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师贵为三公)

这个世界上有四种人你必须得尊重,这是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因为我们中堂上的牌位写的有“天、地、君、亲、师位”,初一十五得烧香跪拜的。我们是有悠久传统文化的,做人做事都有要求,有典范的,而师者,为重中之重,老师又叫师父,和父亲并列的,你说重不重?本来我们是尊师重教的,上至帝王下到百姓,有记载的尊敬老师的太多太多了,可是现在突然生发了重大变化,老师教书不敢批评学生,甚至学生辱骂殴打老师,家长也和孩子一帮,处处针对老师。此情此景,愕然的同时,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冷静冷静,该好好思索思索?是什么让如此严肃的问题变成了笑话?让本该处于太上皇的教师成了阶下囚?我们该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古代老师贵为三公)(1)

记不得是哪个老外说过,看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只用看他们的教育系统就可以了,只有人才才是未来的希望。这在我国古代早就玩的不要不要的,越是强大的王朝越是重视教育,越是厉害的人物越是尊重老师,只有老师才决定人才。周朝能兴旺八百年,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尊重人才,尊重培养人才的人。周文王渭水边恭请耄耋之年的钓鱼人姜子牙,封他为丞相,还叫周武王把姜子牙叫相父,见面要行大礼的,朝堂之上姜子牙都可以和武王平起平坐。秦孝公把商鞅尊为座上宾,通过商鞅变法让秦国独占鳌头,一统天下。李世民教育儿子一定要尊敬老师,濮王李泰以自己身份尊贵慢待老师王圭,被李世民当面教训,让儿子给老师赔礼道歉,唐朝得以雄霸四方。因为尊重老师,宋朝经济无限发达,和文人知识分子的功劳分不开,太祖临终定下规矩,不许杀文人,更要尊重文人。

(古代老师贵为三公)(2)

历史上最尊重文人和老师的是春秋战国和中华民国时期,从而出现了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壮观景象。孔子那么有学问有名气,见了老子恭恭敬敬,一直把老子比作太阳和月亮,说老子永远是自己的老师。在那样战乱的年代,苏秦能挂六国相印,走到哪都是座上宾,按说搞死对方的丞相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可是六国都没有那么做,因为他们相信人才的神奇功能,更尊重纵横天下的苏秦。民国时期的老师是最高贵的,无论从哪方面老师都是最吃香的,工资高的出奇,当时一个警察的月工资是2块大洋,县长是20块大洋,而大学老师是300到600块现大洋。鲁迅先生受聘于北大,工资每月420块,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工资600多,就连陈独秀在北大都能拿到600块大洋,这些大家一个月的工资够县长两年多奋斗,何其荣耀啊!这些人除了当老师可以挣高工资,到了政府,都是高官厚禄,郭沫若不过刚露头角的书生,老蒋就给了个官位,于右任更是能做到国民党检察院院长,贵为元老之一。民国是非常非常尊重老师的,更重视教育,尽最大的可能让老师发挥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民国的大学搬来搬去,越搬越多,1927年到1937年被称为历史上文化黄金十年,涌现出无数的学者大家。

(古代老师贵为三公)(3)

老师被骂成“臭老九”元朝整出来的,野蛮的蒙古鞑子只知道弯刀铁骑无情的杀戮,根本不知道知识是什么。蒙元把老师排在第九位,僧道巫远远高于老师的地位,要知道排在老师前一位的可是妓女,狗日的半兽人真是没进化过来。所以,再野蛮残酷的统治,还是熬不到一百年就被朱元璋用木棍打回草原,打回只会吃生牛羊肉的原始社会。元朝是历史上最可怜的王朝,凭着发了疯的征伐加上狗屎运,得了那么大的地盘,还征服了中国,一点贡献都没有,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没出半个名人,没前进半步,只是给我神州大地带来非人灾难,因为他们不知道知识是什么,不知道老师是各种地位,像这样的人,除了浪费粮食还有什么用?还有一次是……不敢说了,大家都懂的。

(古代老师贵为三公)(4)

既然古人都把老师作为父,和祖宗一块坐在中堂位置,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能受得起你跪拜的,除了亲人和恩人,还有就是老师,现在还有拜师要磕头递茶的。古代皇帝的老师是三公贵族身份,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级别,相当于人大和政协,皇帝都是傻子?还没现在的土豪暴发户有眼光?不尊重老师的往往都是土包子出身,走了狗屎运爬上去了,依然改不了鼠目寸光的本性,他们哪里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只会粗鲁的挥霍本不该属于他们的富贵。只要是尊重老师的朝代都能兴旺发达,国富民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现状,带来幸福生活。那些敢打老师的学生,家长肯定不是好东西,绝对富不过三代。掏钱能买来生命,用最昂贵的药和手术延长生命,但再多的钱买不来别人不想教的知识,你无法通过手术把知识放进大脑。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永远是由有知识的人才来决定的。而这个人才,需要老师培养,所以,最根源的还是取决于老师,让我们一起尊重老师,让老师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