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孩子的加减计算能力(孩子计算慢常出错)

我观察过很多的小学生,发现有些孩子从一开始就能做到计算准确,很少犯错,而且速度很快;有些孩子,则从一开始就经常犯错,而且这样的错误一直没有改正,一直严重影响到后面的学习。

计算是数学的基本功之一,这是可以通过“苦练”掌握的。但是我本人不建议孩子苦练计算,因为“苦练”虽说可以让孩子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但是代价也是很大的,很有可能导致孩子思维僵化,甚至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

我在多年的时间中,提炼了一些经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家长们解决孩子的计算问题。

孩子计算慢,经常粗心犯错,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不良的心态造成

部分孩子认为计算题太多了,产生了“畏惧心理”:怎么这么多题呀,100题得要做多久啊!当ta心态发生变化,就容易赶工,经常出现看错题目,看错符号的情况。

部分孩子轻视计算,因为平时做得太多了,好像反反复复都是那些题目,没有什么新意。这部分孩子主动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弱,经常走神。

怎样提高孩子的加减计算能力(孩子计算慢常出错)(1)

2、计算功底差

计算的基本功很重要,如果我们把计算能力当做一栋大楼,那么简单的计算实际上是大楼的底层,难的计算是高层。如果底层出现了问题,那么高层就容易出现问题。

计算中需要用到以下几个基本部件:

(1)口算基础部分: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100以内加减法口算,表内乘除法。

(2)基本规则的积累:比如竖式书写的规则,最好需要懂得原理。很多孩子各种运算的规则弄混了,这样必然会导致经常犯错。

3、不良的计算习惯:

字迹潦草,格式不对,或者是书写混乱,这些习惯都是因为心态不端正引起的。而且一旦变成了书写习惯,那么往后都可能带来不好的影响。

还有些同学则极度排斥演算纸,总想口算解决问题,这就导致了很多不该出错的地方丢分。

怎样提高孩子的加减计算能力(孩子计算慢常出错)(2)

要想调整好孩子的计算,家长一方面不能心态太急,要有些耐心;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千万不要简单的使用“题海战术”。有很多孩子练着练着,不但计算没有变好,反而越来越烦躁,错误更多,最后对数学彻底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下面,翼翔老师从各个方面给家长您举一些例子和方法,给您一些启发。

一、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家长最应该帮助孩子的,实际上是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问题,增强对自我的认知。然后家长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改变问题,这个过程虽然慢,但是特别能促进孩子的成长。

很多家长太着急了,一看孩子出错,心里面只想到分数上去了,每天只是大量的让孩子做题。殊不知,如果孩子本身的方法就不对,那么越练实际上效果越差。就像一个错误的投篮动作,练得越久,那么错得就越多。

家长可以试着和孩子讨论,让孩子说一说自己最常出现的两个计算问题是什么?

这个活动可以每个周末都做,不断地让孩子学会反省自己。

可能的原因是:

a、看错数字或者符号,抄写错数字或者符号,例如:1和7写混了,9和6经常无法分辨等等。

b、列竖式时没有对齐数位

c、忘记进退位了

d、盲目口算,没有使用草稿纸

e、注意力不集中

f、没有检查

一般地,犯上面的错误,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还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这是一个自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进一步发育之后,有些问题就会消失;另外一方面是孩子的习惯造成的,这是家长可以介入调整的地方。

当你发现孩子经常出错的地方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孩子的做法,让ta反复练习正确的方法,直到形成习惯。

怎样提高孩子的加减计算能力(孩子计算慢常出错)(3)

二、加强基本功练习

低年级计算的基本功实际上就是100以内的加减,表内乘除法要能快速准确地心算。而高年级还需要加入因数和倍数,常用数的加减乘除记忆。

例如:在学简便运算的时候,孩子需要知道25×4=100,,125×8=1000等等,还需要对一些加减等于整十整百数的数对有意识:72 28=100,36 64=100,这些数感对于简便运算很有帮助。

家长可以每天给孩子进行5-10分钟的计算练习,练习的方式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以便保持孩子的兴趣。 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口算游戏、“接力赛”等等,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

举个例子:家长可以和孩子玩接力加法

从36开始,每次加17,两人轮流报数。

孩子:36 17=53

家长:53 17=70

孩子:70 17=87

家长:.......

一直轮流着算下去,这个游戏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听觉注意力以及记忆力,非常地适合家庭操作。您还可以让孩子决定使用什么数字,这更能增强孩子的参与感,保持孩子的兴趣。

三、培养孩子的做题习惯

经常有家长跟我说,孩子老犯粗心的毛病,总是在简单的地方出错。考试的时候,难题都想到了,就是计算错一个,就是拿不到100分。久而久之,家长泄气了,孩子也变得没有信心,这该怎么办?

实际上,如果低年级的孩子一两个小错误,家长大可不必太过忧虑。而且,千万不要因此而打击到孩子,因为这是孩子特定阶段的小错误,这样的问题,可能过一段时间就能好转,关键是家长要做正确的事情。

家长引导孩子养成好的做题习惯,可以有以下几个办法:

1、数字一定看清楚

一般如果是应用题的计算,我们写完算式之后,一定要对照着原题再看一遍。很多孩子数字抄错了,后面的计算没错,但是得分还是0.

怎样提高孩子的加减计算能力(孩子计算慢常出错)(4)

上面这道题,错误的原因就是抄写错数字了。孩子把38抄写成了39,尽管算式是算对了,结果还是错的。这样的错误实际上可以避免,需要孩子写完一个算式的时候,有意识地跟原始数据比对一次。

2、 运算过程一定要规范

实际上就是要孩子做到认真书写、计算。不管是作业还是练习,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

这个练习,就需要家长平时对孩子有要求,演算纸上怎么写,如何写才能符合要求,从一开始就要养成习惯。有些孩子演算纸这写一下,那写一下,结果呢,一张纸写3题就没有了。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到了初中依然有很多学生是这样的,而且一般都是经常出错的孩子。

怎样提高孩子的加减计算能力(孩子计算慢常出错)(5)

3、收集整理错题

现在老师普遍的做法是让孩子在试卷上订正错题,实际上还有更加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把计算错误的题整理到一个本子上。

这个工作家长可以让孩子一年级就开始做,把计算错误的题整理到一个本子上。到周末或者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讨论总结一下计算方面的问题,看看哪些问题已经改正了,哪些问题依然存在。只有孩子对自己的错误有了意识,并且能够自己有改正的想法,进步才会越来越快!

其实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人对孩子盲目施压而导致孩子的不知所措,最后彻底丧失信心。

4、让孩子把计算过程说一说

我们国内最缺乏的一个教学步骤,就是让孩子说一说。这个活动,在外国的课堂上是很普遍的。我们的课堂因为人数多,很难让每个孩子都能说一说。但是家长可以在家庭里面把这个活动开展起来。因为孩子之所以犯错误,可能是因为ta一直都在用错误的方法计算,但是自己不知道,而大人也不知道。所以,家长可以让孩子把计算的想法说出来,这样你就能够发现孩子思路上不合理的地方。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有信心,有耐心。

每个孩子发育的快慢不一样,掌握知识的快慢也不相同。只要能够做到有针对性的练习,很多问题都是可以慢慢解决的。

另外,数学是很讲究规则的学科,这就需要孩子养成讲规则的意识。实际上,生活中很讲规则的孩子,学习起来也更容易接受一些。所以,家长在生活中就要有这个意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而且,当孩子生活中的习惯好了,那么上课和写作业的时候,都能更有效地几种注意力,自然学习效率更高。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实际感悟,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发。我是翼翔老师,我在今日头条与您交流,欢迎关注我!谢谢您的宝贵时间!下期再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