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为什么被称为最硬核的省份(山东的这五个冷知识)

文|拾荒杂谈

(本文由拾荒杂谈原创,欢迎署名转载!)

山东为什么被称为最硬核的省份(山东的这五个冷知识)(1)

前几期写过了两次有关山东的冷知识,出乎意料的是,反响很不错,比之江浙豫粤川地区的人气还高,故此次应读者的要求,再次补充五个有关山东的冷知识。

冷知识一:鲁菜第一名菜——黄焖鸡米饭

如果不是时代快速发展,纵外省人一生可能也无法尝到几道鲁菜。

明明身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鲁菜在外的名声一直是“萎靡不振”。和如火如荼的“川菜”比,少了南方吃辣的加成;和万般皆可的“粤菜”相比,又缺了敢于尝试的勇气;就算是和自己的老邻居“淮扬菜”相比,也少了那种精品细尝的风感。

山东为什么被称为最硬核的省份(山东的这五个冷知识)(2)

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鲁菜都成了四大菜系的“吊车尾”。

其实说实话,鲁菜的重点并不在口感,而是在技巧上面,所谓做菜做菜,鲁菜菜系重中之重就是在“做”上面,以高超的刀法以及烹饪手法将菜原味尽可能的挥发出来,但可惜的是快餐化的今天,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注定是一个对立面。

而这种模式下就催生出现今鲁菜当中“流传度最广”但最不受重视的菜品——黄焖鸡米饭。

说出来连很多鲁菜大师都觉得郁闷,学了几十年,原来人们最爱吃的还是那种难度特别低的鲁菜。

山东为什么被称为最硬核的省份(山东的这五个冷知识)(3)

哦,这一条的冷知识就是,如果我不说黄焖鸡米饭是鲁菜的话,你们的印象当中是不是对鲁菜停留的印象只有“葱烧海参”等高档海鲜?

冷知识二:君子藏牌于身,待时而动

以前玩三国杀最喜欢的台词就是吕蒙的“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然而时隔多年,当我彻底融入山东文化之后,发现全天下只有山东人才能将这句话完整地体现出来。

只不过君子藏“器”,而山东人藏牌。

山东为什么被称为最硬核的省份(山东的这五个冷知识)(4)

在没去山东之前,我永远也想不到打牌是可以藏牌的,如果不藏牌还会被队友“国骂”伺候。而这就涉及到了山东人最广泛的社交游戏——够级。

正如麻将有血流、大众、卡五星等众多玩法一样,扑克牌也是时常以地区划分的方式变化出不同玩法。像湖北的斗地主、苏北的“掼蛋”等都是以地区划分产生出来的不同玩法,而到了山东这里就成了保皇和打够级。

不过相较于只流行于鲁东、鲁北的保皇而言,够级才是风靡于全省的榜首。这种四副牌六个人的联盟打法能够最大程度上上演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和阴谋诡计。

山东为什么被称为最硬核的省份(山东的这五个冷知识)(5)

这种够级玩法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核心点就是如同三国杀一样,全程靠演,每逢结尾都能上演一出大戏——千万不能让对家看到你手里还剩几张牌,于是这就开启了山东人奇葩的打牌现象:

几个大男人手放在衣服里东藏一张西藏一张,更有甚者桌底屁股底也都是牌。

所以正如开头那句话一样,山东人才是真正做到了君子藏牌于身,待时而动。

只不过这种娱乐方式只适合春秋冬,至于什么原因自己去猜一下,看看下方哪位读者最懂?

冷知识三:山东人点菜绝不点单数

广东个别地区有这样一个讲究:点菜不能点双,因为在当地红事点单,白事点双。

山东为什么被称为最硬核的省份(山东的这五个冷知识)(6)

当然也不仅仅只限于广东地区,实际上放眼全国很多地区都有这样的一个讲究。究其根源则是因为早年时期处理白事做“七”的时候一般约定俗成都是订双数菜,毕竟单为阳,双为阴。

而距离广东数千里之外的山东却是恰恰相反:点菜不可点单,哪怕即使是条件限制,也必须绞尽脑汁弄个调料出来充当一盘菜。

因为山东地区有这么一个古怪的讲究:“上路饭”三菜、“上贡饭”五菜。

山东为什么被称为最硬核的省份(山东的这五个冷知识)(7)

于是就闹出了让很多外省人摸不着头脑的一幕:招待客人为何豆腐乳、老干妈也上场了?

冷知识四:百家争鸣之核心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先秦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思想大碰撞,这段时期内产生的学说时至今日仍旧影响着国人。

在这“争鸣”的百家之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以及兵家。

山东为什么被称为最硬核的省份(山东的这五个冷知识)(8)

说起这五家的经典代表人物可又能值得山东河南两地出来摆摆自家底蕴有多深厚了。

可以很负责任地讲:影响国人数千年的百家争鸣实际上就是山东河南两地的先贤在上演“独角戏”。

首先是山东地盘内的儒家,众多周知,儒家的两大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都是山东人:孔子为曲阜人,孟子为邹城人。

其次是河南地盘内的道家。道家两大圣人老子和庄子俱是出自豫地,且相距并不远:老子为周口鹿邑人、庄子为商丘蒙县(梁园区)人。

接着是河南与山东籍贯俱有的法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慎到、商鞅等,其中韩非是河南郑州人、李斯是河南驻马店人、商鞅是河南安阳人(一说濮阳人),而作为法家创始人之一的慎到则有点复杂,他祖籍山东、父籍河南正阳、出生地却是在河北。

山东为什么被称为最硬核的省份(山东的这五个冷知识)(9)

然后就是身份扑朔的墨家,墨家创始人兼首任钜子的墨翟为宋国人,但战国时期的宋国横跨河南山东两地,所以很难说到底是哪里人。

最后便是名将辈出的兵家。在兵家这里,河南和山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分天下。兵家两大巨头——吕尚(姜子牙)为河南卫辉人、孙武为山东人,其余几圣也是豫鲁参半:亚圣吴起为山东定陶人、尉圣尉缭为河南开封人、兵宗司马穰苴山东人、兵尊王子城父河南洛阳人。

嗯,应该再加上纵横家和阴阳家。

纵横家创始人鬼谷子是河南鹤壁人、阴阳家创始人邹衍是山东济南人。

冷知识五:山东人的始祖应是少昊

越接触先秦历史就越能发现一些奇怪的点来,就比如标题的这个点:山东人的始祖是少昊。

山东为什么被称为最硬核的省份(山东的这五个冷知识)(10)

在先秦神话当中,天有五帝,即东方青帝太昊(伏羲)、西方白帝少昊(玄嚣)、南方赤帝(炎帝)神农、北方黑帝颛顼、中央黄帝轩辕。

这五帝虽说是神话,但都是从先秦历史当中延伸出来的,换言之就是这五个呈交接顺序的部落首领是真实存在的。

其中顺序是这样的:第一世为青帝太昊伏羲、第二世为少典、第三世为黄帝轩辕、赤帝(炎帝)神农、第四世为白帝少昊、第五世为黑帝颛顼(黄帝之孙、白帝之侄)。

山东为什么被称为最硬核的省份(山东的这五个冷知识)(11)

他们之间的统治区域流程是这样的:上古时期,以黄河中上游甘肃、陕西、河南等地为核心,分周边为东南西北,其中山东、江苏地区就是东夷,彼时的华夏部落尚未完成种族融合,因此东夷最初的意思就是居于中心部落以东的族群。

东夷部落最先走出来的便是太昊伏羲,他以卓越的领导力成为东夷和中心部落的首领,被后人尊为华夏人文始祖。

之后太昊伏羲生少典,少典无大才能便被伏羲分封到一块小地(有熊国)担任国君。后来少典生黄帝(一说炎帝也是少典之子),黄帝南征北战统一中原其他小部落进行整合,中原部落得到空前的壮大,被尊为“始祖”。

山东为什么被称为最硬核的省份(山东的这五个冷知识)(12)

黄帝在位时,生有二子,长子为玄嚣少昊,次子为昌意。少昊初时迎娶东夷部落女子,并逐渐成为东夷首领。后来更是靠着自己的才能将东夷部落进行整合,黄帝退位前依据两个儿子的才能将首领之位传给了少昊。

少昊成为中原部落首领之后将东夷部落进行融合,这便是华夏种族的雏形。少昊之后,其侄子颛顼继承其位,加速了族群整合。

当然以上的流程故事出于多部典籍整合,有不同的地方很正常,但有一点没法改变:即少昊是东夷部落融合之前最后一任首领,即山东人的始祖。

山东为什么被称为最硬核的省份(山东的这五个冷知识)(13)

那么问题又来了一个,明明是东夷部落的首领,为何少昊会成为西方白帝?

这个则是要归到秦国身上。有说秦国祖源和颛顼关联不大,实际是少昊后代,故祭祀神主要是白帝,时间一长就成了西方神;也有说五方上帝形成年代主要是在汉朝,因为汉朝分西汉东汉,西汉时期五德纷杂,到了东汉时期才确定为火德,以火克金,秦自然为西方金德,祭祀神自然是少昊。

山东为什么被称为最硬核的省份(山东的这五个冷知识)(14)

为何这么混乱?

都赖本泽马!

以上就是本期的五个山东冷知识全部内容,有想要补充或者斧正的读者欢迎下方踊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