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安风味小吃(崇安文史第3辑重温乡味)

作者:吴伟勋

第二大类:油煎点心

首先谈谈煎鱿鱼,在皇亭里有二、三个摊头,生意都不错,以靠东南面的摊为最好。那时吃鱿鱼,是由顾客自己挑选的,拣好一块(一条)讲好价钱,大约七、八个铜板,就下油锅煎煮。煎煮中,翻个身捞起来,用剪刀剪成一丝丝,加上佐料就可吃了。吃起来又嫩又香,特别是须丝很好吃。如食欲旺盛,就再煎一只吃吃,化费不多。除煎鱿鱼外,还有油汆排骨供应,也是现吃现汆。排骨汆好后加上五香粉及辣酱油,鲜嫩可口,其味无穷。

其次是清油臭豆腐干,它是皇亭价廉物美的好点心。在豆腐制作上也比较讲究,先放在臭盐菜卤里泡过,沥干,煎时香气四溢,引人唾涎,吃起来别具风味。皇亭的清油臭豆腐干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煎得外脆内软。二是佐料讲究,用葱花、酱油、甜酱调味。如吃辣的加上些辣花,味道更美,真是香甜麻辣各味俱佳。三个铜板一块,真是经济实惠,一般都要吃上3~4块,方肯罢休。现在已不多见,最近在上海云南南路美食街已有供应,但质量不如以前好,佐料也马虎,显不出特色。过去也常有小贩串街叫卖,但都不及皇亭里的好。那做清油臭豆腐的原住在大娄巷野园里,一般老吃客都知道。若要恢复地方特色,提高豆腐干的质量很重要。

鸡蛋大饼,称得上无锡的特色,到了春节后就上市,不用鸡蛋的叫葱油煎饼。在崇安寺里要算新万兴的最好吃,特点是葱油足,并掀得匀,油多且热,放进油锅就起泡,煎好后葱香扑鼻,黄而不焦,香脆好吃,加上鸡蛋,更觉可口。现在的鸡蛋饼也不少,但远远比不上新万兴的质量。要保持无锡的特色,一定要下功夫,加以改进和提高。

第三大类:其他的点心

一、鸡鸭血线粉汤,这个摊放在皇亭北的靠西一边,也是只此一家,花很少的钱就可尝到十分可口的鸡味汤了,还有美味的鸡什和极嫩的鸭血。这个排放满了鸡头鸡脚,还有鸡鸭的内脏,所以鸡鸭汤是不假的,在汤的上面还浮着点点的鸡油,如加上一些葱花,洒些胡椒,真是一碗别具风味的点心。如喜欢喝酒的,就来小盆的鸡头鸡胸佐酒。因此,这个摊生意极好,每天满满一大盘的鸡鸭什、鸡头鸡脚,总是卖个精光,这也算皇亭的特味点心了。

二、豆腐花,有二种不同的风味。一是荤汤豆腐花, 在冬天供应,滚烫的豆腐花,再加上辣猪油、大蒜叶、榨菜末,味道相当好,用菱粉勾芡就不易冷。这荤汤豆腐花,三个铜元就能尝一碗,尤其天气寒冷,一碗下肚,暖到心里。另一种在天气渐暖时供应,一般就称豆腐花。它的特点是将豆腐花从坛里取出,把水滤掉,配上各种佐料:煮热的酱油、紫菜、小虾米、麻油、葱花、白糖、味精、榨菜末,喜吃辣的加辣花,十分可口。价格也与荤汤的一样,真是大众化点心,都是大家所喜爱的。

这些豆腐花担,都在皇亭中间一路,如再买一只葱油饼,边吃饼,边喝豆腐花,更是一餐蛮好的点心了。

三、油豆腐线粉汤,这也算无锡特有的小点。担上有一狭长的八角式的盘,中间生着炉子,放上一只用马口铁做的锅子。锅口分好几格,分派几种用途:一格是专门煮着一大块猪肉吊汤,竹笋上市时加笋吊汤,平时用扁尖,另一格放着油豆腐煮滚煮透,靠身一大格是烫线粉用的。锅子两面一边放着各种佐料,一边放着碗筷。这只盘的利用率相当高,几乎没有一点空余的地方。操作时,先把线粉放在笊篱内,烫上片刻,碗内装二、三只油豆腐,用剪刀剪开,把烫好的线粉倒入碗内,加上调料,又热又鲜,一小碗也只卖三个钢板。加上二、三个铜板就可以放猪杂、笋丝等,另外,还备有豆腐肉圆、猪肚、百叶包等,顾客需要可以另加,价钱十分公道。因为这种担有几副,都在皇亭的南面,摊主间相互比花色、比味道,有一定的竞争性。

另在皇亭靠西面,有一家专售虾仁馄饨的摊位。在每只馄饨里都有一只不大不小的虾仁,所以味道鲜美,价格只略高于一般馄饨,也乐为人们接受,生意不差。

最后谈谈几家点心店的特色。如金刚殿西侧“五芳斋”的五色汤团,开洋百叶包,都享有盛名,其他糕团也同样有名,如双馅团子、青团子、松花团子等,花色很多。

还有最出名的王兴记馄饨,热天供应白汤,冷天供应红汤辣油,味道更佳。王兴记馄饨吊汤很讲究,主要用鸡、肉骨头煮汤。馄饨的馅心用料都是蹄心肉,配以佐料,特别鲜美。吃白汤馄饨时还另有麻油和酱油小碟,面上再加上蛋皮丝、香干丝、大蒜或葱,真是色香味俱佳,百吃不厌。

还有“金阿胖”的夜面也很出名。尤其我们过去吃新闻饭的,常常工作到半夜,所以是“金阿胖”的老吃客。我特别欣赏的是脆鱔面,至今还回味无穷,辅以姜丝,确有提神之妙。这些点心与皇亭小吃有区别,但他们都靠近皇亭,故略记之。

皇亭小吃是以小见胜,品种多,味道各异, 花费少。“一元钱吃个崇安寺”,我们也做过试验,遍尝一次,回家里夜饭也吃不下去了,这可说是皇亭小吃的特点。

当然今天来说,皇亭小吃,仅有其名,目前普遍供应的是馄饨和小笼馒头,在外地人看来,缺少特色。尤其今日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更应该放开步伐,认真对待,有条件的应该速予恢复,增加花色品种,特别要提高食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凡有传统风味的不要丢失、去芜留菁,要创造比较现代化的供应条件,学习外地美食街的经验,进行规划和安排,恢复皇亭小吃的传统,为我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做些实事。

(完)

崇安风味小吃(崇安文史第3辑重温乡味)(1)

崇安风味小吃(崇安文史第3辑重温乡味)(2)

崇安风味小吃(崇安文史第3辑重温乡味)(3)

崇安风味小吃(崇安文史第3辑重温乡味)(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