日。
2. 胡国强,《呼唤人类的情和爱——黄蜀芹谈电视连续剧《孽债》,解放日报,1994年12月10日。
3. 俞亮鑫,《催人泪下》,新民晚报,1997年08月10日。
4. 邱俪华,《沪语版《孽债》下周重现荧屏 “上海话”套牢“新上海人”》,新闻晨报,2005年06月25日。
5. 谢正宜,《董蓉蓉再忆小伙伴》,新闻晚报,2005年08月17日。
6. 老老夏,《梁山:怀念在黄蜀芹麾下工作的日子 记的拍摄》,东方早报,2011年05月19日。
7. 谢岚,《经济发展了,受人欢迎了,为什么上海味道的电视剧却少了》,新闻晨报,2014年06月08日。
8. 沈月明根据顾春芳2009年访谈录音整理,《黄蜀芹执导二三事》,新民晚报,2014年12月17日。
9. 李子高,《为什么现在的都市剧,都在上海拍?》,微信公众号“故乡与世界”,2021年01月05日。
10. 杜梦薇,《“富人认同”是国产剧最危险的部分》,微信公众号“GQ报道”,2021年01月29日
- END -
写稿子:韩小妮/ 编稿子:韩小妮/
写毛笔:刘 娴/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来源:周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