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汕高铁全线新建五座站房主体结构全部封顶(汕汕高铁全线新建五座站房主体结构全部封顶)

中国日报8月30日北京电 8月30日,伴随着汕汕高铁惠来站主体顶层顶板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由中铁建设承建的汕汕高铁全线新建5座站房陆丰南站、陆丰东站、惠来站、潮南站、汕头南站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标志着汕汕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汕汕高铁全线新建五座站房主体结构全部封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汕汕高铁全线新建五座站房主体结构全部封顶(汕汕高铁全线新建五座站房主体结构全部封顶)

汕汕高铁全线新建五座站房主体结构全部封顶

中国日报8月30日北京电 8月30日,伴随着汕汕高铁惠来站主体顶层顶板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由中铁建设承建的汕汕高铁全线新建5座站房陆丰南站、陆丰东站、惠来站、潮南站、汕头南站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标志着汕汕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新建汕(头)汕(尾)高铁,是广东省内首个采用EPC模式建设的350公里时速高铁项目,全长约162公里,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地处海陆丰革命老区。建成后,将填补我国沿海通道纵向1000公里范围内无高铁的空白,服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对加强闽粤两省间及珠三角与海西、长三角地区间的联系,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汕汕高铁全线共设7座站房,其中新建5座站房全部由中铁建设承建,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雨棚4.1万平方米。

"汕汕高铁地处沿海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地表存在较厚的富水砂层,地下多为厚砂层花岗岩,很容易出现边挖边塌的情况,施工难度较大。"中铁建设汕汕高铁项目负责人孙大朋说道。

为解决特殊地质下易塌孔、夹砂、断桩、进尺困难、效率低等诸多问题,在桩基施工阶段,中铁建设项目团队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通过调整护壁泥浆的配比,改造碎石桩基钻头,采取长护筒跟进、分地质交替使用钻头,在进场后不到30天内便完成首桩试桩工作。在承台基坑开挖阶段,为保障基坑安全稳定,中铁建设项目团队采用钢板桩围护的方式阻隔流砂涌入基坑,最终提前15天完成了基础承台的施工任务。

全线新建5座站房中,惠来站、潮南站为"线正下式"站型,站房候车厅位于同期建设的高铁桥下方,交叉作业多、协调任务重。在惠来站施工现场,为保障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中铁建设项目团队提前策划、倒排工期,结合现场实际,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将大板块流水段调整成以基础梁、承台为最小单元作业模块,现场近百名建设者分布于17米高、12米高、6米高的不同空间同步作业,集中力量进行针对性施工。面对雨季汛期,他们设立24小时轮值专班,及时进行场内、道路清淤,最大限度降低雨季施工影响,确保站、桥施工同步推进,为后期钢结构屋盖施工创造有力条件。

目前,汕汕高铁全线均已进入钢结构施工阶段。未来,汕汕高铁与正在建设的广汕铁路在汕尾站相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1.5小时内通达广州、深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海陆丰革命老区与中心城市、经济特区的时空距离被不断拉近。

来源:中国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