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万神庙的特征(罗马万神庙的起源)

在今天的意大利罗马有一座罗马共和国时期修建的神殿,留存至今已经两千多年。这座神殿就是万神庙,最初开始修建的原因是为了纪念屋大维打败了安东尼、埃及艳后的事迹。它由屋大维的女婿副手、三次担任过罗马总督的马尔库斯在公元前27年主持修建。古罗马时期,当罗马人战胜敌人的时候往往会在罗马城内举行凯旋仪式,随后建造凯旋门、竞技场、神殿、雕像等以纪念胜利,赞美诸神。万神庙,就起源于此,意为“所有的神”。

古罗马万神庙的特征(罗马万神庙的起源)(1)

但是好景不长,万神庙在公元80年因事故被大火焚毁。后来到了罗马五贤帝时期的哈德良在位时就下令重建,哈德良本身就喜爱做建筑设计。当他看到了当初如此恢宏壮观的万神庙只剩下被大火焚毁后的遗迹,想必也不忍心让这一伟大的建筑就此沉沦。重建好后的万神庙新庙柱廊的山花上刻上了一些罗马字样,意即“吕奇乌斯的儿子、三度执政官玛尔库斯·阿格里巴建造此庙”。时间到了3世纪初,赛维鲁斯、卡拉卡拉两位罗马皇帝对原有的万神庙还不够满意,于是又开始改建了。

古罗马万神庙的特征(罗马万神庙的起源)(2)

虽然万神庙是作为祭祀罗马诸神的神殿,但是它里面也曾经供奉过凯撒和屋大维的铜像。凯撒和屋大维后来都被封为神。把人间的帝王封为神灵的做法也是古罗马的风俗,目的是为了纪念一些有着伟大功勋的皇帝和其他人物。后来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蛮族的入侵,罗马帝国在395年由狄奥多西分成了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在蛮族入侵的浪潮中于公元476年末代皇帝被废黜而灭亡。东罗马帝国则在查士丁尼时期兴盛了起来,皇帝派遣贝利撒留统兵收复罗马故土,先后攻占了北非原来迦太基和意大利的罗马故地。

古罗马万神庙的特征(罗马万神庙的起源)(3)

随着查士丁尼大瘟疫的爆发和蛮族的蚕食,东罗马在意大利故土的控制日渐衰弱。公元609年东罗马皇帝将万神庙献给了罗马的教皇卜尼法斯四世,教皇把它更名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这也成为了今天万神庙的正式名称。万神庙就这样变成了基督天主教的圣地。正是因为成为了教堂的身份,万神庙免于中世纪的劫难。文艺复兴时期,万神庙这一壮观美妙的建筑成为了意大利建筑师热心学习的对象。1435年,罗马元老院宣布对万神庙建筑进行保护。经过了基督教的洗礼,万神庙里面的神龛与供奉对象已经是天主教的圣人了。比如有圣母给圣尼各老显圣画像、圣母领报像、圣亚纳与圣母童年塑像以及天使石像等。

古罗马万神庙的特征(罗马万神庙的起源)(4)

不过到16世纪中叶,对万神庙的破坏开始了。教廷准备重建圣彼得大教堂时,教皇乌尔班八世将门廊天花板上的镀金青铜板拆下来熔化,用作大教堂主祭坛上的天盖和圣天使城堡的80门大炮。为了仿造中世纪教堂,教皇下令在万神庙门廊两侧建两座钟塔。这些都引起了当地罗马人的不满,拉丁谚语有“巴波里没做的事,巴波里尼做了”一说。“巴波里”指的是野蛮人,而“巴波里尼”则是指乌尔班的姓氏。后来在为意大利第一位国王维托里奥造墓时,人们故意熔化了圣天使城堡的一尊大炮来做墓地装饰,象征着夺回万神庙的青铜。两座钟塔最终在1883年被拆除。

古罗马万神庙的特征(罗马万神庙的起源)(5)

文艺复兴时期,万神庙开始成为了伟人的公墓,这里除了埋葬维克多·埃马努埃莱二世外,还有著名的艺术家拉斐尔和阿尼巴尔·卡拉齐等人。今天的万神庙作为意大利的一个教堂,人们会在这里定期举行弥撒以及婚礼庆典。同时,作为古罗马时期留存至今的伟大建筑,它也成为了世界各地人们竞相参观的对象,是世界建筑史上的里程碑和罗马的象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