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谁陷害了范仲淹(清平乐大结局范仲淹)

《清平乐》剧情临近终篇,但很多人物的结局剧中都没有交待。当然,《清平乐》剧情头绪众多,需要交待的线索也太多,在有限篇幅内,有所遗漏也是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也许会关心的前些剧集中,组织推行庆历新政的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后来都怎么样了?他们的后半生又都有哪些经历呢?下面就根据相关史实,为大家逐一梳理。

清平乐谁陷害了范仲淹(清平乐大结局范仲淹)(1)

韩琦剧照

◇ 范仲淹

范仲淹在庆历新政时任参知政事,新政实施以来,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锐意进取,监督裁撤冗官滥员。对懒政的官吏,严格考评,不让他们滥竽充数。这样一来就得罪了很多人,朝中毁谤日增,加上“朋党”之论甚嚣尘上,宋仁宗心中也渐生猜疑之心。

清平乐谁陷害了范仲淹(清平乐大结局范仲淹)(2)

范仲淹剧照

范仲淹为证清白,自请离京外放,前往陕西边疆守边御敌。仁宗任命他为河东、陕西宣抚使,并赐黄金百两以壮行色。范仲淹到边疆后,把仁宗赏赐的黄金全部分给守边的军人,自己则分文未取。

当时,麟州刚刚被西夏大举入侵过,一片残垣断壁,渺无人烟,朝廷想放弃这块地方。范仲淹到边疆后,重新修筑了破损防御工事,又安抚招募了逃亡在外的边民达三千余户人,让他们屯垦守边。免除他们的赋税,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人心安定后,边境地区也因此而稳定下来,恢复了往日安宁。

随后,范仲淹又自请辞去参知政事之职,仁宗便任命他为资政殿学士、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政邠州。一年后,范仲淹生了重病,而此时边疆安然无事,便请求调往邓州养病。仁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晋升他的官职为进给事中,让他主政邓州。范仲淹在邓州颇行德政,赢得了百姓支持。另外,著名的《岳阳楼记》就是他在邓州所写,他还曾在邓州救助过老病侵寻的尹洙,尹洙临终前将自己两个儿子托付给他照应。后来,朝廷想把他调往荆南做官,邓州人全力挽留,他们聚集起来,拦住朝廷使者的车驾,恳请使者让范仲淹留下来。范仲淹为此上书请求留任,得到了仁宗的同意。

清平乐谁陷害了范仲淹(清平乐大结局范仲淹)(3)

范仲淹剧照

三年后,范仲淹离开邓州,先到杭州后又调往青州。在主政青州时,又得了重病,范仲淹再次上书请求调往颍州养病。这一次范仲淹没有遇到上次的好运,他病体沉重,无法坚持,病死在路上,享年六十四岁。

范仲淹为人内刚外和,自奉勤俭,却乐善好施。他薪俸优厚,吃饭时却从不超过两个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住行,也是仅仅够用行就行。对于慈善事业却十分大方,他曾用自己的俸禄在故乡买地设置义庄,以赡养族人。他喜欢帮助别人,着眼于教育事业,门下出了很多的知名之士。

范仲淹主政崇尚宽厚,颇多德政,得知他的死讯后,羌族首领数百人,群聚而啼哭,祭奠三天后才离开。他主政过的邠州、庆州的居民与治下羌人,都建立祠堂将他的画像放在里面祭奠。

在朝廷方面,仁宗亲笔书写“褒贤之碑”,记录他的功绩,并追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追封楚国公。

清平乐谁陷害了范仲淹(清平乐大结局范仲淹)(4)

范仲淹剧照

◇ 富弼

富弼时任枢密副使,他是和范仲淹一起自请外放的。富弼与范仲淹一起推动新政,在推行新政过程中得罪了时任枢密使的夏竦。夏竦便让人伪造书信诬陷富弼谋反,富弼为自证清白,请求外放,遂得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主政郓州。庆历五年,富弼被晋升为给事中,改任青州,并兼京东路安抚使。

清平乐谁陷害了范仲淹(清平乐大结局范仲淹)(5)

富弼剧照

在青州任上,黄河发生决口,饥民遍野。富弼改变传统的救灾方式,他腾出官府公用的房屋,并动员邑中百姓也腾出空闲房屋,共措置房屋数十万间让灾民居住。通过分散居住,不让他们聚集,避免了疫病传播。这与今天我们应对疫情的隔离措施,有异曲同工之妙。

富弼又从民间筹集粮食,加上官府开仓放粮,全力确保灾民最低生存需求。另外,还在流民招募士兵,解决了一部分青壮人口的吃饭问题。由于处置得法,救活人口达五十万之多,另外还额外招募了一万多士兵,充实了军力。仁宗得知后,派使者慰问和赏赐他。富弼说:“这是我作为大臣的职责!”拒绝了仁宗的赏赐,仁宗欲提升他的官职为礼部侍郎,也被他谢绝。

贝州王则叛乱,齐州的禁兵中有人想响应王则一起叛乱。齐州不归富弼管理,他接到密报后,没有因循推诿,而是连夜派宦官张从训快马加鞭赶到齐州,征发当地士兵平叛 。因为处置及时,所有的叛党都被一网打尽,没有一个逃脱。叛乱平定后,因为专擅行事,富弼上书向仁宗请罪。仁宗很欣赏他的果决,不但没有处分他,反而加封他为大学士,主政郑、蔡与河阳诸州,加授观文殿学士。后又改任宣徽南院使、主持并州政务。

至和二年,仁宗任命富弼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再一次进入权力中枢,成为宰相。富弼做宰相时,公平正直,没有私心,善于接受不同意见,故而朝廷官员们都很尽心本职,国家政局平稳。

嘉祐六年三月,富弼因母亲去世,辞去宰相职务,回乡为母亲守孝。其间仁宗一直将他的职位空缺,并五次征召他,富弼都没有答应。英宗即位后,征召富弼出山,任命他为为枢密使。二年后,富弼以脚病为由,请求辞职,被任命为镇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政扬州,又封他为祁国公,后又改封为郑国公。

清平乐谁陷害了范仲淹(清平乐大结局范仲淹)(6)

富弼剧照

神宗继位后,富弼已经老了,神宗因为他是仁宗的老臣,格外礼敬他。任命他为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为司空兼侍中,并给他府第、财物的赏赐,都被他谢绝了。熙宁二年,王安石拜相,他素与富弼不和。富弼便称病退出朝堂,被任命为武宁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政河南,后又改任亳州。

王安石变法,富弼认为其中有弊端,拒不执行。被提举官赵济弹劾,侍御史邓绾又上书要求将从严处分。王安石向神宗建议应该对他判以重罪,神宗不肯,最终仅给予降职为仆射的处分,调他去汝州任职。富弼请求致仕,告老回乡,神宗将他的官职提升为司空,进封韩国公,让他以此身份退休。

富弼退休期间仍关注国家大事,曾多次上书谈论国家大事。宋神宗追念富弼的拥立之功,又加封他为司徒。元丰六年,富弼去世于家中,享年八十岁。神宗得知他的死讯后,震惊哀悼,非常痛心。神宗缀朝三日,亲自撰写祭文祭奠他,追赠为太尉,赐谥号文忠。

◇ 韩琦

范仲淹、富弼被排挤出权力中枢后,韩琦任枢密副使。韩琦上书为范仲淹、富弼鸣不平,仁宗却没有回复。韩琦至此知道仁宗已对改革派生出猜疑之心,心中感喟。便借自己建议罢修水洛城的意见未被采纳为由,求请外放。仁宗让他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主政扬州,后又陆续调任郓州、成德军与定州,后又让他兼任安抚使,升大学士,又加封观文殿学士的官衔。

清平乐谁陷害了范仲淹(清平乐大结局范仲淹)(7)

韩琦剧照

守定州时,当地士卒曾参与平定贝州王则叛乱,因为嫌赏赐太少,聚集在城下鼓噪。韩琦意识到此地骄兵悍将,不加管制,必成大患。便用军法管制他们,恩威兼施,诛杀了其中闹得最出格的几个人,对忠勇作战,奋战牺牲的人,就重重赏赐和抚恤他的家人,由官府照顾其遗孤。又仿照古代的三种阵法,日夜不停的训练,从而将定州士卒,练成河朔闻名的精锐。

皇祐五年正月,韩琦被任命为武康军节度使调任并州,在并州任上,宦官廖浩然横行不法,韩琦上书仁宗赶走了他。并州地处宋辽边界,颇多边界纠纷。韩琦与辽当时酋长交涉,收回了部分被暗中侵占的土地。他鼓励人民开垦边疆的土地,增加耕地九千六百顷。因边境安然无事,韩琦请求调任相州,仁宗答应了他的请求。

嘉祐元年,仁宗召回韩琦,拜其为枢密使。三年六月,正式拜相,成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六年闰八月,调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封仪国公。仁宗生了三个儿子,全部夭折,自己身体又不好,长年染病。大臣们都很着急,想让仁宗早定储位,其中,包拯和范镇上书说的最为激切,但仁宗就是不答应。韩琦以宗庙社稷为由进行建言,说服仁宗,将宗室赵允让之子赵宗实立为皇子。

清平乐谁陷害了范仲淹(清平乐大结局范仲淹)(8)

韩琦剧照

仁宗病故后,赵宗实继位,史称宋英宗。英宗继位一年后,因太后垂帘之事与已经成为太后的曹皇后互不相容,闹得不可开交。韩琦居中调停,让英宗礼敬太后,又说服曹皇后还政给英宗。两宫矛盾能得以缓和,韩琦居功甚伟。不久后,英宗任命韩琦为右仆射,封其魏国公。后世史料称他为韩魏公,就是由此而始。

英宗时,西夏从大顺入侵。韩琦建议停止给西夏岁币,断绝与西夏的贸易往来,对其施行经济制裁。朝中大臣多有疑虑。韩琦说:“李谅祚年轻而狂妄,远不及李元昊智谋勇略,而现在的边境防御,也远过当年,只要遣使问罪,他必然会臣服!”。后来事态的发展,果如其所料,经济制裁让西夏陷入困境,只能上表谢罪。英宗手持西夏谢罪表文,转头看着韩琦说:“果然如你所料啊!”

神宗继位后,任命韩琦为司空兼侍中,韩琦执政三年,御史中丞王陶弹劾他专擅跋扈。韩琦自请外任,

神宗罢黜了王陶,以示信任。韩琦坚决辞任,神宗任命他为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主政相州。

次日,召他进宫,神宗流着泪不舍地对他说:“侍中一定要赴外任,今日已经下诏了!”

王安石为相,韩琦上书激辩,极言新法之害,未被采纳。熙宁八年,调任节制永兴军,干到第二任时,死于任上,享年六十八岁。

据说,在他去世前的一天晚上,有一颗大流星殒落在他主政的地区,马厩中的马都受到了惊吓,嘶鸣不已。神宗闻讯,在宫中痛哭失声。为其辍朝三日,赏赐韩琦家人白银三千两,绢三千匹,并征发两河的士兵为他建造 陵墓。为其立碑,碑上大书道"两朝顾命定策元勋"八个大字。

追赠尚书令,赐谥号为忠献,还让他配享宋英宗庙庭。任命他的子孙在相州为官,以保护他的陵墓。

清平乐谁陷害了范仲淹(清平乐大结局范仲淹)(9)

韩琦与富弼

◇ 结语

范仲淹、韩琦和富弼三人都是经天纬地之才,韩琦和富弼后来又都回到了权力中枢,并出任宰相,而范仲淹要不是因为年老病弱,去世偏早,再次入朝拜相也并非不可能。平心而论,宋朝待文官不错,三位执政大臣虽然因改革失败被贬斥,却都没有受什么罪,这要放在明清时期,是不可想像的。

以上就是庆历新政后,几位执政大臣的最终归宿,大家如喜欢的话,就点赞支持一下吧!

参考资料:《宋史》

《清平乐》大结局,盘点剧中主要人物不同的人生归宿

《清平乐》大结局,剧中部分反派人物在历史上的下场如何?

清平乐大结局,历史上,赵徽柔、梁怀吉和李玮之间的爱恨情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