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对硬皮病有效吗(张志礼皮肤科常用)

导读:今天介绍10个皮肤科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活血化瘀对硬皮病有效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活血化瘀对硬皮病有效吗(张志礼皮肤科常用)

活血化瘀对硬皮病有效吗

导读:今天介绍10个皮肤科常用的活血化瘀药。

活血药主要用于血瘀证。

凡活血药均能促进血行、消散瘀滞,对因血行不畅,血分瘀滞而引起的皮肤病如痈肿疮疡、结节肿块、肉芽肿及皮肤浸润肥厚变硬等,不仅可通经止痛消肿,而且还可软坚散结,活血通脉。

在临床上活血药常需根据发病因素,配合行气药、散寒药、益气药或清热解毒药共用则疗效更著。

1

红 花

红花,亦名草红花、红蓝花,性味辛温,入心、肝经,功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散肿消斑,能通男子血脉、通妇人经水,一般用量10g。

皮肤科临床常用红花治疗气滞血瘀、经络阻隔凝聚肌肤血脉引起的皮肤病。

配赤芍、紫草、牛膝可治结节性红斑、硬红斑;

配苏木、桃仁、赤芍可治结节性静脉炎、血管炎等;

配桂枝、黄芪、丹参、茯苓可治硬皮病;

配三棱、莪术可治血瘀型银屑病、皮肤肿块、细胞浸润及肉芽肿等病;

配桃仁、丹参、乳香、没药可治跌打损伤的疼痛。

1%红花酒外擦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预防褥疮。

另外,番红花(藏红花),性味甘寒,有与红花相似之活血祛瘀通经作用,而力量较强,临床应用也基本相同,唯兼有凉血解毒作用,皮肤科常用于热入血分之大热发斑,如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急性发作期,用量1.5~3g。

方剂选用活血祛瘀汤(自拟方):红花、桃仁、三棱、莪术、鸡血藤、鬼箭羽、白花蛇舌草、陈皮,用于血瘀型银屑病,皮肤肉芽肿类疾病。

2

桃 仁

桃仁,亦名桃核仁,性味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功能活血破瘀,润肠通便,可治皮肤凝聚之血、皮肤血热瘙痒,一般用量10g。

皮肤科临床常配红花、当归、赤芍等同用,以增强活血破瘀止痛的效果,用治血热风燥引起的皮肤瘙痒;

配红花、牡蛎、夏枯草可软坚散结,治疗皮肤肿块及结节性皮肤病;

配僵蚕、黄芪、丹参、桂枝、茯苓可治硬皮病、血管炎等;

配大黄、穿山甲、红花可消痈肿,治跌打损伤的疼痛。

方剂选用《金匮要略》中之桂枝茯苓丸:桃仁、赤芍、桂枝、茯苓、牡丹皮各等份,研细末炼蜜丸,每服3~10g,可活血化瘀消肿块,治疗皮肤血管炎、结节性静脉炎、硬皮病、皮肤肿块等。

3

三 棱

三棱,亦名京三棱,性味辛苦平,入肝、脾经,功能行气破血,软坚止痛。可破血中之气,治气血凝滞、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疮肿坚硬等,一般用量5~10g。

皮肤科临床配桃仁、红花、莪术,用于气血瘀滞而引起的皮肤硬块、瘢痕疙瘩、无名肿毒(坚硬)、静脉炎、肥厚大片的银屑病等。

三棱与莪术常共用,但活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行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

方剂选用《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之活血散瘀汤:三棱、莪术、桃仁、红花、苏木、鬼箭羽、木香、陈皮、赤白芍,可活血散瘀定痛,治疗静脉炎、皮下瘀血、银屑病、跌打损伤等。

4

丹 参

丹参,亦名赤参、紫丹参,性味苦微寒,入心、肝经,功能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亦有认为可破宿血、补新血,一般用量10~20g。

皮肤科临床配当归、泽兰、益母草可治气血凝滞所致的皮肤病,兼见闭经、关节疼痛,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

配乳香、没药、当归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配桃仁、红花、黄芪可治硬皮病;

配金银花、连翘、乳香、穿山甲可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疗痈疖等感染性皮肤病;

配玄参、生地黄、黄连可养阴清血分之热,可治疗急性发热性皮肤病,如疱疹样脓疱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剥脱性皮炎等引起的心烦不眠;

配首乌藤、柏子仁、酸枣仁可养血宁心,治疗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

丹参一味做成注射液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可治疗湿疹、硬皮病、静脉炎等。

方剂选用:丹参15g,五味子30g,水煎服,可治神经衰弱,皮肤科可治疗神经性皮炎及瘙痒性皮肤病(《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5

大 黄

大黄亦名川军,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活血化瘀、泻火凉血、攻积导滞通便,并可利胆退黄,一般用量3~12g。

皮肤科临床除用于清除胃肠实热及胃肠积滞,解除大便燥结外,常配活血化瘀药红花、桃仁、土鳖虫、丹参、赤芍等,治疗由于血瘀阻滞而引起的结节、肿块、瘢痕疙瘩以及皮肤及神经疼痛,如带状疱疹神经痛、跌打损伤的瘀阻疼痛等;

配黄连、黄芩可治咽喉肿痛、目赤口疮、牙痛等实火上炎症;

配地榆等量共研细末油调外用,可治疗急性渗出性湿疹。

方剂选用《金匮要略》中之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能泻热破瘀,散结消肿,可治疗湿郁、气血凝滞、热结不散的痈疖等皮肤病,并治肠痈。

6

姜 黄

姜黄亦名黄姜、片姜黄,性味辛苦温,入脾、肝经,功能行气破血,通经止痛,其苦能泄热、辛能散结,可破血除风热、消痈肿。

古人用姜黄治风寒湿气手臂痛,可兼理血中之气,一般用量10g。

皮肤病临床常作为治疗上肢皮肤病的引经药。

配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可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胸胁疼痛或后遗神经痛(腰部或上肢);

配大黄、桃仁、乳香、没药等可治疗跌打损伤疼痛;

配白术、苍术、茯苓皮、黄柏等可治疗手部湿疹及慢性皮炎;

配当归、羌活、白术、秦艽可舒筋活血止痛,可治疗皮肤病合并关节痛,特别是肩臂疼痛。

方剂选用《赤水玄珠》中之姜黄散:姜黄、羌活、白术、甘草,可治疗不明原因的肩臂疼痛;若腰以下痛时可加海桐皮、芍药、当归。皮肤科用之可治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

7

土鳖虫

土鳖虫,亦名地鳖、簸箕虫等,性味咸寒,入肝经,功能活血破瘀消肿,力量较猛,可破一切血积,治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疼痛,一般用量5~10g。

皮肤科临床配活血药大黄、桃仁等能活血软坚、散结止痛,可治疗静脉炎、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脂膜炎、瘢痕疙瘩及肉芽肿类疾病等,亦可治肌肤甲错。

方剂选用《金匮要略》中之大黄䗪虫丸:䗪虫(土鳖虫)、大黄、黄芩、桃仁、芍药、地黄、干漆等,可治疗结节性硬结性皮肤病属实证者,并可治血瘀型银屑病、静脉炎、皮肤血管炎等。

8

乳 香

乳香,亦名马尾香、乳头香、浴香等。性味辛苦温,入心、肝、脾经,功能活血调气止痛,消肿散结生肌,为治疗痈疽疮疡、心绞痛之要药,一般用量3~10g。

皮肤科临床配没药可增强活血能力,常用于活血止痛,治疗痈疽疮疡,能消肿止痛;

配赤芍、丹参、红花、延胡索等药可治疗治疗皮肤病引起的神经疼痛及跌打损伤引起的瘀血疼痛;

配解毒药金银花、连翘、当归可治疗急性皮肤感染,如痈疖、丹毒等;

配秦艽、鸡血藤能增强活血止痛之效,用于皮肤病合并关节疼痛者;

乳香研细末外用,常治疗疱疡破溃后久不收口,可化腐生肌。

方剂选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之活络效灵丹:乳香、没药、当归、丹参各15g,一剂分4次服,温酒送下,可治疗气血凝滞、经络阻隔引起的一切疼痛。

9

没 药

没药,亦名末药,性味苦平,入心、肝、脾经,功能散血祛瘀,散结消肿,止痛,善破宿血、推陈出新、生肌长肉,为皮肤病治疮疡之要药,一般用量3~10g。

皮肤科临床常与乳香并用治疗皮肤疮疡、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的瘀血疼痛,配伍主治大致与乳香相同。

研面外用可提毒化腐生肌。

方剂选用《疡医大全》中之海浮散:没药、乳香各等份去油,撒疮口上外用,对于皮肤疮疡之毒未尽者可提脓外出,毒已尽者则有生肌收口之效。

10

玫瑰花

玫瑰花,亦名刺玫花、月季花,性味甘微苦温,入肝、脾经,功能活血散瘀,理气解郁,健脾降火,柔肝醒胃,一般用量5~10g。

皮肤科临床配凌霄花、鸡冠花、野菊花可治肝郁不疏、胃火炽盛、经脉阻滞所引起的头面部红斑类皮肤病,如玫瑰痤疮、酒渣鼻、环状红斑等;

配夏枯草、牡蛎、连翘可治淋巴结结核肿痛未溃者(瘰疠);

配当归、香附、丹参、柴胡可治肝郁气滞、经血不调所致之颜面黄褐斑。

注:本文选摘自《张志礼医话验案精选》,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社出版,2009年8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