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醴泉铭讲解03(九成宫醴泉铭分析攻略)

本文字数:1500左右

阅读时间:3~4分钟

大家好,这一章我们来学习“半包围结构”其它两种类型——上包下结构以及右包左结构。讲完这一章《九成宫碑》的基本框架就结束了,不过对初学者来说也够了。学书法最怕的是毫无目标就胡乱练习,这样练习写再多都没有用,纯粹在抄帖,浪费了时间精力之外毫无作用。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思考,因此我在前面几章讲的时候都是讲一些重点,以及一些思路,为什么欧阳询要这么去写,如果不这么写会带来什么后果呢?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目的就是要学习的人自己去仿照一个套路去思考,如此一来进步会非常快速。

一、开始之前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把上一章留下来的两个“左包右结构”讲完。因为它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上一章我原本没打算讲的,后来有些网友问我了,因此我们在这里也讲一下。

(1)“走字底”其实最主要也是“平捺”的写法,跟“辶”、“廴”同属一系。不过这个偏旁的“平捺”要比前两个短一点,假如你将上一章的这两个偏旁拿出来对比的话就会发现了。细心的学习者会发现“走字底”平捺的顿笔位置提前了,不再跟前两个一样,到了最右边才顿笔出尖。而是有一种能托住上方笔画即可的心态在里面。

九成宫醴泉铭讲解03(九成宫醴泉铭分析攻略)(1)

假如我们以竖为锚点的话,“走字底”的两个横都是左长右短的,第二个横是第一个横的两倍长度,两横右侧基本对齐,竖特别高扬,这里显得很夸张,增加了很多气势。底部变成一个短提 短撇,两笔离得,提的底侧跟撇的上侧比较近。撇的末端顺势顿笔,然后引出笔锋写平捺。

(2)“虎字头”这个比较有特色,有好几种写法,这里展示了其中两种写法。在“虑”字中,这个偏旁看起来像个“雨字头”,跟“雨字头”的区别就是四个点变成了两个短横。而且4横(加上上面一长一短两横)之间间距要相等。形态比较宽阔,要盖得住下方笔画。“虧”还比较像,至少形态上能猜得出来,跟“虑”的偏旁比起来,只是把左边的那个点变成长一点的撇而已。也是一样的要领,横距离要匀称。

九成宫醴泉铭讲解03(九成宫醴泉铭分析攻略)(2)

二、上包下结构

①“门字框” 这个偏旁难度简直了,感觉词穷,找不到形容词来形容了。笔法就已经很有难度了,偏偏结构上也不好安排,绝望了。笔顺:通俗的写法跟“日”一样的笔顺,左边的长竖并非一条直线通到底的,而是带有弧度的,弯度也要恰到好处,横折要注意横短竖长!视中间笔画多少来定,笔画少就可以把“横折”的竖写长一点,接下来一笔,可以写成一点(如“闭”)也可以写成横(如“阁”),提写完之后写右边。

九成宫醴泉铭讲解03(九成宫醴泉铭分析攻略)(3)

右边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横折钩”要注意好,难度特别大,这个字的主笔就是这一笔,此笔的笔法较丰富,笔锋也经过多次换面,一般是顿笔时候顺便换个面,内擫下行写竖钩,竖钩也并不是笔直向下的,同样带有弯度,跟左边形成了一种对称关系。左右两半远近要处理好,因为中间的笔画就是根据这条缝隙来安排的,试看这个“闭”字,中间“下”的垂露竖刚好与上边的缝隙对齐

②“风字旁”此部首也是欧体的一大特色!欧体中,左边的撇都是写成如图一样的形态,或出钩或就此停顿,但是不写成带尖的撇。“横折斜钩”的横要往上倾斜,然后抬起笔,顿笔下行,到了临近尾端处出钩。

九成宫醴泉铭讲解03(九成宫醴泉铭分析攻略)(4)

“气”本来不是这个偏旁的字,也不属于上包下结构的字。不过其难度极高,而且有“横折斜钩”这一笔,因此我将它放在这里。要领一样,横一定大力往上倾斜!而且横不能长!

三、右包左结构

这个字框有个小规律,如果里面的笔画比较多,那么横折钩就比较直(如“旬”)如果里面的笔画比较少,那么横折钩就比较斜(如“勿”)。“旬”中间是个“日”,有4个笔画,比“勿”的两个撇多。以此来看,“句”的横折钩也应该写斜一点,因为也只有3笔。

九成宫醴泉铭讲解03(九成宫醴泉铭分析攻略)(5)

但是不是要依照“旬”来作为标准呢?不一定,因为“葡萄”两个字的笔画就比较多,“旬”比起它们就少的多了,但是“旬”的横折钩也不是斜的呀。所以怎样写好这种类型的字,还应该多看,多总结,不能依照死规矩来判断。

#书法# #书法爱好者# #书法交流圈# #欧体# #楷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