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始终坚守平常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对其子的殷殷教诲,个中真谛流溢于此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始终坚守平常心?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始终坚守平常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始终坚守平常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对其子的殷殷教诲,个中真谛流溢于此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陈与义曾于《焚香》中言:“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没错,水中的月影虽会因风而破碎,但终究会因波停而自圆,人只有保有内心的一份淡泊宁静,才会明志致远。

淡泊宁静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是一种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是一种并不陡峭,却让人望尘莫及的高度。

反观,今日有人表面客气有礼,实则追名逐利;有人天生洁癖,抱璞守真,留恋理想国,究其根源,这些人并没有达到淡泊宁静的境界。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陆游的淡泊;“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是李白的淡泊;“山寺月中寻桂子”则是白居易的宁静;“稻花香里说丰年”是辛弃疾的宁静。这一位位文人,因其内心深处的淡泊宁静得以在万古生香的史册里留下饱含浓墨的一笔。

我们这一代又该如何保持内心的淡泊宁静,达明志致远之境?我以为我们应时刻秉持着清醒与镇定,不被光彩夺目的表象灼伤而眩晕,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北大有个传统,叫沉潜——沉入艺术的源头,进人生的幽微百态,从而达到直接与作者对话的效果,这告诉我们,做到生活中的沉潜,便能拨开重烟迷障,即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让我们带着这份淡泊宁静,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起尘落的人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