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在田字格的正确格式(数字写在田字格)
现在好多家长让小孩学习书法,买来各种字帖每天临摹。这里面只有少数学生能在家长或老师的“威逼利诱”下把字写得让“别人”满意。为什么说是让别人满意,因为这里面好多小孩根本对这么练习书法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取悦别人而这么写。就像明清时期的馆阁体,如同印刷,是迎合官场、取悦尊长的产物。
问题来了,练字的小朋友如果能够在内心里建立对学习书法的强烈愿望,渴望能写一手好字,那首先内心必须是以取悦自己为主。只有先取悦自己,才能维持长久的书写状态,这个过程中,让别人满意,是顺其自然的。
问题又来了,那怎么练字,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让小孩子能喜欢上写字呢?不妨采取大禹治水的办法,围堵是不可行的,以疏导法引水。可能说得有点玄乎,各位客官还是不知道具体采取什么办法。先说说我认为的小孩学书的理念:
小孩学习写字,如同婴幼儿学习走路一样:刚开始时还不会站,都是在地上爬,当他能够站起来时,内心是无比喜悦的,此时他会咯咯笑个不停。接下来的日子里,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每天不断地爬行,开始具备了能够走路的能力。此时,他会扶着桌子走几步,在这个走的过程中,还会踉踉跄跄地跑几步,再以后小孩子就学会了走路,他会走几步然后停下,然后跑几步跌倒,再跑再走,如此反复。
写字也应该是这个过程,一切应该顺其自然。但是现在的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一上来并没有让小孩去“爬”,(这里的“爬”在写字里就是写拼音、数字。因为拼音数字的书写相对书写汉字来说,太简单了,可以通过拼音的书写训练到小孩的手指),而是让他们踢正步,正步,就是规定了抬臂的高度,甩臂的角度,每一步的长度,这里说的正步就是在练字中对小孩的书写要求太苛刻,比如说,这个横必须先顿笔再行笔,最后收笔,这个字的撇要高一点,捺要长一点。人教版最最最荒唐的一个事是让刚入学的小朋友去描数字,而且数字是在田字格里,真是无奇不有,教改这么多年,就这么个改法?问下主编,审核人员,你写数字写成那样吗?所以,刚入学的小孩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小孩写字极难,不得不面对种种苛责,以至于影响到好多小朋友的学习热情,造成了好多小孩握笔不对。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小孩握笔非常重,行笔非常慢,写着写着就勾手腕了。(题外话,不吐不快。依我看人教版教材的更新换代极为草率,就是劣币驱除良币。中小学生只需要打牢听说读写算的基本功,在基础学习上根本不需要与时俱进,变来变去就变成现在这个样?现在教育部要在下半年开学使用新教材,短短几个月,教材质量真不敢恭维。如果真正重视教育,就应该不仅仅是更换插图,而是要在教材文本内容上精心选择,在课程进度上符合学习规律,从易到难,将就逻辑性,合理性,让老师方便授课,学生易于学习。现在为什么nei卷,还不是不良教材在毁灭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教材编写需要基层上课老师的参与,而不是没有任何上课经验的教育学博士。还有几个问题就是aoe中,o的读法,吞的第一笔到底是撇还是横,月上寒山石径斜,斜的读音。一骑红尘妃子笑以及铁骑的读音问题。还有字典里玩的组词,真的合适吗?)
接下来再说小孩写字的问题,谈一下我的观念。在写字中,小孩按理说是特别松弛的才对,但是有了描红这个东西后,小孩就开始握笔特别紧了。有喷子会说,描红自古就有。回曰:古代描红是用毛笔去学习笔法,硬笔有笔法吗?而且宋代之前,很少描红,看一下敦煌残纸留下的小孩习作,都是自然书写,非常生动,符合小孩的年龄特点。所以说,字如其人,想通过描红拔苗助长,让小孩的字如同印刷是对教育的极其不负责任。当一个小孩把字写的工工整整、书写时畏首畏尾,反复涂改,他也基本上不会有多高的创造力了。有人问,握笔不是要用力吗,王献之的笔王羲之不是也没抽掉吗?第一,这个故事不见于正史。应该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人编造的。第二,魏晋时期是三指执笔法,笔很容易被抽掉。第三,看王羲之王献之以及同时期书家的书法,书写状态极为松动潇洒,超迈绝伦。第四,魏晋风度是一种洒脱,绝对不拘泥于法帖。
小孩想写一手好字,就必须有可塑性。书写应该随着年龄的进步而进步。可是有的小孩在一年级就达到了他人生书写中的巅峰。但是接下来就因为握笔姿势和书写状态,一年比一年写得差。为什么,因为这种学习违背了“道”。如何让自己的小孩有可塑性呢?那就是放松,快写、以我为主。强调下握笔的力度,也就是书写状态放松的问题。上面所说的可塑性就是要握笔松。只有松,才有运笔的余地,才有变化的可能。举个栗子,一块泥巴,软一点,随便塑形;硬一点,一碰便碎。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