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能量传输(量子真空能量提取)

量子力学能量传输(量子真空能量提取)(1)

量子力学能量传输(量子真空能量提取)(2)

  发明背景

  Max·Planck(马克思·普朗克)于1912年提出了的零点能量概念。这个想法随后在1913年由Albet·Einstein(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otto Stern(奥托·斯特恩)进行研究,在1916年,WaltherNernst(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提出宇宙充满了零点能量。现代的随机电动力学领域就是基于这些想法。

量子力学能量传输(量子真空能量提取)(3)

宇宙充满了零点能量

  同时,原子的结构和稳定性仍然是个谜。原子的卢瑟福模型是基于对行星(电子)围绕太阳(原子核)的运动的分析。但是这是不可行的。轨道运行的电子会发出拉莫尔射线,迅速地丧失能量并且因此在小于一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尺度内螺旋进入原子核中,从而不可能呈现出稳定的状态。如今在随机电动力学(SED)理论范围内已知的是涉及吸收零点能量的一种可能的方案。Bover于1975年证明最简单的可能的原子和原子形态,即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在经典卢瑟福氢原子的恰当半径上处于拉莫尔辐射与零点能量吸收之间的平衡状态。

  由于这种解决方案在1913年时还是未知的,所以Niels Bohr采用了一种不同的方式,即简单地假定对于原子核中的电子来说仅有离散能级是可用的。这种推理路线在20世纪20年代引起量子理论的发展。经典零点能量的概念被遗忘了十年。但是,随着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的公式的出现,量子范围内的同样的概念在1927年重新出现。根据所述原理,谐波振荡的最小能量的值为hf/2,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而f为频率。因此不可能从振荡系统中去除这个最后的随机能量。

  由于在量子理论中电磁场也必须被量子化,因此需要在量子振荡器的特性与电磁场的波之间作比较。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由频率、传播方向和偏振状态构成的任何可能的电磁场模式的最小能量为hf/2。通过场的所有可能的模式使这个能量倍增将引起电磁量子真空,说明书第2/26页其具有与:Planck,Einstein,Stern和Nernst十年前所研究的经典零点能量相同的特性一能量密度和光谱。

  涉及经典物理学加上附加的经典零点场的研究线路由Trevol·Marshall和Timothy Boyer于1960年重新开启,并且将其命名为随机电动力学(sED)。SED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ct在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上仅附加零点电磁场可以解释哪种量子特性、过程或定律”。两个早期的成就是黑体光谱的(即不涉及量子物理学的)经典推导和对于发出拉莫尔射线但是吸收零点辐射的氢原子中的经典轨道电子在经典波尔半径上具有平衡轨道的发现。由Timothv’Boyer(1975)提出的对于该问题的最初的解决方案被H.E.Puthoff(1 987)完善。他们的分析将轨道电子当作谐振子加以处理。

  这个结果经过Daniel Cole和Y.Zou的近期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新的进展,他们模拟了传统电子在氢核的真实库伦场中的轨道运行,并且发现由于发射和吸收过程的随机特性,这种真实的电子自身会处于与原子核相距一定距离的范围内,这与量子力学相符合。平均位置位于正确的波尔半径上,但是实际的位置分布非常精确地复制了相应的schrOdjnger方程的电子概率分布,在所述schrOdinger方程中,电子被认为是由波动函数表示。(在sED表达式中,电子不是因为其为波动函数而被“抹去”,而是因为作为点状微粒,其受到电磁量子真空漂移的持续扰动。)

  这种理论的明确的结论是由于存在拉莫尔射线与吸收之间的不平衡,在与电子轨道运行相对应的频率下的电磁量子真空的减小将导致轨道运行的衰减。

  所述电磁量子真空能量谱与频率的立方成比例。如果真空能量在电子的“正常’’轨道运行频率下被抑制,则将会导致电子向内螺旋进入更高频率的轨道。这样,它随后将会由于能量谱随频率的立方增加从而遭遇到与电磁量子真空能量谱的新的平衡位置。

  如果如、Boyer,Puthoff,Cole和Zou的分析所显示的那样,所述sED解释对于氢原子来说是正确的,则它同样必定可以应用于所有其说明书第3/26页它原子和它们的多电子结构中。在那种情况下,电子从激发态向低能量状态的跃迁涉及从一个稳定轨道向另一个稳定轨道的迅速衰减,而不是瞬时的量子跳跃。电子轨道的稳定性的基础的细节至今仍需要通过sED理论确定,但是从单电子氢原子情形获得的逻辑归纳是很清晰的:所有原子中的电子轨道必须通过发射与吸收之间的平衡确定,因此要经过涉及在适当频率下的电磁零点场的模式抑制的修正。

  据称,电子轨道的修正本质上是与原子中电子能级之间的自然跃迁相同的过程,因此在这样的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可以以与普通跃迁能量相同的方式捕获。

  通过将原子移入微结构和从微结构中移出,所述微结构抑制电磁量子真空的适当模式,可以完成从电磁量子真空中提取能量。这可以通过微型卡西米尔(Casimir)空腔完成。

  所述电磁量子真空作为能量的真实来源由氢原子中s级与p级之间的兰姆移位、范德华力、阿哈拉诺夫.波姆效应和电子电流中的噪声表示。

量子力学能量传输(量子真空能量提取)(4)

  但是,电磁量子真空最重要的效应是卡西米尔力的存在,卡西米尔力是平行的导电板之间的力,其可被解释为电磁量子真空能量的辐射压力效应。具有导电壁的空腔中的电磁波由于与壁表面上的横向分量边界条件有关而被约束为特定的波长。结果,实际上在平行板之间的卡西米尔空腔中,将会抑制那些波长大于板间距的辐射模式。随后,外部的电磁量子真空辐射的过压将所述板推在一起。作为一个问题(所谓的“黏附”)以及一种可能的控制机构,在卡西米尔力方面存在有大量的文献,并且所述力的真实性也已经从实验室试验发展到微电子机械结构(MEMS)技术。

  模式的排除不是在波长等于板间距d时突然出现的。模式抑制在波长为d或更大时最强,但是同样当波长落在“阶梯"d/n之间时也会开始出现模式抑制,并且随着n增加所述效应减小。我们提出使用在这种方式中出现的对波长小于d时的部分模式抑制以能够应用具有最大可用实际尺寸的卡西米尔空腔。(说明书第4/26页)  

  究者表示,当能量从零点能量中被“提取"时没有违背热力学定律,这是因为能量仍然守恒并且也没有违背所述第二定律。COLE和PUTHOFF实施并公布的热力学分析显示没有发生违背定律的情况。实际上,FORWRAD(1984)的思想实验示出了一种简单的但是非实际应用的能量提取实验。

  在对氢原子的随机电动力学(SED)解释中,基态被解释为实际上相当于速度为c/137的典型的轨道运行电子。由于在经典电磁发射与从电磁零点场的吸收之间的平衡,所述轨道在波尔半径处是稳定的。这种观点由Boyer(1975)首次获得,随后由Puthoff(1987)提炼,并且该观点由Cole和Zou(2003,2004)通过详细的模拟再次被加强,该模拟论证了在这种解释中所述电子的随机运动再现了薛定谔波函数的概率密度分布。注意,这种解释与量子力学的解释之间的一个明显差异是在量子力学中,电子的l s状态被认为具有零角动量,而在sED解释中,所述电子具有mcr/137=h/27_c的瞬间角动量。但是,Nickisch的sED模拟显示出,正如在量子情形中由于轨道平面上的零点扰动一样,时间平均角动量为零。因此,对足够“轨道”的这种“传统电子"的均值将围绕原子核充满球形对称容积,其中所述原子核具有与薛定谔波函数相同的径向概率密度和为零的净角动量,这完全符合量子特性。

  在sED观点中,波尔半径为0.529A(埃)。这意味着负责维持轨道运行的零点辐射的波长为2六兀0.529六137=455A(0.0455微米)。据称,在卡西米尔空腔中零点辐射在这个波长上以及更短的波长上的抑制将导致电子衰减到更低的能量状态,所述更低的能量状态由加速电荷的典型发射与在九<455A的零点辐射之间的新的平衡确定,其中九取决于卡西米尔板间距d。注意,电子的所述量子概率密度的尾部(与Cole和Zou的sED模拟相同)延伸到五个波尔半径之外,使得即使在或许为0.1微米.0.2微米的相当长的波长上,也可以实现能量平衡中的某些变化。

  由于这个轨道的频率为6.6×10坫s~,因此无论电子被多么迅速地射入卡西米尔空腔中,所述过程仍是轨道运行电子所经历的过程中的说明书第5/26页比较慢的一个。我们因此假设对新的次波尔(sub.Bohr)基态的衰减将涉及热形式的能量的逐步释放,而不是突然的光辐射信号。

  由于电子的结合能为13.6 eV,我们假设在这个过程中能量释放的量为大约1至10 eV以将氢原子射入d=250A或205A左右(或许如上所述的甚至更大的空腔)的卡西米尔空腔中。一旦脱离空腔,所述电子将从零点场吸收能量并且被再次激励至其正常状态。所述过程中提取的能量(热)在损失零点场的情况下获得,其在SED的解释中在整个宇宙以光速流动。实际上我们在局部提取能量并全局地补充它。想象一下从海洋中提取满管的水。是的,海洋由此正在被耗尽,但是并没有随之发生实际的后果。

  由于在标准温度和压力(STP)下自然存在的氢为双原子分子,因此在将氢原子射入卡西米尔空腔中之前需要进行分解处理。我们避免了上述复杂化并且通过与单原子(惰性)气体一起作用而利用了多电子修正(multi.electron modification),其中所述单原子气体同时具有安全与廉价的优势。

  我们利用自然存在的惰性气体有三个原因:

  (1)不需要分解处理。  (2)更重的元素原子比氢原子大约大2至4倍,并且因此可以利用并受到易于制造的更大的卡西米尔空腔的影响。  (3)更重的元素具有多个壳层电子,几个壳层电子可以同时受到卡西米尔空腔中的零点辐射的减小的影响。  以下是潜在地适合的五种惰性气体:  He(Z=2,r=1.2A)  Ne(Z=1 0,r=1.3A),  Ar(Z=l 8,r=1.6A)  Kr(Z=36,r=1.8A)  Xe(Z=54,r=2.05A)。

  所有这些元素均包括ns电子。He具有两个ls电子。Ne具有各两个l s和2s电子。Ar具有各两个1 s、2s和3s电子。Kr具有各两个说明书第6/26页1s、2s、3s和4s电子。xe具有各两个1s、2s、3s、4s和5s电子。

  假设最外层电子完全被其它电子屏蔽(一种粗略的假设),其轨道速度被衡量为rJ佗(常用的开普勒周期的平方与长半径的立方成比例),因此九(与r/v成比例)将被衡量为r3陀。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下,则较大的半径r引2转移到对外部电子壳层的能量特性产生影响的更大的卡西米尔空腔中。因此我们应当认为d=0.1微米(或是甚至大到一微米)的卡西米尔空腔具有降低最外层的S电子对的能级的效果……并且还可能对p电子和中间壳层s电子产生同样的影响。

  有理由期待,0.1微米的卡西米尔空腔对每次射入这种空腔中的He,Ne,Ar,Kr或xe可以产生1至1 0 ev的释放。

  根据完成理论上的卡西米尔空腔计算的J0rdan Maclav的理论,长圆筒形空腔导致在所述空腔上产生向内的力。在卡西米尔力的“模式排除”的解释中,这表示直径为0.1微米的圆筒形空腔将产生理想的壳层电子衰减以及随后的能量释放。

  现在已经认识到,电磁量子真空场对于经典量子理论(Milonnil 994)中的原子稳定来说是形式上所必需的。这个概念在物理学领域被称为随机电动力学,其通过理论和模拟作为氢原子中的电子基态的基础而被展示。经典波尔轨道由拉莫尔发射和从在sED理论中的电磁量子真空的零点波动中的能量吸收之间的平衡来确定。随后,一旦抑制适当的零点波动,所述平衡将会被打破,使得电子衰减到实际上通常很难发现得更低的能量等级,并且在这个跃迁过程中释放能量。适当尺寸的卡西米尔空腔能够实现这个零点波动抑制。卡西米尔空腔指的是电磁模式被抑制或限制的任意区域。一旦进入这种适当设计的卡西米尔空腔,电子能级将改变并且将释放能量。一旦从卡西米尔空腔中脱离,所述电子将通过从周围环境的零点波动中吸收能量而回到其通常状态。这能够以零点波动为代价实现能量提取循环。尽管还不能在理论上加以证明,但是拉莫尔发射与从零点波动吸收的能量之间的相似平衡必须成为所有原子的电子状态的基础,不仅是氢,从而允许任一原子可被用作零点能量(与零点波动相关的能量)提取的催化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