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陆游两首卜算子(毛泽东和陆游两首卜算子)

毛泽东和陆游两首卜算子(毛泽东和陆游两首卜算子)(1)

指点江山,激昂文字

诗可言志,也可表达一个人的心声,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了一首《卜算子 咏梅》的词表达自己的心声,后毛泽东觉得陆游《卜算子 咏梅》把梅花写得太过于悲观,反其意写了一首《卜算子 咏梅》而和之,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我们先看一下这两首词。

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

风雨送春归,冰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南宋和近代中国都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时代,南宋时期北方山河尽失,南宋小朝庭偏安江南临安,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不少志士希望朝庭振作,矢志北伐,收复河山,但皇帝却希望苟且偷安,无意北伐,收复失地,一统河山,令多少志士抱恨终生,陆游便是其中一个。

南宋由于只想苟且偷安,无意北伐,最后也免不了亡国的结局。

陆游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写下了《卜算子 咏梅》以梅花自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在驿道外断桥边,一树梅花寂寞地开放着,没有人去管理,照料它。表明陆游自己生活在北方河山已失,自己有心收复失地,却无人主持,只有寂寞孤独的呼吁着。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自己已经看到南宋如日落的黄昏,只能独自发愁,自己有心收复失地,却被主和派排挤和打压。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自己无意和你们主和派争斗荣华富贵而平静的生活,任凭你们这些苟且偷安的主和派的排挤和嫉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即使我死去变成泥巴,再归为尘土,而我精忠报国,收复河山,不愿苟且偷安的一片丹心,将充沛于天地间,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作改变。

近代中国所处的境况,比南宋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毛泽东读了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觉得陆游把梅花描写得太过悲哀,反其意而和了一首《卜算子 咏梅》,也以梅花自喻,表达自己的心迹。

"风雨送春归,冰雪迎春到"梅花开着了,风和雨表示着春天即将回来,冰雪是迎接春天即将到来,表明中国在西风欧雨的侵蚀下,中华民族处于危难的时刻,也表示中华民族的春天即将到来。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亡的时刻,我依然对中华民族复兴充满信心,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定可以到来。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我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繁荣昌盛一定可以到来的时代的自信心,不是为享受中国的繁荣昌盛,只是为了让中华民族知道中国繁荣昌盛和时代一定可以到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待到中国繁荣昌盛的时代到来,我虽然不在了,依然心满意足的开心的笑着。

南宋时期和近代中国都处于内忧外患当中,中国近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南宋年间,中国只处于游牧民族的武力攻击之下,军事上处于败势,文化上的优越感并未丧失,中国近代在西方文明的侵蚀下,不但军事上失败,文化的自信心也在失去,而南宋最终灭亡,近代中国却获得了新生,何为?

因为南宋的统治阶层缺乏雄心壮志,只想苟且偷安,抱残守缺的生存,陆游等少数人无法决定国家的大局,南宋最后避免不灭亡的结局。毛泽东抱着对中华民族的坚定信心,带领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到延安,再走进中南海,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缔造了一个新中国,为中华民族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可主导一个时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