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大理(追风大理)

说起大理,你会想到什么?风花雪月?还是世外桃源?

实际上,大理远不止如此。历史上的南诏国和大理国曾在这里建都。公元8至13世纪,大理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中国同东南亚诸国文化交流、通商贸易的重要门户。如今的大理,作为享誉国内外的一个热门旅游城市,因为一部剧的引流,正掀起一场以慢生活、治愈风为主题的“有风”热潮。

追风之旅

2023年伊始,随着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一阵清新治愈的风,从冬天吹到春天,把都市人的心吹往云南,吹向取景地之一的大理。

深度大理(追风大理)(1)

据大理白族自治州文旅局统计,春节假期,全州共接待游客423.93万人次,同比增长219%;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162%。大理古城、双廊文化旅游区等多个景点接待游客同比增长超过10倍,餐饮、民宿等乡村旅游产业迎来发展利好。

青砖灰瓦,白墙画壁。走进大理的刘官厂村凤阳邑,青石板路干净整洁,传统白族民居古色古香,让不少外地游客流连忘返。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凤阳邑这个苍山脚下名不见经传的村庄迅速走进人们的视线,成为大理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村子游客量从以前单日不足100人增加到春节期间单日近10000人。”刘官厂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琴说,乡村振兴与影视产业融合,村子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创业。

电视剧的另一取景地剑川县沙溪古镇,春节期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37.02%。“电视剧播出后,进一步提升了沙溪知名度和热度。”剑川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婷表示,旅游市场“起风了”。

借助这部影视剧带来的热度,飞猪联合该剧出品方华策影视及平台上的一些商家,推出了影视剧官方同款线路,将沙溪古镇、凤阳邑村、喜洲古镇等剧中取景地与当地特色体验相结合,推出多条高品质线路游。目前,“有风之旅”仍在持续升温。

乡土中国的治愈力

大理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归根结底还是其内在的乡土中国治愈力,让大家埋在心里的种子生根发芽。剧中如画的风景、静美的乡村、古老的民族非遗等,无不令人心驰神往。

深度大理(追风大理)(2)

游客在大理古城内观光。大理州委宣传部供图

在大理市喜洲古镇内,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蓝续喜洲田园店紧挨着田野,别有一番意境。远道而来的游客在店长张翰敏指导下体验扎染,欢笑声不断。

今年39岁的张翰敏是土生土长的大理人。2013年,她离开大城市,返回家乡开办扎染店。她说:“白族扎染技艺发源于洱海畔的乡村,是游客了解当地文化的一个窗口。”

经过扎花、浸染、拆线等步骤,当布团再次展开时,一块纹样精美的方巾呈现在眼前。重庆女孩黄莎被自己的作品惊艳。“大城市生活节奏快,很难抽出两三个小时制作一件扎染作品,但在大理可以。”

下关风起,上关花海,苍山白雪,洱海明月,大理“风花雪月”四雅齐占,是很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如今,人们来到大理,除了欣赏自然风光、体验人文风情,还多了一个理由——享受慢生活。

毕业于广州美院的曾纪荣,原先在广州从事摄影工作,2018年初来到大理。古村落里安静古朴的生活吸引他留下来创建了插画工作室,在山水田园间找到心灵安居之所的同时,乡村生活也成为他取之不竭的创作素材。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的今天,面对都市职场压力,人们开始渴望慢下来,走进田庄、山林、马场,或呼吸新鲜空气,或安静发呆,让思绪从杂乱的生活中暂时抽离,重新认识自我。

在今年2月的一场文旅招商推介会上,大理州州长陈真永说,去大理不是旅游,而是过另外一种生活。大理的生活值得我们去追寻、去体验,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厚重历史积淀

3月15日,国务院同意将云南省剑川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此,大理州拥有3座历史文化名城,分别是大理市、巍山县和剑川县。

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大理,再一次迎来高光时刻。

关于大理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一说为当地政权受汉文化影响效行礼治而取名,大理为承袭大礼而推行礼治,有大治大理的意思。唐宋时期,“南诏”和“大理国”等地方政权曾在此盛极一时。而关于南诏,著名的太和城遗址便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之一。

南诏是唐代的一个云南地方政权,太和城为首座都城。在太和城遗址中心,有一块立于公元754年、歌颂南诏王阁逻凤文治武功业绩和记载天宝战争起因的南诏德化碑。

该遗址现任考古领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忠华介绍,2014年以来的考古工作初步构建起太和城的结构布局,揭示南诏初期的都城面貌:由卫城、上城、下城三部分构成,兼具山城和平原城的特点。

太和城为都期间,是南诏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朱忠华说,正是这个时期,南诏统一云南并将势力范围扩展至周边,巩固中国西南疆域基础,促进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在风花雪月的盛名下,大理的这段历史或许鲜有人知晓。但可以想见的是,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更多未解之谜将会陆续浮出水面,成为讲好大理和中国故事的一个个生动案例,吸引更多人到此探访。

半月谈记者:严勇 丁怡全

编辑:郑雪婧

*本文为《半月谈内部版》2023年第4期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