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人感悟(一心只为水利民)

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河南省受到表彰的13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中,有一位中等个头、敦敦实实、皮肤黝黑、两眼炯炯有神的中年汉子,他就是范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兴来。

“这是我国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对全国397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198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进行表彰,亲自接见了我们,并提出殷切希望。得到这么高的荣誉,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这既给我增添了压力和动力,同时也让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9月8日,张兴来在和记者交谈时深有感触地说,尽管从北京回来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他的心情却一直难以平复,每晚辗转反侧,脑子里总是一遍遍浮现勉励他们“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的场景。

水利人感悟(一心只为水利民)(1)

张兴来(左三)在水利工地研究部署工作。

张兴来半生都没离开“水”。从1992年走出周口水利学校校门,在范县水利局一干就是30年。从一名普通员工到副局长、局长,在外人眼里,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一帆风顺,但多年来他为了改善黄河滩区、滞洪区水利条件,用脚步丈量民情,让范县人民告别饮用苦咸地下水的历史,以匠心建设范县水利发展史上的精品工程、良心工程,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的同事和范县百姓心里最清楚。

张兴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公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操守和崇高境界。

初心如磐 扎根水利矢志不移

张兴来1972年出生于金堤河畔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儿时的记忆中,他每天喝的是又苦又咸的井水,看到的是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他8岁那年,连续两个多月没下一滴雨,父亲蹲在地头看着枯死的庄稼抹眼泪;他10岁那年,连降暴雨,雨水排不出去,村里村外好几天都是一片汪洋……

“都是因为水呀。”父亲当年的一声叹息,竟成了左右张兴来人生选择的关键。1990年7月,参加完高考的张兴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周口水利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范县水利局,从此与“水”结缘。

范县因境内范水而得名,南临黄河、北依金堤河,处在黄河“豆腐腰”地段,素有“水布袋”之称,旱涝灾害时有发生。同张兴来的父亲一样,“水”让这里的父老乡亲又爱又恨。从进入单位的第一天,张兴来就主动选择了任务最重、专业最强、最艰苦的工程股,立志要为改变范县水利条件、造福乡亲而尽其所能。

一辆“二八”自行车,一个水壶,一个帆布挎包,包里除了笔记本和图纸外,还有几个馒头……从此,范县各乡镇的田间地头、黄河边、沟渠旁、工地上,经常能看到一个年轻小伙儿骑车四处考察调研的身影。每到一个地点,他都一边和村干部或村民交谈,一边在笔记本上认真地写写画画,然后赶往下一个地点。饿了,啃几口馒头;渴了,拧开水壶喝几口水。有时遇到农民浇地,路上全是泥水,他就扛起自行车往前走。

“当时我的目标就是跑遍每个乡镇、每条沟渠,对全县的水利状况做到心里有数,然后再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每项水利工程的工作中去。”张兴来说,“那时候的劲头很大,白天在外面跑一天,晚上接着在办公室整理材料、画图,经常干到零点才睡,愣是不觉得累。”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1995年主持参与的全县“稻改工程”,经过7年的连续项目建设,稻改面积迅速发展到20余万亩,长期闲置的盐碱地变成了稻花飘香的小江南。

1995年至2000年期间,为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他根据调研情况,在田间工程综合治理中,坚持林、田、路、沟、渠、井连片开发、综合整治,先后建成孟楼节水小区、龙王庄节水小区、濮城镇节水小区等10余个“田成方、路成网、沟相通、渠相连、林成行”的高效节水小区,开启了全省高效节水小区的先河,得到省水利厅的充分肯定。

他主持参与的彭楼灌区引黄入鲁工程建设,2000年实现通水后,不仅改善了范县彭楼灌区的引水条件,也为山东莘县、临清等地区的农田灌溉提供了水源保障,书写了豫鲁两地联合治水的典范。

在范县水利局工作了42年的退休干部贺琦对记者说:“兴来对水利事业的这份热爱是来自骨子里的。为了这项事业,他付出很多,凡事总是亲力亲为。和他共事多年,他办公室的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忍着胃疼还坚守在抗洪大堤,我都心疼他。他这个局长是一步步扎扎实实干上来的,范县水利这些年能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功不可没。”

使命在肩 用脚步丈量民生

受黄河侧渗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范县存在大面积的苦水区和高氟水区。这里的百姓世世代代一直饮用着又咸又苦又涩的浅层地下水,许多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解决不了,就是我们水利部门的失职。”张兴来说,从2005年起,他和同事们经过反复细致地调研、选址,选取饮水不安全相对集中的区域打深井、建水站、安装净水设施,实行集中供水。他的思路是:先难后易,哪里吃水最困难,就把安全饮水工程建在哪里。10余年间,在全县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建设千吨万人水厂和单村联村供水厂站100余座,使全县56万群众从此结束长期饮用苦咸水、高氟水和污染水的历史。

然而,几年后,由于供水管网设施老化、水质不优、供水方式混乱、供水模式分散等问题,不少群众反映管线漏水、供水不及时、价格不合理等。接到群众投诉后,为掌握更多的真实情况,他率领安全饮水办的工作人员,每天深入乡村和供水现场,又一次展开调研之旅,对看到、听到、了解到的各种问题,一一及时协调解决。

2020年11月的一天夜里,张兴来整理完当天的工作日志,正准备上床休息,手机“叮咚”响了一下,打开一看,是颜村铺乡颜村铺村原党支部书记黄承江发来的一条信息。老人反映说,由于村里供水设备损坏,他们村近期经常性地断水,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第二天一大早,张兴来就赶到颜村铺村了解情况,并安排安全饮水办主任马上修理井口设备。安全饮水办主任面露难色:“咱们没有这方面的资金,咋整?”他果断回答:“先干活后说事儿,资金的事儿以后我再想法儿解决。”结果,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把设备修好,全村恢复通水。3天后,黄承江和几名村民把一封感谢信送到了范县水利局。

9月12日,记者来到颜村铺村。“喝一口!尝尝打南边丹江口水库过来的水,就是甜。”黄承江老人拧开水龙头接了一碗清澈的自来水递给记者,乐呵呵地说,“俺村现在连深井水也不用抽了,丹江水管道直接通到村里了,一拧水龙头就中。从苦咸水到深井水,再到现在的丹江水,张局长可是为咱老百姓办了大好事。”

在白衣阁乡孙楼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孙善科讲述了一件同样是送锦旗和感谢信的事:孙楼村土质为流沙属性,村民们灌溉农田唯一的依靠就是村南那条连接大屯沟的土渠。因土质疏松,每一次过水都会导致土渠河坡塌陷拥堵河道,无法正常使用。村里每年都要组织人力反反复复挖很多次,每次都是村民自筹资金,既增加了村民的负担,也经常影响农田灌溉。2021年6月,张兴来在一次调研中了解情况后,马上多方联系协调,利用统筹整合资金,将这条550米长的土渠全部衬砌硬化,彻底解决了孙楼村的灌溉难题。水渠竣工那天,全村村民欢呼雀跃。高兴之余,村民们自发制作了一面锦旗,写了一封全村700多名村民签名的感谢信,委托孙善科送到了张兴来的办公室。

“范县百姓纯朴、善良。只要你心里想着他们,为他们办实事儿,他们都会打心眼里感激你。”张兴来说,他在调研中发现颜村铺乡后冯堌村、赵楼村、后玉皇庙村、前玉皇庙村等9个村处在邢庙灌区张康楼干渠下游,用水周期较长,黄河流量小时,还会出现用不上黄河水灌溉的情况。他们通过组织实施邢庙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对张康楼干渠进行了衬砌,原来需要2天多才能到达的黄河水,现在四五个小时就能到达,9个斗门全部提开,两三个小时就能把农田灌溉一遍,不仅解决了黄河流量小时灌溉用水困难,也缩短了灌溉周期。

率先垂范 为谁辛苦为谁忙

长期工作在水利项目建设一线,没休过节假日礼拜天,“一身汗两腿泥,白天项目沿线跑,晚上开会攻难题”成了张兴来的工作常态。同事们笑他:“天天都在外面跑,这样的一把手不好找。”

老家距县城只有10多公里,张兴来却因为天天“水”事缠身,很少回家,90多岁的父母全靠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照顾。就连回在县城的家,他也跟住旅店一样,妻子戏称:“我嫁给了他,他‘嫁’给了水利。”

“张局长性格和蔼,但只要一遇到水情,他就像换了个人。”张兴来的同事说,2021年秋季,受强降雨影响,范县发生严重汛情,金堤河南小堤超警戒水位运行17天。受金堤河高水位顶托,范县防汛除涝压力巨大,境内农田大面积受灾,涝水无法排入金堤河。从出现汛情第一天起,张兴来就和大家一起坚守在金堤河、黄河和内河防汛第一线。白天,他联系落实防汛物资,指挥众人用沙袋构筑防洪墙;及时协调启动张庄提排闸12台提排设备泄洪;联络山东莘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启用仲子庙、道口闸往北泄洪。到了晚上,他和防汛队员一起,打着手电筒巡堤查险,整整3个昼夜没合眼。连续几天吃盒饭和方便面,加上饮食不规律,他的胃病犯了,同事们都劝他回家休息。

“这么要紧的时候,我咋能回去!”他让同事小张从县城药店买了瓶胃药,服下几粒药片,就坐在帐篷里打电话,四处寻求大型排涝设备。经多方联系,几台大流量排涝设备终于运到。他像打了鸡血似的,指挥着将设备架设在孟楼河闸站等处,向金堤河抽排涝水。待设备正常运行后,他才被同事硬拽着离开排涝现场。回到家已是凌晨3时,妻子说他的眼睛红得像个兔儿爷。

2021年9月初,城乡供水一体化南水北调工程白衣至十八里铺段施工进入关键节点。由于此处需挖深近10米,而地表常年有水,土质又为含水率极高的粉砂层,加之连续降雨,导致接收工作井支护多次变形塌方,无法完成管网贯通。

时间不等人!张兴来闻讯二话没说,把一双雨靴塞进车里就赶往施工现场,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分析塌方原因,重新商讨制订新的施工方案。接下来的17天里,他除了开会和到局里布置工作,其余的时间基本天天盯在施工现场,组织队伍和机械昼夜施工,应对随时出现的流沙喷浆等技术难题。最终,愣是攻克了十八里铺管网断点,保证了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于当年12月按时贯通,11.05万户56万范县群众从此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

旁人并不知道的是,就在突击施工进行到第9天时,张兴来的母亲患病住进了范县人民医院。因为走不开,他一直没能到医院看上母亲一眼。3天后,二姐给他打电话说:“你来医院一趟吧兄弟,你再不来可能见不上咱娘了。”他白天在工地忙了一整天,晚上赶到医院,守了母亲一夜。次日一早,母亲渐渐苏醒,他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这么多年让我感到最愧疚的,就是没能在年迈的父母跟前好好尽一天孝。二老几次住院,都是姐姐、妹妹和妻子轮流照顾,每次她们在电话里对我说‘你工作忙,就不用过来了’,我都忍不住想流泪。”张兴来说着,眼角湿润了。

他这个一把手的事必躬亲、率先垂范,带出来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坚的水利队伍。

敢为人先 书写范水新画卷

在范县采访,不管是县水利局的工作人员,还是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提起张兴来的工作成就,都如数家珍——

他致力于发展引黄灌溉事业,年均引黄量达2亿立方米,确保农田适时灌溉,为粮食安全提供水源保障,使得范县连续22次荣获河南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还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在他的主持下,范县先后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彭楼灌区改扩建、农田水利项目县、万亩示范方、农田机井配套、小坑塘治理等水利项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高。2021年12月,他被河南省“四水同治”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做出突出贡献个人”,2022年2月,被濮阳市委、市政府评为“2021年度改革创新优秀个人”。

他积极探索“河长 ”工作机制,推进巡河常态化,开展黄河流域“清四乱”歼灭战,集中拆除砖瓦窑厂16处,实现了河长制从“有名有实”到“有力有为”的转变。2021年5月,他被水利部授予“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工作者”。

他把水产养殖业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五大产业之一,并强力推进,新建4个小龙虾养殖基地、2个发展莲虾综合种养基地,新发展小龙虾养殖面积1.5万亩,新建设循环水养鱼基地600亩。昔日废弃的坑塘洼地变废为宝,水产养殖业成为沿黄滩区群众增收致富的经济增长点。

他在调研取经的基础上,推进实施水系连通工程,贯通沟渠河塘900多公里,建设柳溪小镇等特色水美乡村25个,水韵濮州、柳溪小镇成为网红打卡地,绘就了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图景。范县水利局2021年荣获全国水利扶贫先进集体。

…………

“张局长不光是我们单位的党政一把手,同时还是一位科班出身的水利专家,不光眼光高、要求严,还很要好,不管啥项目都得按最高标准来,想糊弄他门儿都没有。”范县水利局一位干部在交谈中对记者说,比如他主持研究制定的《范县农村水系规划》,这一启动投资5.56亿元的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依托范县“三横六纵”的水网格局,按照“一线一域一面”的总体布局,打造全省黄河流域示范县生态水网,精雕细刻努力做成精品,用心用情用力建设“水美范县”,得到了省市县领导和省水利厅的高度评价。

水利兴则万事兴。范县近几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日新月异,与水利事业的突飞猛进密不可分。这已经成为一个共识。作为水利部门的带头人,张兴来无疑是那颗最闪光的星。

就在记者即将发稿时,看到市水利局刚刚下发的《关于在全市水利系统开展向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兴来同志学习的通知》,张兴来无疑再次成为全市关注的焦点。

对此,张兴来说:“作为一名党培养多年的干部,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既然选择了水利,我就想脚踏实地多干几件实实在在的事儿,未来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我去做。”记者 贺德敬文/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