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窝囊的时期阿拉伯人灭广州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

前者说的是后汉三国的桃园结义,刘关张仨兄弟脑袋磕在地上,从此以后互为兄弟,哥仨就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同生死共富贵。

后者说的是隋唐时期的大魏瓦岗,一群人呼呼拉拉好几十个!也是跪在地上磕头,以后当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然而,兵临城下时却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分崩离析,这其中就包括了后世赞扬的秦琼秦叔宝。

隋末乱世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巅峰大唐王朝拔地而起,万国来朝,震慑宇内,环顾四周,无一合之将,活生生一个天朝上国。让中国人恨得痒痒的日本人,彼时还只是一个小门小户,不断从中国学习,才逐渐有自己的文化。

唐朝最窝囊的时期阿拉伯人灭广州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1)

大唐王朝的危机,强大的东突厥

彼时,唐朝建立之前,唐公李渊还只是隋朝的一个大臣。隋炀帝本身无错,出发点是好的,建设国家同时削弱家族的力量,然而,却不曾想做的太急,步子什么的迈的太大,结果导致隋王朝一夜之间的崩塌。

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各方诸侯纷纷起义造反,为了躲避战乱,大量的汉人就逃到游牧民族,最后成为游牧民族的中坚力量。

战乱迫使中原失去了大量有手艺的匠人,这些人,所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是游牧民族特别需要的,正是靠着这些人让东突厥得以迅速复兴,一时间,好像一头猛虎,盘踞北方,随时准备将中原大地吞入腹中。

唐朝最窝囊的时期阿拉伯人灭广州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2)

东突厥当时到底有多强大,有一组纸面数据,突厥有骑兵百万,这可是北方民族前所未有的强大。

不少人对东突厥的强大没有什么概念,做个对比,汉朝时候的匈奴相信大家最为熟悉,匈奴作为盘踞北方的国家,一直以来都成为汉朝的心腹大患。

匈奴即便是在当年最为鼎盛的时候骑兵也不过三十多万人,与突厥比起来相去甚远。即便是隋唐王朝的前身北魏,也远远比不上。

唐朝最窝囊的时期阿拉伯人灭广州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3)

要知道北魏是由鲜卑人南迁后,学习汉族文化,最终建立的政权,强大不必多说,可以说,东突厥的规模达到了历代游牧民族之最。

这种现实用《亮剑》中丁伟的一句话形容,假设一个国家的周围出现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无论这个国家是否有动手的打算,潜在的威胁已经构成了。

当时东突厥有学习鲜卑一族入住华夏的打算,但由于担心引来汉人的激烈反抗,于是乎,他实行了一种曲线救国的方针,选择在中原地区培育起来多个割据势力,寄希望于寻求在中原的代理人。

唐朝最窝囊的时期阿拉伯人灭广州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4)

当时几个主要的割据势力,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等人,都曾经是臣服于突厥的人,就连唐公李渊,也一度对东突厥称臣,由此,这成了后世唐代抹不去的黑点。

然而天佑华夏几个字并不是随便说说,中国历史上军事能力最强的皇帝李世民,却在同一时间横空出世。

在唐王朝尚未建立时,他就作为秦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将中原地区的割据势力扫荡一空,让唐朝真正站在了中原的大地上成了主人,同时也使得突厥人先前的阴谋直接破灭。

唐朝最窝囊的时期阿拉伯人灭广州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5)

东突厥自知如果此时再不动手,那么占领中原的想法最终将化成镜中月水中花。索性摊牌了,不装了,带着东突厥的主力大军,轰轰烈烈地朝着大唐的首都长安而去了。

古代打仗讲究个名正言顺,于是他们出征之时打着为隋朝报仇的名头。乍一看似乎名正言顺,但事实上他们却包藏祸心,这一仗下来,即便不能攻下唐朝,也能抢上一笔,无论如何都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一时间,阴云笼罩大唐这个新生的王朝,竟然摇摇欲坠起来。

唐朝最窝囊的时期阿拉伯人灭广州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6)

秦王威武

突厥大军一路所向披靡,唐军虽勇,但却屡败屡战缺乏优秀将领的指挥。一时之间,首都长安危险,唐朝的中枢甚至一度想要把首都迁走。此时,李世民站了出来,仅仅带领着百余骑兵,便在五龙坂与突厥的几十万大军对峙。

李世民勇猛异常,气势上一时之间双方不相上下。他直接带兵奔到突利可汗的住处,先是大声斥责突厥背信弃义,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之后武力威胁开始谈判。

具体的谈判内容未可知,但是国家之事不可能幼稚到因为一个简单的道义就退兵,中间究竟牵扯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利益无人可知,最终的结局,突厥主力引兵离开。

唐朝最窝囊的时期阿拉伯人灭广州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7)

秦王不动刀兵而击退百万雄师,堪称威武。几年后李世民登基,危机再一次来临。

当时大唐的玄武门之变刚过去,大唐内部的局面刚刚稳定,此时正是大唐最为虚弱的时候,然而突厥却又一次领兵前来,40万大军浩浩荡荡,把马鞭子投入江中,都可以将江水断绝。

而这一次,李世民就带着六个人,在双方都看不到的心理战线上,进行一番史诗级的博弈,最终大唐许以大量金银,突厥退兵。

唐朝最窝囊的时期阿拉伯人灭广州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8)

李世民的报复

为了保住中原的文明,一向有事战场说话的李世民,此时认怂了。

不过这仅仅是暂时的,经过四年的恢复生产,抓紧备战,大唐的国力初步恢复,正是国内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眼下时机成熟,唐太宗开始对东突厥进行大规模的歼灭战,依靠着强大的国力,他直接打穿了东突厥。

大唐战神李靖,带着三千人突击颉利可汗的牙帐后带回大唐,突厥几十万人,此时都成了大唐的俘虏,往日强大的突厥,此时成了大唐的养分,最终哺育成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强大国家。

唐朝最窝囊的时期阿拉伯人灭广州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9)

相比较起宋朝的澶渊之盟,二者看似相仿,结局却天差地别,李世民用他的才能一次次地退敌,护佑中华、保护万民,保住了危机之中的中华文明,使得它有机会传扬至今,发展壮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