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荧幕上惊艳的童星(童星出身的9位实力派打星)
在电影银幕之中,不少童星凭借自身精彩的表现,获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自幼便在电影作品中活跃,让那些小演员们积累了不错的观众基础。而成年后的影坛机遇,更让不少昔日的童星,一举走上了自己事业的巅峰。
在华语动作片的大银幕上,那些备受关注的动作演员之中,也不乏有童星出道的例子。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9位童星出身的实力派打星。儿时的他们,在银幕中广受好评。而成年之后,有的拿下影帝,有的走红好莱坞。当然,也有的因为时运不济,变得默默无闻。
猜猜这是谁?
1、名震好莱坞的功夫巨星——李小龙
提起李小龙的名字,喜爱功夫片的观众都不陌生。虽然他只留下了《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这4部完整的功夫片作品,但却影响了70年代华语动作片的发展趋势。而这位实力派的打星,儿时也是一名童星。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他的父亲李海泉,是四十年代的粤剧名角。因为父亲的关系,李小龙在3个月大的时候,便走入了电影银幕。1941年,李海泉受邀在电影《金门女》中进行角色客串,而当时3个月大的李小龙,也在片中“本色出演”了一名婴儿。
1948年,不满8岁的李小龙,跟随父亲一起出演了黑白粤语片《富贵浮云》,而他的演艺之路,也由该片正式拉开序幕。在《富贵浮云》里的精彩表现,让李小龙获得了不少关注。1950年,冯峰导演策划了儿童电影《细路祥》,并邀请了当时的李小龙出演了男主角。而“李小龙”这个艺名,也是此时冯峰导演为他取的。
《细路祥》中的李小龙
《细路祥》之后,李小龙开始在粤语片银幕之中活跃。随后的《人之初》、《爱》、《孤星血泪》、《人海惊鸿》等作品,让年幼的李小龙备受瞩目。进入五十年代之后,李小龙因为要完成学业,淡出了电影银幕,随后更是去了美国西雅图。
七十年代初,李小龙返回香港。而此时的嘉禾电影,也看到了这位昔日童星身上,巨大的票房市场。《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等作品,一次次打破当时的票房纪录,而1973年的《龙争虎斗》,更是在好莱坞的大银幕上引发功夫片热潮。
2、华语影坛的首位“亚洲影帝”——姜大卫
与李小龙同一时代的人气打星姜大卫,早年也有过一段漫长的童星生涯。姜大卫原名姜伟年,他的父亲、母亲都是当时的粤语片演员。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姜大卫在4岁时走入电影银幕,出演了《近水楼台》、《碧云天》、《有口难言》等作品。
1960年,13岁的姜大卫受到了岳枫导演的赏识,在电影《街童》中担任了男主角,而“姜大卫”这个艺名,也是岳枫导演在该片中为他取的。《街童》里的“流浪儿”角色,让姜大卫受到了不少关注,随后的《流浪儿》、《万里寻亲记》、《马路小天使》等作品,也让姜大卫在黑白片银幕中红极一时。
《万里寻亲记》中的姜大卫
同样是因为学业问题,姜大卫淡出了电影银幕。60年代末,完成学业的他回归影坛,并加入了刘家良的动作指导团队,走上了打星道路。
1968年,姜大卫被邵氏大导演张彻看中,出演了电影《游侠儿》。精湛的演技让姜大卫获得了不少好评。而随后的《报仇》,更是让姜大卫在亚太影展上拿下了最佳男主角的荣誉。这是华语电影人,首次在亚太影展上获得“影帝”奖杯。
70年代的动作港片之中,姜大卫、狄龙二人,可谓是极具票房号召力的组合。《新独臂刀》、《十三太保》、《刺马》、《大决斗》、《无名英雄》、《五虎将》等作品,成为了不少观众心中的经典。
进入80年代后,随着邵氏电影的停产,姜大卫走入到了电视荧幕之中,而《雪花神剑》、《大捕快》、《九阴真经》、《镜花缘传奇》等电视作品,也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3、拿下两届金像影帝的功夫巨星——洪金宝
凭借灵活的身手,洪金宝一直被影迷们称为“最灵活的胖子”。而这位实力派打星,儿时也经历过一段童星岁月。
洪金宝也生在一个演艺之家,他的爷爷洪济(又名洪仲豪),是三十年代香港南华电影的创始人。而他的奶奶钱似莺,是中国影坛早期的女打星。儿时的洪金宝性格顽皮、不爱学习,于是在6岁那年,奶奶钱似莺将他送到了“中国戏剧学院”学习,希望于占元先生能好好管教他。
1961年,钟启文导演拍摄电影《爱的教育》,并前往“中国戏剧学院”挑选小演员。9岁的洪金宝,被钟导看中,由此开启了自己的童星之路。而随后的《大小黄天霸》、《两湖十八镖》、《公主与七小侠》等作品中,洪金宝精彩的表现,也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
《爱的教育》里的洪金宝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洪金宝开始以动作指导的身份,在不少电影作品中活跃。1977年,在嘉禾的支持之下,洪金宝转型导演,并自导自演了电影《三德和尚与舂米六》,属于他的电影时代,也由此拉开序幕。
《肥龙过江》、《搏命单刀夺命枪》、《瘦虎肥龙》等动作喜剧,让许多观众领略了“洪金宝电影作品”的魅力。而“五福星系列”、《鬼打鬼》、《快餐车》等作品,更是让洪金宝成为了80年代初,港片银幕中最具号召力的打星。
1982年,洪金宝因为自导自演《提防小手》,拿下了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影帝的荣誉。而1988年的《七小福》,还让洪金宝拿到了自己演艺生涯中的第二座“金像影帝”奖杯。
4、风靡好莱坞的金马影帝——成龙
与洪金宝师出同门的成龙,也有一段童星经历。成龙原名陈港生,他的父亲房道龙,早年是“国民党军统”的一名情报人员。四十年代,房道龙化名“陈志平”来到香港。在香港居住期间,成龙出生,于是其父为其取名“港生”,意为“生在香港”。刘青云、汤唯主演的电影《三城记》,故事原型便是成龙父母早年的真实经历。
儿时的成龙与父母
1961年,7岁的成龙被父母送到了于占元的“中国戏剧学院”学习。1962年,龙图导演拍摄电影《大小黄天霸》,成龙与师兄洪金宝一同参与了该片的演出。他的电影演艺生涯,也由此拉开序幕。而在《小龙女三戏白蛇精》、《鱼美人》、《大醉侠》、《两湖十八镖》等作品中的精彩表现,也迅速稳固了成龙的童星之路。
70年代初,成龙开始进入武术指导行业打拼,并参与了《侠女》、《精武门》、《龙争虎斗》等多部经典功夫片的拍摄。70年代中期,成龙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而他的名字也在此时,从“陈港生”变成了“成龙”。
70年代末的一部《醉拳》,让成龙红遍亚洲。而随后的《A计划》、《警察故事》、《龙兄虎弟》等作品,更是让成龙成为了动作港片银幕中的票房霸主。
90年代的成龙,走上了自己事业的巅峰。《警察故事3》、《重案组》,让成龙连续拿下了两届金马影帝奖杯。而随后的《红番区》、《尖峰时刻》等作品,更是让成龙在好莱坞的大银幕上名噪一时。
5/6、从龙套到主角的童星师兄弟——元彪、元华
以童星身份,从“中国戏剧学院”走出的实力派打星,不只洪金宝、成龙两位,元彪、元华这对师兄弟,在华语动作片的银幕上,也有不少惊艳的瞬间。
元华原名容继志,元彪原名夏令震,二人自幼进入于占元的“中国戏剧学院”学习。1963年,黄鹤声导演策划拍摄了黑白粤语片《小龙女三戏白蛇精》。这一年,11岁的元华、6岁的元彪共同出演了该片。而二人的电影生涯,也随着这部《小龙女三戏白蛇精》正式拉开序幕。
《小龙女三戏白蛇精》之后,元彪、元华又相继出演了《两湖十八镖》、《小霸王》等作品。二人精彩的表现,也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
《两湖十八镖》剧照
70年代初,元华、元彪开始进入动作指导行业发展,并在不少动作片中担任龙套。随着洪金宝、成龙的相继崛起,在两位同门师兄弟的照顾之下,元华、元彪也开始频繁活跃于动作港片之中。
相比于成龙、洪金宝、元彪的“铁三角”组合,元彪、元华的“二元搭档”,也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福星高照》、《飞龙猛将》、《东方秃鹰》、《急冻奇侠》、《马永贞》等经典作品中,二人精彩的演技碰撞,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7、港片银幕中经典的“力王”——樊少皇
凭借《力王》、《达摩祖师》等作品,在动作港片中备受好评的樊少皇,也是一个童星出道的典型例子。
和姜大卫、洪金宝一样,樊少皇也是出生在一个演艺之家。他的父亲樊梅生,是邵氏功夫片中的老牌打星。1975年,2岁的樊少皇在父亲的电影《法网难逃》中,客串了一个小朋友的角色。由此开启了自己的童星之路。而81版《霸王别姬》、《教头发威》、《再见妈咪》、《执法先锋》等作品中精彩的表现,也一步步稳固了樊少皇的童星之路。
同样是因为学业,樊少皇在八十年代中期淡出了大银幕。1991年,樊少皇凭借《魔域飞龙》回归影坛,并一步步走上了打星之路。90年代的动作港片银幕中,《力王》、《达摩祖师》里的出色表现,让许多观众对樊少皇印象深刻。
8/9、“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功夫童星——释小龙、谢苗
在华语动作银幕之上,“功夫童星”释小龙、谢苗的身影,也让不少观众记忆犹新。90年代初的华语动作片银幕中,《笑林小子》、《新乌龙院》、《给爸爸的信》、《新少林五祖》等作品,让儿时的释小龙、谢苗备受瞩目。
然而与前7位相比,释小龙、谢苗似乎成为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案例典型。成年后的二人,虽然一直活跃在电视、电影银幕之中,但表现却都十分平淡,完全无法与自己儿时的风采比肩。
曹骏、释小龙、谢苗
这些童星出道的实力派打星们,凭借自己精彩的银幕表现,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变化,不少人都开始从华语电影银幕中淡出。而他们塑造的那些经典作品,也成为了观众们对于一个时代的电影记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